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讀後感

  《居里夫人自傳》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偉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看了《居里夫人自傳》之後,我被居里夫人堅韌不拔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她從小被俄軍監視,母親和大姐很早去世了,但她努力學習,考上了巴黎大學,專心投入科學研究。

  與皮埃爾結婚後,攜手研究化學。他們發現礦石裡有一種放射性特別強的元素,於是晝夜不分地把這種元素分離出來,取名為“釙”,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後來他們在礦石中發現了一種更為更為重要的元素─鐳,再度獲得諾貝爾獎。但是,皮埃爾被馬車撞死了。居里夫人忍著巨大的傷痛,繼續科學研究,結果又獲得了諾貝爾獎,創造了有史以來女性前所未有的壯舉。

  這一切似乎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從一個普通女性到偉大科學家,居里夫人承受著經費不足、環境惡劣、丈夫早逝等等的壓力,但是她依然取得了科研上的成功。我們現在生活水平好,環境優越,但是有些同學不知道珍惜擁有的好條件,沉迷在電腦遊戲和玩樂中,學習成績糟糕,讓家長操心,老師頭疼。所以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篇二

  在寒假裡,我讀了一本《居里夫人傳》,讓我受益良多。

  《居里夫人傳》講述的是居里夫人這一位影響世界的偉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主要描寫了居里夫人的工作、品質、精神、處世態度,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兒 艾芙· 居里 。

  愛因斯坦說她是“ 惟一未受盛名腐化的人” 。 我想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居里夫人這個人,她是世界上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第一人,分別在1903 年和1911 年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以及諾貝爾化學獎。她卻沒有因此驕傲自滿,而是繼續埋頭研究科學。

  回顧 居里夫人的一生,無一不對她感到心酸和敬佩。 民族的壓迫、社會的冷遇、生活的貧困,並沒有讓她感到絕望,而是激發了她的愛國熱情和奮發精神。我想一定是居里夫人鍥而不捨、對命運的不服輸的精神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讓她收穫了成功。

  讀了這本傳記,我好像感受到了居里夫人鍥而不捨的精神,現在這種精神不斷的激勵我認真學習、努力進步。同時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 處世態度,也讓我知道有一些東西比名利更重要。

  篇三

  今天,我讀完了《居里夫人自傳》這本書,這本書寫了科學家居里夫人與皮埃爾居里的傳奇故事。講述了他們發現釙和鐳兩種放射性元素的堅強歷程。

  居里夫人年少時,因受俄國控制,從而讓作者過的鬱鬱寡歡,也使愛國主義的情愫在不知不覺之中日益增強。在波蘭的學習與法國的學習相差甚遠,為了與同學的進度一致,她拼命刻苦地學習,她姐夫把她在大學刻苦學習的這段時間譽為“我小姨子一生中英勇頑強的時期”。居里夫人繼續鑽研,在她去巴黎大學做實驗時,結識了她最合適的生活伴侶—皮埃爾·居里,於一八九五年七月舉行了婚禮。一八九七年,他們愛情的結晶—女兒艾萊娜出生了。在日後的生活中,他們形影不離,一起探討科學中的祕密。

  在他們不斷地努力中,他們發現了鐳。緊接著又提煉出了純金屬鐳元素本身。讓他們在地位上也發生了變化。自己成為了塞費爾的女子師範學校的教授。一九零四年,居里夫人的第二個女兒艾·德尼斯出世了,讓大家陷入了一片喜悅。一九零六年,自己最愛的人—皮埃爾逝世了。讓自己喪失了面對未來的勇氣與精力,但很快又恢復起來,去完成皮埃爾未完成的心願。自己在戰場上用X光裝置救活了無數條生命,獲得了衛生部的嘉獎。也寫了《放射學與戰爭》,讓更多人知道了X光對醫療實踐的重要價值。一九二四年,作者與兩個女兒舉行了一次美國之旅,感受到了美國人民的友好,也捐贈居里夫人的一克鐳做實驗,讓她深感欣慰。不幸的是,居里夫人於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病逝。

  這就是《居里夫人自傳》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