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瑜伽可以學習哪些體式

  工作學習閒餘,越來越多的職場人士愛上了練習瑜伽。那麼?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自學瑜伽可以學習的相關體式。

  自學瑜伽的體式

  1、祈禱式

  挺身直立,雙腳併攏。雙手胸前合掌。放鬆全身,調勻呼吸。

  2、蓮花座冥想

  雙手抓住你的右腳,彎曲把它置於你的左大腿的面上。彎曲你的左腿,雙手抓住腳背,讓它置於你的右大腿的上方。臀部輕輕地往前,雙手支撐在兩側,讓你的坐骨均勻的貼地,保持坐骨在地面上。眼睛平時前方,輕輕地把眼睛閉上,嘴角微微放鬆,放鬆你的眉心,保持自然的呼吸。雙手食指跟拇指輕輕相觸,翻轉放在你的雙膝上,放鬆雙肩,腰背挺直。

  3、展臂式

  上臂向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同寬。稍朝後仰頭和上身。雙臂上舉時吸氣。

  4、嬰兒式

  膝蓋靠地,大腳趾相碰,坐在腳跟上,分開膝蓋與臀部同寬。呼氣,軀幹向前靠在大腿上。前額靠地。手臂垂放於身體兩側,手掌向上手背靠地。讓肩膀放鬆自然下沉,自然呼吸30秒。

  5、樹式

  雙腳併攏,腰背挺直站立。提起左腳跟,腳趾著地,重心放在右腳。眼睛注視固定的一點有助於穩定姿勢。抬起左腳,握著腳踝,腳底貼著右大腿內側,腳跟在舒適的範圍內靠近腹股溝,腳趾朝下。保持髖部朝向正前方,左膝朝著左外側。在胸前合掌。站穩以後,雙臂慢慢高舉過頭,保持肩膀下沉。手肘可以伸直或彎曲。軀幹從腰往上延伸,輕輕收腹。平穩均勻地呼吸,保持10~60秒鐘。

  6、三角式

  立正站好,雙腿張開,保持為肩寬的3倍並在一條直線上。雙臂水平伸直,呼氣,慢慢將上半身向左側傾斜,用左手抓住左腳腳課,慢慢將右手伸向天花板。視線朝上,注視右手手指指尖。吸氣,將上半身伸直,呼氣,將手放下。向相反的方向,按照相同的動作要領反覆進行練習。

  7、戰士式

  山式站立準備,兩腿併攏,手放體側,兩腿分開一步距離;吸氣,雙手上舉,頭上合掌;呼氣,右腳和上體向右轉90度,左腳也稍轉動30度;屈右膝,直到右大腿與地面平行,小腿垂直地面,左腿向後伸展,頭向上方仰起,雙眼注視合十的雙手。伸展脊柱,正常地呼吸,保持20-30秒,恢復站立姿態。換另一側重複同樣動作。

  練瑜伽的好處

  1、柔韌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練習瑜伽最大的功效就是鍛鍊人的柔韌性。

  而柔韌是身體健康素質的重要組成。例如,僵硬的臀部肌肉會導致大腿和小腿骨不協調從而增大膝關節的壓力。

  2、肌肉和站姿

  鍛鍊肌肉不僅讓人擁有更好的體型,而且能預防關節炎和背痛。通過瑜伽的鍛鍊能達到力量和柔韌的平衡。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身體時刻都保持著緊張的狀態。

  長時間下來,不僅導致肌肉疲勞,更會引起頸部和背部脊柱的骨關節炎症。

  3、關節和脊柱

  你的渴望運動,它們就像海綿,只有當你擠壓時它們才會吸收新的養分。瑜伽通過充分的伸展、收縮和扭動,幫助關節“擠壓和吸收”,保持關節軟骨和椎間盤的健康。

  4、骨骼

  許多研究顯示負重運動能增加骨骼強度並且預防骨質疏鬆而瑜伽中許多動作要求你支撐自身的重量。

  在瑜伽中有很多的體式,可以幫助我們強化骨質疏鬆,比如上犬式和下犬式。

  5、血液迴圈和淋巴系統

  瑜伽能夠促進血液和淋巴液的迴圈。扭轉身體時,靜脈血從各個器官被擠壓出來;放鬆時,新鮮的動脈血迴流到器官。

  倒立姿勢促進下肢的血液迴流到心臟。當你收縮、伸展肌肉,移動器官擺出各種瑜伽姿勢的時候淋巴迴圈也被促進,這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抵抗炎症,清除細胞產生的垃圾。

  常見的瑜伽種類

  1、密宗瑜伽

  國外稱怛特羅瑜伽。也稱咒乘、持明乘、密乘、果乘、金剛乘。它是公元7世紀到12世紀以後印度大乘佛教一部分派別與婆羅門教相結合的產物。

  密教傳播至中國西藏地區。8世紀中後葉,著名的印度密宗大師蓮花生來到西藏,幫助信佛的藏王赤松德贊***755-797在位***“調伏眾魔”,戰勝了西藏本地的原始巫教--苯教***Bonpo***,同時,蓮花生將已含有密宗四部修法之最高階段的無上瑜伽密的印度因陀羅部底系金剛乘密教傳入西藏。公元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泯滅後,唯有西藏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習的完整形態。形成了藏密系統。

  2、阿斯湯嘎瑜伽

  在帕坦伽利的《瑜伽經》裡,八分支法瑜伽也被稱做阿斯湯嘎瑜伽,是最古老的瑜伽練習體系。

  阿斯湯嘎瑜伽是一項嚴格的練習。世界流行的練習方式是由印度瑜伽師PattabbiJois創立的。阿斯湯嘎瑜伽分為基礎級、中級、高階3種級別。每種級別的動作編排是固定不變的,都以5遍太陽祈禱式A和B開始,中間有大量的體位姿勢練習,最後以倒立和休息術作為結束。這樣連續不斷動作練習的目的,在於消耗大量熱量,以清潔身體,排出毒素。

  3、艾揚格瑜伽

  88歲的艾揚格大師是艾揚格瑜伽的創立者。有人說,這一體系的瑜伽是初學者、病人、中老年人的福音。

  艾揚格從小體弱多病,最初練習哈他瑜伽是為了強身健體,並且一度大到很高的境界。60歲左右時,艾揚格經歷了一場車禍,嚴重的傷害使他連最簡單的體位姿勢都不能做了。經過9年時間,憑藉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努力,艾揚格終於恢復了健康。艾揚格深刻體會到身有疾病的痛苦,以及瑜伽所帶來的神奇恢復功效,由此建立了著名的、具有治療效果的艾揚格瑜伽體系。艾揚格瑜伽被公認為最講究體位練習方法,它可以協調身體平衡,對疾病治療效果很好。

  4、流瑜伽

  流瑜伽,也有人稱其為“流程瑜伽”。傳自西方,是哈他瑜伽與阿斯湯嘎瑜伽的混合體。它的教義和難度介於兩者之間。

  流瑜伽每個級別的初始動作也是從太陽祈禱式A和B開始,練習數次,而後進行單個動作練習,最後以倒立和休息術結束。阿斯湯嘎瑜伽裡最經典也是最累人的Vinyasa動作被簡化甚至不用了,從而節省了練習者的體力。它比傳統的哈他瑜伽在體能消耗更大。

  5、熱瑜伽

  印度人比克若姆在美國創立了熱瑜伽體系,一經推出便轟動了整個瑜伽界。盡雖然這種練習方式被一些古典瑜伽師認為不符合傳統觀念和規範,但熱瑜伽無疑擁有忠誠的追隨者。熱瑜伽對場地和溫度的要求十分嚴格,練習者要在38℃-42℃的高溫環境下練習26個基本姿勢,基本上10分鐘後就會大汗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