豬八戒聽天書歇後語

  歇後語是熟語的一種,是廣泛流行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你們知道答案是什麼嗎?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竅不通

  一竅不通的詞語解析

  [釋義] 竅:洞;這裡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麼都不懂;閉塞、愚鈍。

  [語出] 元·張國寶《羅李郎大鬧相國寺》:“啊;這老爹一竅也不通。”

  [正音] 竅;不能讀作“qiǎo”。

  [辨形] 竅;不能寫作“竊”。

  [近義] 一無所知 目不識丁

  [反義] 無所不知 全智全能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一無所知”。都含有“一點也不懂;什麼也不知道”的意思。但~偏重在“明白”;常用於知識方面;“一無所知”偏重在“不瞭解”;多用於具體事物方面;也可以用於知識方面;使用範圍較廣。

  [成語故事]

  原文:《呂氏春秋·過理》:“殺比干而視其心,不適也。孔子聞之 曰:‘其竅通,則比干不死矣。’”高誘注:“紂性不仁,心不通,安於為惡,殺比干,故孔子言其一竅通則比干不見殺也。”後以“一竅不通”喻一點也不懂。

  商朝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殘暴的國王叫做紂王,紂王非常喜愛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樂,根本不管國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過的好不好!他還聽信妲己的話,殺了很多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

  有一天,紂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氣的勸紂王說:“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裡面,不可以亂殺忠臣和無辜的老百姓,你應該要振作起來,替國家和老百姓做點有用的事情呀!” 妲己知道以後,心裡很不高興:“這個比干真多管閒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來,我一定要好好教訓他!”

  妲己就跑去對紂王說: “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個忠臣的話,你為什麼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開,把他的心肝拿出來獻給您呢!”紂王聽了妲己的話後,說:“對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獻給我呀!妲己真是聰明呀!”紂王立刻下令賜比干剖胸而死。

  後來,這件事被記在《呂氏春秋》這本書中,其中有一段話:“紂心不通,安以為惡,若其一竅通,則比干不殺矣!”意思是說,如果紂王的心通了一竅,就不會做出糊塗事把比干殺了!

  補充:從此以後,大家就把這句話引伸成“一竅不通”這句成語,用來罵一個人非常愚蠢或是很糊塗!

  一竅不通造句

  1、他的圍棋下得很好,至於橋牌可一竅不通。

  2、包粽子我一竅不通,但是吃粽子我行。

  3、他對技術一竅不通,但在拉關係方面卻手眼通天,很有一套。

  3、造 句 網是一部線上造句詞典,其宗旨是讓大家更快地造出更優質的句子.

  4、他指責那些批評他的作品的人是對藝術一竅不通。

  5、歷史是他一竅不通的科目。

  6、我對這些社交遊戲一竅不通。

  7、對於現代藝術我一竅不通。

  8、他只是個讀書人,對作生意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9、他說他對音樂一竅不通,可是鋼琴卻彈得這麼好。

  10、他生來就是個讀書做學問的材料,而對生意場上的種種手段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11、大家以為他對國劇一竅不通,那知他竟是個大行家。

  12、我數學很棒,但對縫紉一竅不通。

  13、我們大多數人對原子核物理學一竅不通。

  14、對於心理學我是一竅不通,所以不敢對這篇文章妄下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