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年夜飯美食

  除夕的之夜,年夜飯都有各地的特色。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1:西天尾扁食

  “扁食”,又稱為“餛飩”,在莆田,主要有清湯扁食和燕皮扁食兩種。西天尾扁食屬燕皮扁食,出產於莆田市荔城區東北郊的西天尾鎮,以製作工序精細富有獨特風味而名聞遐邇,成為莆田一道名牌小吃,在莆田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是“西天尾扁食”店。

  2:莆田泗粉

  興化泗粉又稱興化賜粉,在莆田很受大家的青睞。福建省興化地區***莆田***的一種風味小吃.用地瓜粉做的因其外觀狀若鼻涕,故名泗粉。泗,古字典解釋有鼻涕之意,故得名。因口感滑爽,清涼美味而流行。一般下湯煮,也可煎炒。

  唐時興化東甲海堤初成,擋住滔滔海濤,始有莆田南北洋芻形。灘塗地鹽份多,一般農作物不易種活,惟有黃豆耐鹼,興化大地多有收穫。莆仙先民對黃豆情有獨鍾,將其加工成各類美食,豆丸便是其中一種,江彩萍進宮後思家鄉風味小吃,其兄便譴人往長安專做莆仙小吃豆丸進貢,皇上嘗後讚不絕口。因而,在黃石江東東華一帶豆丸也稱貢丸。賜粉系皇宮小吃。類似黃土高原涼麵,唐明皇嘗莆仙豆丸後,感其味鮮柔嫩,便將其宮中小點泗粉賜予梅妃父母品嚐,因莆仙盛產地瓜,澱粉甚多。各家必備。邑人將其製作泗粉原料給予改進,再佐以家鄉海鮮,便成今日之泗粉式索粉,黃涵一帶尤其是梅妃故里稱泗粉為賜粉。意為皇上賜賞之意。

  3:興化米粉

  興化米粉是莆田市一大特產,明代就有米粉外銷。產地以莆田縣黃石鎮西洪和清江兩村為主,下棣、西利、惠上、惠下和渠橋鄉樟林、洋埕等村次之。米粉以上等黃尖米制作最好,製作須經過9道工序。興化米粉的特點是條細而勻,色澤潔白,輕鬆晶瑩,煮炒易熟,湯幹均可,飲食便利,獨具一種風味。

  4:海蠣湯

  莆田沿海盛產海蠣,而且價錢便宜,很容易買到,不過一定要新鮮的,雖然是一種便宜的海鮮,但它要求新鮮程度並不比其他海鮮低,新鮮的海蠣裹上一層地瓜澱粉,下到熱湯中,一道鮮美的海蠣湯就做好了。

  5:燜豆腐

  豆腐營養豐富,莆田人愛吃燜豆腐,特別是離鄉的遊子,回鄉時對這道莆田特色美食更是情有獨鍾。莆田製作豆腐的黃豆,特別是一種稱為“九月珠”的黃豆,皮色鴨蛋綠的,其豆粒個大象花生,每逢秋天颳起九月風時,“九月珠”也就成熟了,晒乾後成為加工豆腐的上等原料。

  燜豆腐烹法在於燜。“燜”非用文火不可。“燜”豆腐與配料凝結在一起,鬆鬆軟軟,爽口不膩,其色紅、黃、綠、白,令人賞心悅目,其味清清淡淡,鮮美異常。

  莆田燜豆腐是莆田宴請賓客必上的一道菜,莆田各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燜豆腐絕活。經過發展燜豆腐已經成為傳統莆田特色美食,也成了年夜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6:莆田滷麵

  莆田滷麵的關鍵在於麵筋、熬高湯和配料上。打出來的面要韌性,下鍋後不易糊掉。熬高湯也是重要的程式,挑選豬骨頭裡最好的骨段,熬出來的高湯白花花的,香噴噴的,配料上,瘦肉、香菇,蝦乾,乾貝,牡蠣,蟶、韭菜是必備的。滷麵之所以是叫滷麵,因為它是在文火中慢慢燉出來的,讓高湯和配料的味道滲透到麵條裡面,這樣的話,出來的面才能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