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創新的力量可以使一個時代成為榮耀,創新的力量可以從頭到尾的改變一段本無法觸及的命運。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創新話題的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在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中,都有創新與守舊的影子。選擇創新還是守舊?是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

  守舊,顧名思義,就是堅守舊傳統,信仰舊觀念,按舊的方法做事。之所以有守舊現象,是因為無知,見識淺短和接受一些舊的思想,而不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切合實際,用舊的方法看待問題·解決問題所造成的。守舊的多半是書呆子和沒有見識的人。雖然他們身份有異,但都同時犯了一個錯誤:沒能看清歷史發展潮流,緊跟社會的步伐。

  在科學界,守舊的人,往往會墨守陳規,不能有充分大膽的設想,從而阻擋了科學探究的程序。在政治界,守舊的人目光短淺,往往會誤國誤民。總的來說,守舊是阻礙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守舊的人也不會有什麼成就。

  創新,指創造·發現新興的事物。創新也是要在前人探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人大腦的充分想象與邏輯思考,進一步發現事物的其它方面。為事物灌注一份新的氣息,使之與原物有所差異。也可打破傳統的觀念,創立有根據又新穎的理論,也稱之為創新。創新的人具有過人的只會,非凡的想象力一級敢於打破傳統觀念的勇氣。

  善於創新的人也會有所成就。

  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也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伽利略打破傳統封宗教以地球為宇宙中心的理念,促進了科學進步。從而萬古流芳。比爾蓋茨放棄哈佛學位,致力於當時並不吃香的電腦行業,成為了世界首富。因為創新,電燈取代了蠟燭,樓房取代了平房,空調取代了風扇。因為創新,人類社會日益進步。

  發展中國家為何落後?因為它們守舊。發達國家為何發達,因為它們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長盛不衰的祕訣,也是一個人生存的需要。因此,在守舊與創新面前,我們應毫不猶豫的選擇創新,擁有善於發現創新的眼光,敢於創新的勇氣。為國家,為全人類,為世界,做出貢獻!

  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初一:buhao623

  二

  上課了,老師唰唰地在黑板寫出了一個問題:“冰融化後是什麼?”臺下譁然片刻,一位同學起身答道:“春天。”老師立即吐出一個字:“錯!”學生木然地坐下,之後黑板上清晰地印出一個大字,當然不會出乎大家的意料,那便是水。冰融化成水是一物理現象,但憑著我們的想象,融化後是春天有錯嗎?一種創新的想法就這樣被扼殺了!

  生活需要創新,如果沒有創新,李白的“月下獨酌”何來“對影成三人”;沒有創新,牛頓的“果落枝頭”何來“萬有引力定律”;沒有創新,“柳絮飛來”怎會“片片紅”?太多的知識需要創新,太多的事物需要創新。

  高斯是德國偉大的數學家。小時候他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聰明孩子。還是上小學時,一次一位老師想治一治班上的淘氣學生,他出了一道數學題,讓學生從1+2+3……一直加到100為止。他想這道題足夠這幫學生算半天的,他也可能得到半天悠閒。誰知,出乎他的意料,剛剛過了一會兒。小高斯就舉起手來,說他算完了。老師一看答案,5050,完全正確。老師驚詫不已。問小高斯是怎麼算出來的,高斯說,他不是從開始加到末尾,而是先把1和100相加,得到101,再把2和99相加,也得101,最後50和51相加,也得101,這樣一共有50個101,結果當然就是5050了。聰明的高斯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高斯的聰明在於打破了正常思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創新是成才的標誌,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

  試想,清朝當時如果每個人的思想都如康、樑一樣,戊戌變法又怎會稱“百日維新”?在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又怎麼會有那百年恥辱?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中國受傳統禮制的束縛,不懂得變革,當我們還在做著“天朝帝國”的美夢,殊不知,創新的步伐已在別國迅速蔓延,瓦特的“蒸汽機”,愛迪生的“電燈”、貝爾的“電話”、麥克斯韋的“電磁效應”以及那轟開我國大門的火炮。火藥的發明,中國其實比別國早了幾百年,為什麼大炮卻慢了?這又是創新!直至今日,許多國家如日本、美國,大量從中國進口原產品或原料,再經本國加工和包裝,成為自己的產品,再出口中國,獲取高額利潤。可想而知,創新對一個國家的發展的重要性。

  爺爺教爸爸過1加1等於2,爸爸教小時候的我1加1還是等於2,而我,以後一定要跟他們一樣繼承下去,1加1等於2嗎?我想這個問題也就跟冰融化後是什麼一樣,答案不只是水,還有春天或者更多更多,而唯獨一點沒變,“創新”這個答案是永遠不會錯的。

  三

  人類生命的本質在於創新,人類的未來在於創新。面對二十一世紀的知識經濟時代,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成敗的關鍵。

  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創新精神,將會是平庸的一生。對於一個團隊來說,如果缺乏創新,將缺乏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如果離開了創新,將成為民族和國家的悲哀。正如***同志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創新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創新需要的不僅是智力,更是耐力,沒有誰的創新能一次成功,總是在經過千百次的嘗試之後成功的。創新的過程中,要勇於堅持。丁肇中花費了兩年多時間在嘲笑和否定中研製了一架高解析度的探測器,發現了J粒子,轟動了世界物理界。齊白石不斷汲取歷代畫家的長處,使他的作品更出色。英國的普列斯特列經不斷的實驗發現了氧氣。李四光反覆研究推出全新的找油理論。巴爾卡通過反覆的實驗不斷總結,發明了冰箱。

  創新能促進社會的發展。一個社會的發展史中,創新是必要的前提,社會在創新中發展。如今,企業中無一不在追求著創新。如金山詞霸的創新之路,為中國的資訊化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人們的生活由於創新,不斷得到豐富。不創新就容易被淘汰。如勝家公司,它固步自封,不善創新,最終被社會所淘汰。“鷹錢眼”在衰敗之際開發新產品度過了難關。正式由於這些企業的不斷創新構建了發展蓬勃的社會。

  創新與異想天開是有區別的。對於同一個問題,我們往往有各種各樣的不同的解決方法,有傳統的解決方法,有創新的解決方法,但有時往往也會有異想天開的想法。但異想天開不同於創新,往往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創新要以一定的理論基礎或社會基礎作為前提,而異想天開則是一種主觀上的憑空想像。因此,創新不等於異想天開。愛因斯坦說: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但創造性的想象力應該建立在實際上,而不是異想天開。

  莫里斯說:人類最偉大的品質之一便是創造性。這正是人類的神奇之處,人類用創造點綴著這個世界,美化著這個世界。任何一個正常人都具有創新能力。只是需要發掘它並使它得到發揮。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需要創新,國家需要創新,世界需要處在不斷的創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