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被世人稱為_莊子怎樣對待生死

  世稱指的是後世對某個人的尊稱,且世代流傳。莊子在道家學說、文學創作上都有很深的造詣,影響意義深遠,他被後世稱為南華真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莊子被世人稱為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莊子被世人稱為

  莊子的世稱與他隱居的地點有著緊密聯絡,他當時就隱居在南華山中。莊子是個“大仙兒”級的人物,他的思想與當時紛亂的局勢形成鮮明對比。他不理會世事紛擾,只在自己的世界裡隨心所欲。他滿腹才學,但是不剛愎自用,知道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不適合走仕途,也不適合與權力打交道。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傳播“天人合一”的無為境界。

  莊子隱世,一是逃離紛擾的世事,二是尋找一個適合清修的世外桃源。選擇在南華山,莊子是費了一點小心思的。南華山離都城不是太遠,能夠及時獲取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資訊。君王非常瞭解莊子的才能,但是又擔心莊子入朝後凝聚人心威脅到自己的絕對話語權,對待莊子的態度是外熱內冷。但是君王很贊同莊子看待問題的角度,他與莊子達成了某種程度上的默契。選擇南華山,路程不遠,君王有問題想與他探討時,來回也方便一些。莊子集道家之所成,在老子的基礎上對道家大義進行總結昇華。他個人的生活態度與他的精神追求一致,選擇隱居南華山,就是選擇了道家的歸隱。

  莊子怎樣對待生死

  莊子集道家所成,崇尚以自然之法生存,認為世間萬物都處於輪迴的平等狀態。他的思想在當時引起很大轟動,與紛亂的格局顯得格格不入。

  莊子出生於世家,是皇族後裔。他出生之前的幾天狂風亂做雷雨交加,他的母親很是擔心,擔心這樣惡劣的天氣會影響孩子的出生。可是在莊子出生那天,天氣頓時晴朗,藍藍的天空中飄著白雲,空氣裡滿是青草的味道。他的家庭在宋國屬於上流社會家庭,對莊子的教育非常重視,遍請名師為他講學。當時正處於百家爭流的時期,各種學派思想層出不窮,莊子不滿足課堂上的知識,待成年之後就出外遊歷了。

  遊歷的途中,莊子看到因為戰亂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他認為爭鬥是世間不和諧的本源,爭鬥來源於內心的不平靜。他非常認同道家的大愛思想,立志於道家學說的發揚光大。他做過漆園小吏,觀察世事,觀察不平等帶給人的影響。後來歸隱南華山,潛心問道。

  莊子臨死前,對自己的身後事做出安排,叮囑弟子在他死後不要在墓中放入陪葬品。弟子遵從他的遺願,為莊子舉辦了一個綠色環保的葬禮。莊子不是事事追求與他人不同,他只是遵從個人內心真實思想行事。他的精神境界已經超脫物質層面,只追求精神領域的怡然自得。莊子畢生追求無為、平等,他遵照自然法則生存,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萬物,讓事物保持原有的狀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