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具套裝中每個的作用

  我們通過對茶具的使用來泡茶、喝茶和靜心、靜神,這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1、茶壺:用於盛裝茶葉

  2、聞香杯:主要用於聞茶湯的香氣。

  3、品茗杯:主要用於品茶湯的味道。

  4、茶荷:又稱茶撮,專用於盛茶、賞茶。

  5、茶道:由茶針、茶鬥、茶勺、茶匙、茶夾、等組成。

  a、茶針用於疏通壺嘴

  b、茶鬥用於方便盛茶

  c、茶勺用於撥取茶葉

  d、茶匙用於更換殘茶

  e、茶夾用於取拿杯具

  f、茶夾用於剩放

  g、壺筆用於調節紫砂壺的內外溫度。

  6、茶床:用於操作功夫茶的表演過程。

  7、茶海:用於盛裝多餘的水。

  8、茶巾:用於吸乾杯或壺底的水滴。

  9、茶筒:用於盛裝幹茶。

  10、香爐:用於燒香。

  11、明爐組:專用於燒水。

  12、茶托;用於安放聞香杯和品茗杯。

  13、公道杯:用於調和茶湯的顏色、濃度及份量,隱含了中國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14、茶漏:用於過漏茶渣。

  15、壺墊:專用於放茶壺。

  茶道的形式

  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最早記述於宋代,有“吃茶”之說。流行於唐代。

  法門寺出土的金質茶具,展現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葉經烘乾後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時有時會加入鹽等調料,喝茶時與茶葉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鬥茶

  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麵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麵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工夫茶

  清代 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