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凌霄花的文章

  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賈昌期賦詩讚曰:“披雲似有凌雲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託,直從平地起千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人描寫凌霄花的文章,歡迎閱讀參考!

  篇【1】

  夏日雜題 宋代 陸游

  眈眈醜石羆當道,矯矯長鬆龍上天。滿地凌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

  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賈昌期賦詩讚曰:“披雲似有凌雲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託,直從平地起千尋”。

  唐代歐陽炯詩云:“凌霄多半繞棕櫚,深染梔黃色不如。滿對微風吹細葉,一條龍甲入清虛。”描繪了凌霄具龍之姿,花、葉在微風下的動勢。還有很多文人墨客對凌霄花讚賞有加。

  清人李笠翁評價凌霄花說:“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把它比喻成“天際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須準備好奇石古木,否則它無所依附就不會長,即使能長也長不高。李漁說,自己年紀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裡去找奇石古木呢,要買又沒有這個閒錢,非要看凌霄,那隻能徒步到深山老林裡去了。

  宋人楊繪有詩讚日:“直繞枝幹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修明。”敢與太陽比鮮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寧願停止生長,也不願匍匐在地,這也是凌霄花的執拗與血性吧。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語是“聲譽”。

  不過,對凌霄花的品格象徵歷來是褒貶不一。20年前,女詩人舒婷風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樹》裡寫道“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時間讓“攀援的凌霄花”,成為攀附高枝的代名詞。

  貶低凌霄花的舒婷並非第一人。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詠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勸說世上之人切勿學凌霄,自己沒有本事,卻背靠大樹好乘涼。樹有多高,藤有多高;樹倒藤也倒。

  高花笑屬賦花人,花自鮮明筆有神。可惜人間兩清絕,不教媚嫵對閒身。

  ——【宋】陳造 次韻楊宰凌霄花

  根苗著土幹柔纖,依附青松度歲年。彤蕊有時承雨露,蒼藤無賴拂雲煙。

  豔欹偷醉斜陽裡,體弱愁纏立石顛。翠颭紅英高百尺,藏春塢上憶坡仙。

  篇【2】

  ——【宋】董嗣杲 凌霄花

  披雲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託,直從平地起千尋。

  ——【宋】賈昌朝 凌霄花

  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鬆身。高花風墮赤玉盞,老蔓煙溼蒼龍鱗。

  ——【宋】陸游 凌霄花

  芸芸蕊絮若雲飄,淡紫葳葳凌上霄。搖碧樓臺拂柳弱,翦紅亭榭綻紅嬌。

  清波復照春虹影,淺水羅煙秋寂寥。一樹催開三季暖,獨念芳豔入詩簫。

  ——【現代】淺草 凌霄花

  亦喬亦灌亦攀藤,漏斗花鐘格外馨。窈窈翩翩婀娜舞,翹翹嫋嫋立娉婷。

  春來秋至陵苕豔,暮短朝長綺萼青。三季花期紅爛熳,凌霄曳錦滿園庭。

  ——【現代】浪跡客 凌霄花

  花開簇簇若紅榴,鎖窗一片幽幽。風風火火亂兜鍪,日日不曾修。

  倚石爬崖上架,亂藤旋舞紛糾。唯思攀附到雲頭,高處作風流。

  ——【現代】佚名 畫堂春·凌霄花

  凌霄花發碧空中,百朵千支一式紅。綠蔓猶如上天索,芬芳送入玉皇宮。

  ——【現代】佚名 詠凌霄花

  凌霄多半繞棕櫚,深染梔黃色不如。滿對微風吹細葉,一條龍甲入清虛。

  ——【唐】歐陽炯 凌霄花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 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 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 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 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唐】白居易 詠凌霄花

  庭中青松四無鄰,凌霄百尺依鬆身。高花風墜赤玉盞,老蔓煙溼蒼龍鱗。

  ——【宋】陸游 凌霄花

  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望之如天際真人,卒急不能招致。

  篇【3】

  ——【清】李笠翁 凌霄花

  人生何曾都如意,弱質未必不凌天。

  “直繞枝幹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修明。”

  夏日雜題 宋代 陸游

  眈眈醜石羆當道,矯矯長鬆龍上天。滿地凌霄花不掃,我來六月聽鳴蟬。

  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宋代賈昌期賦詩讚曰:“披雲似有凌雲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託,直從平地起千尋”。

  唐代歐陽炯詩云:“凌霄多半繞棕櫚,深染梔黃色不如。滿對微風吹細葉,一條龍甲入清虛。”描繪了凌霄具龍之姿,花、葉在微風下的動勢。還有很多文人墨客對凌霄花讚賞有加。

  清人李笠翁評價凌霄花說:“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 把它比喻成“天際真人”,不能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須準備好奇石古木,否則它無所依附就不會長,即使能長也長不高。李漁說,自己年紀都一大把了,要我到哪裡去找奇石古木呢,要買又沒有這個閒錢,非要看凌霄,那隻能徒步到深山老林裡去了。

  宋人楊繪有詩讚日:“直繞枝幹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強攀紅日鬥修明。”敢與太陽比鮮妍的花,必是血性之花了。她寧願停止生長,也不願匍匐在地,這也是凌霄花的執拗與血性吧。所以在西方,凌霄花的花語是“聲譽”。

  不過,對凌霄花的品格象徵歷來是褒貶不一。20年前,女詩人舒婷風靡大江南北的一首《致像樹》裡寫道“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時間讓“攀援的凌霄花”,成為攀附高枝的代名詞。

  貶低凌霄花的舒婷並非第一人。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詠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託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勸說世上之人切勿學凌霄,自己沒有本事,卻背靠大樹好乘涼。樹有多高,藤有多高;樹倒藤也倒。

  高花笑屬賦花人,花自鮮明筆有神。可惜人間兩清絕,不教媚嫵對閒身。

  ——【宋】陳造 次韻楊宰凌霄花

  根苗著土幹柔纖,依附青松度歲年。彤蕊有時承雨露,蒼藤無賴拂雲煙。

  豔欹偷醉斜陽裡,體弱愁纏立石顛。翠颭紅英高百尺,藏春塢上憶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