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的讀書筆記

  《偷影子的人》的故事發展以奇幻為線索,但卻走的是溫馨情感路線,讀者陪伴著男孩從懵懂到成熟,感受了親情、友情和愛情的無限能量。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不得不說,一本很溫馨的書,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段平凡卻神奇的感情。

  友情很美,親情很美,愛情很美。

  故事裡的小男孩倔強的可愛,固執的善良,細心的令人心疼。是不是因為這些才讓他擁有了偷影子的力量?

  偷來的影子都有祕密,都有自己的故事。它們有著最細膩的感覺,最獨到的見解,也最瞭解自己的主人需要什麼。如果我的影子能 說話,會對我說什麼呢?會有怎樣的故事呢?

  每件事情的開始和結束,小男孩都在自我反省。是我,能不能做到?至少小時候的自己不知道反省是什麼,只是一直沉浸在自責中 無法自拔,錯了,錯了!自責中卻又倔強的不肯認輸。對於父親的離開,小男孩固執的認為是自己不夠好,太淘氣!可是想走的人任憑 你再怎麼留都會走,不會走的人任憑你再怎麼趕都會留下來相陪!所以,試著接受和原諒會比較幸福。

  上天不會辜負善良的人!世界這麼大,總有人會是朋友的!總有人會與自己真心相待的!所以珍惜當下還在身邊的朋友和親人。因 為說不定哪一天有些人就會不見了。

  小孩總有長大的一天,父母總有老去的一天!在身邊的人會讓自己憤怒,不安,不滿,生氣······只是因為在乎!

  故事的情節總在讀者的意料之外,但結局總在意料之中。我們又未嘗不是在寫自己的故事?可有意料到什麼?

  這本書就像有人在耳邊傾訴的故事,淡淡的,卻直達心靈。結局很美,只是傾訴的聲音涼涼的,溫馨裡還帶點悲傷!

  每個故事,每個人都平凡無奇,就像在每個太陽升起的早晨醒來然後互道早安般,只是這樣的平淡最美。

  最美的亦不是完美的,所以帶著點點……

  篇二

  看完《偷影子的人》這本書我花了很長時間,從三月初開始,到四月末結束。比預計久,但真正算耗在讀書上的時間,也就三月初某個陽光扎眼的早晨,加上四月末某個陰轉晴的午後吧。為什麼被這本書吸引?或許是因為討喜的小清新封面,又或者引人遐想的書名,總之,是二黃童鞋把一大摞書塞給我,美其名曰要成就我的學霸之路,才促使我有機會開啟書的扉頁。

  這是一部溫情的小說,沒有跌宕起伏的悲喜,可看到最後卻莫名的讓人覺得心裡難受。也許我讀每一本小說、看每一部電影、電視都會有這種感覺,捨不得結束,又想快點翻到最後頁、點播最後集的複雜情緒。如果硬要找一個詞兒來形容,大概就叫“意猶未盡”吧,太過投入於劇情本身,而一時無法讓自己的思緒迴歸到現實世界。

  對書中這一段描述印象特別深,是他參加完母親葬禮回到家開啟冰箱那一幕。

  “我走到廚房,開啟冰箱,看到她準備好的晚餐……我呆若木雞地站在敞開的冰箱前,眼淚失控地奔流而下。葬禮全程我都沒有哭泣,彷彿她禁止我哭,因為她希望我不要在眾人面前失態。只有碰到毫不起眼的小細節時,我們才會突然意識到,深愛的人已經不在的事實;床頭桌上的鬧鐘仍在嘀嗒作響,一個枕頭落在凌亂的床邊,一張照片立在五斗櫃上,一支牙刷插在漱口杯中,一隻茶壺立在廚房的窗臺上,壺嘴面向窗戶以便觀看花園,而擺放在桌上的,還有吃剩的淋了楓糖漿的蘋果卡卡蛋糕。”

  比起小說中那個會用風箏說“我想你”的女孩,那一段童年的怦然心動、青梅竹馬,我更為那位細心照顧兒子生活的母親動容,為那些被子女放棄贍養的老人心酸。

  其實看到他在大城市因為緊湊的實習醫生工作而抽不開身回家看望母親時,我就大概猜到故事的發展情節了。曾經當過護士的母親每次都體諒兒子,時刻鼓勵兒子,並總會為他取得的成績感到驕傲和欣喜。她隻字未提自己的病情,而他學醫的目的本是為了以後能照顧母親的病痛,卻竟然未曾察覺出她已經生病了。現在再回看母親曾經寫過的信、說過的話,眼淚更有噴湧的衝動。我們總是忽略的毫不起眼的細節,往往最能抨擊到心底最深處。

  書中還有一句話給我觸動很大,是他租房樓上的鄰居老太太說的。

  她提出一個頗為驚人的論點:“與其生孩子,再盡全力把他們養大,還不如領養成年的大人,至少知道自己在跟誰打交道。”

  仔細想來,小說中有多處描述到對子女、對人們失望的老人。兒女不願贍養而獨自生活的九十二歲風趣鄰居老太太,贍養院吊銷了執照而被好心的濱海小旅店女主人收留的十五名老人家,在沙灘賣風箏一輩子已經神志不清的小雜貨店老闆,曾經經營書店、離開店後卻無人問津的老婦人。他們歷盡人生滄桑,卻只得孤獨晚年。所以,人窮其一生的追求究竟是什麼呢?

  不要因為忙碌的工作、社交而忽略了一直安靜等候我們回家的父母。人越長大,越怕失去。兒女只要一丁點兒感冒,當父母的都擔心得不得了;而自己哪怕病得再厲害,也從不會主動跟兒女吭一聲。這就是最真摯的愛與被愛。我會害怕某一天清晨醒來,再看不到爸爸為我準備的貼心早餐;我會害怕每天下班回家路上,再收不到媽媽的問候簡訊;我會害怕再吃不到媽媽精心為我準備的晚餐;我也會害怕再看不到為我削水果、洗衣服、整理房間的媽媽,給我買零食、總愛電話催我晚上早點回家、囉囉嗦嗦卻保護我長大的爸爸;我更害怕一個人生活。父母的嬌慣,讓我沒信心能一個人好好生活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樣子我從來都不好意思展露在他們面前,唯一一次哽咽著跟他們聊天還是中學時候的事兒了,好像是受到了友情挫折。正如他們怕我擔心一樣,我也不希望他們為我煩惱,所以我從來都是雲淡風輕地跟他們談起大事兒小事兒,因為已然過去,再怎麼悲喜憤恨痛苦迷茫,也到達不了當時的程度,衝動也就分分鐘的事情,學會管理情緒才能成就強大的內心。

  吶,由於最近安排滿滿的週末,好久都沒閱讀了,久違了這種讓心平靜的感覺。本來計劃每月一書、每週一影,可是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趁著春天的明媚天氣,還是多陪父母出去走走吧。別被愛得太理所當然,就忘了要珍惜眼前。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