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之死的真相

  安祿山是怎麼死的?安祿山死在誰手裡?是死於親生兒子之手麼?趕緊一起來看看下面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看完本文也許你的疑問就有答案了。

  :

  安祿山之死,似乎沒有什麼疑團。多部正史記載:他當皇帝后眼瞎患疽,性情暴躁,經常打人,親信嚴莊和宦官李豬兒捱打最多。安祿山寵段氏及她生的慶恩,常想以慶恩代長子慶緒。長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使安祿山寵幸的宦官在替安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以誅揚國忠為名,率眾15萬,號稱20萬,在范陽起兵;安祿山的部將史思明也一起率部反叛,史稱“安史之亂”。唐朝自李淵立國一百多年來,內地長期沒有戰爭,刀槍在武器庫中生鏽、腐爛,地方官員們一聽說叛軍來了,都嚇得魂飛魄散,跑的跑,降的降,叛軍勢如破竹,很快席捲了河北,直指洛陽、長安。

  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進佔洛陽,第二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自稱為“大燕皇帝”,年號聖武。安祿山此時的勢力,可謂如日中天,他哪裡想得到,一年之後,也是在這裡,他會死於自己兒子的刀下。

  安祿山自范陽起兵後,身體越來越胖,病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當了皇帝后,由於飲酒及縱慾過度,眼睛也得了病,慢慢的什麼也看不清了。後來身上又長了毒瘡,疼得他每日焦躁不安,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無端的把左右侍從鞭打一頓已緩解他自己的疼痛。他稱帝后,常居深宮,諸將很少能面見他議事,都通過嚴莊轉達,嚴莊雖受親重,也時而遭安祿山鞭撻,宦官李豬兒常為安祿山穿衣解帶,服侍左右,捱打最多,怨氣也大。

  安祿山的長子叫安慶宗,原來在長安做官,安祿山起兵後,被唐玄宗殺了,二兒子安慶緒,跟隨安祿山起兵打仗,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深得安祿山的喜愛。可是不久,安祿山又娶了一個妃子段氏,生了一子叫慶恩,安祿山寵愛段氏自然就把對安慶緒的喜愛轉移到慶恩身上,安慶緒本以為長兄已死,等安祿山一命歸天,自己就可以登上皇帝寶座了,可是眼見安祿山把寵愛轉移到慶恩身上,不禁嫉恨交加。安慶緒時常擔心被廢,嚴莊也恐怕宮中事變於己不利,於是,嚴莊與安慶緒、李豬兒串通一氣,謀害安祿山。

  唐肅宗至德二年正月的一天,嚴莊處理了一些日常事務後去稟知安祿山,不知道什麼地方不合安祿山的意,又被鞭打一頓,嚴莊滿腹怨憤,走出宮門,恰好遇見滿臉愁容的安慶緒,詭計多端的嚴莊立即想出一個主意。

  晚上,嚴莊悄悄溜進安慶緒宮中,屏退左右,用詭密的語調對安慶緒說:“陛下龍體欠安,殿下又未正位東宮,要是陛下百年之後……”此話正中安慶緒的痛處,他向嚴莊討教辦法。嚴莊見安慶緒有意,就逼進一步說:“既然陛下有心,為何不行大事?機不可失,慢一步就讓慶恩佔了先機。”安慶緒連忙用懇切的語調說:“多蒙指教。但是怎樣行事呢?”嚴莊壓低聲音說:“陛下如若行事,立即召豬兒來,只說問問父皇的身體狀況就行了。”嚴莊即刻召來李豬兒,這個李豬兒十幾歲就服侍安祿山,安祿山穿衣繫帶都離不開他,因此,李豬兒捱打的次數也最多。

  嚴莊帶著一副關切的神色問道:“豬兒,今天你又捱了多少打?”豬兒沒有吭聲,他也記不清捱了多少打了,只好垂著頭站著。嚴莊又問:“昨天,你們那兒又有幾個侍兒死了?”豬兒說:“奴才不大清楚,只記得有個和我不錯的侍兒因為皇上讓他拿東西慢了點,就被皇上從床上拿出一把刀給砍死了。”嚴莊又問:“豬兒,皇上有沒有拿刀砍過你?”豬兒答道:“奴才知道皇上藏刀的地方,如果看見他摸刀,就躲開了。反正皇上現在眼睛不好,要不早就沒命了。”嚴莊假意說道:“多險啊!一不小心就要送命,這樣下去如何得了?那你以後怎麼辦啊!難道等死不成?”李豬兒默然不語,他是個聰明人,已經猜到嚴莊的意圖,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嚴莊繼續說道:“豬兒,殿下為你著想,才叫你來。你想,皇上的日子不多了,你要是能幫殿下成大事,以後殿下會重重賞你的。”豬兒猶豫著點點頭,算是加入了這一陰謀,嚴莊交待了幾句,就讓他回宮去了。

  安祿山簡介: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其父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於突厥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思順、文貞一起逃離突厥,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安祿山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

  安祿山長得痴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為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二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命令安祿山寵幸的宦官李豬兒在替他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勢力開始走下坡路。

  安史之亂

  天寶十四年***755年***,唐玄宗又召他進京,他推說生病沒有來。給他的大兒子安慶宗賜婚,命令他出席觀禮,又推辭了。

  這年十一月,安祿山從范陽起兵造反,詐稱奉唐玄宗旨意率領部隊討伐忤逆朝臣楊國忠。他率領各族騎兵、步兵十五萬,半夜行軍,黎明吃飯,一天前進六十里。決定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骨幹。天下太平的日子長了,人們不懂戰爭,聽到安祿山叛亂爆發,朝廷一片動盪懼怕。宮廷警衛部隊都是由集市商販組成的,只得開啟皇家倉庫拿出綾羅綢緞召募兵卒。於是先後任命高仙芝、封常清等人為大將抵抗。

  安祿山號令嚴厲整肅,有一班以死相拼的將士,沒有誰不是以一當百,朝廷軍隊碰上必然會吃敗仗。十二月,叛軍渡過黃河開到陳留郡,河南節度張介然州城失守殉難,首級傳到了河北。安祿山的小兒子安慶緒看到哥哥安慶宗被殺的佈告,哭著告訴安祿山,安祿山在戰車上震驚大哭說:"我兒有什麼罪過要殺死他!"他狂亂憤怒,見投降的官軍擠滿大路兩邊,就命令他們自相砍殺,殺死了六七千人,才進陳留城。陳留太守郭納開始還抵抗了一陣,到這時出城投降。

  叛軍開到滎陽,滎陽太守崔無詖奮力抵抗,州城失守殉難。叛軍駐紮在泥水罌子谷,唐軍將領荔非守瑜蹲在地上射箭,射死叛軍幾百人,箭還射到了安祿山的戰車上,安祿山不敢通過,就繞道泥水罌子谷的南邊過去了。荔非守瑜的箭射光了,投河自盡。東京洛陽留守李忄妻、中丞盧奕、採訪使判官蔣清燒斷了河陽橋。安祿山怒氣衝衝,率領部隊浩浩蕩蕩挺進。

  封常清佈置從苑西斷牆缺口上砍伐樹木堵塞道路後就逃走了。安祿山進了洛陽,殺了蔣清等,召見河南尹達奚珣,讓他任職理事。封常清失敗後,只跟幾個人逃到陝郡,高仙芝率兵守衛陝城,都丟盔棄甲向西逃到潼關,害怕安祿山追趕上來,互相踐踏而死的士卒充塞道路。陝郡太守竇庭芝投奔河東。安祿山派崔乾佑駐守陝郡。臨汝太守韋斌向安祿山投降。

  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安祿山僭越稱帝,國號叫燕國,年號叫聖武,達奚珣以下數人暫任丞相各職。五月,南陽節度魯炅率領荊州、襄州、黔中、嶺南兵卒十萬多人,在葉縣城北邊的枌河跟叛軍將領武令珣作戰,唐軍全軍覆沒。六月,李光弼、郭子儀從土門路出征,在常山郡東部的嘉山大敗叛軍,叛軍控制的河北各州郡中有十多個歸降朝廷,安祿山處境困迫、心緒惶急,打算退兵回范陽。碰上哥舒翰從潼關率領騎兵步兵八萬人,在靈寶以西跟叛軍將領崔乾佑作戰,被叛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哥舒翰轉身向潼關逃跑,被自己的部下抓住送給了叛軍。潼關守不住,唐玄宗逃往西蜀避難,太子李亨把平叛部隊召集到靈武設防。安祿山就派遣張通儒任西京長安留守,田乾真任京兆尹,安守忠在唐廷禁苑裡駐兵守衛。十一月,派遣阿史那承慶打下潁川,滿城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