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朝名將昌義之介紹

  導讀:封昌義之為永禮縣侯,邑五百戶。又除驍騎,出為盱眙太守。天監二年***503年***,遷假節、督北徐州諸軍事、輔國、北徐州刺史,鎮鍾離。並擊退魏軍的進攻。天監三年***504年***,進號冠軍,增封二百戶。

  

  昌義之***?—523.11.19***,歷陽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人,南北朝時期樑朝名將。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官至都督北徐州緣淮諸軍事、平北、北徐州刺史。

  烏江,古稱內江水,涪陵水,延水等。其首次被稱為烏江始於元代。

  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語記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譯成漢字,導致了許多謬誤,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記為“思渠” ***因為當地巴蜀語有鼻音韻尾脫落的情況***。烏江也是此時得名。


昌義之

  昌義之少有武幹,隨曹虎征戰,多有戰功。曹虎為雍州刺史後,以昌義之補防閣,為馮翊戍主。曹虎還朝,昌義之留雍州事蕭衍,蕭衍待其甚厚。齊末,戰亂不斷,中興元年***501年***,蕭衍起兵攻打東昏侯蕭寶卷,昌義之為輔國、軍主,除建安王中兵參軍。時竟陵芊口有邸閣,蕭衍派昌義之前去驅逐,昌義之每戰必捷。蕭衍軍至新林,昌義之隨王茂於新亭,斬獲尤多。攻克建康後,蕭衍以昌義之為直閣、馬右夾轂主。

  天監元年***502年***,蕭衍代齊稱帝,國號樑,是為梁武帝。封昌義之為永禮縣侯,邑五百戶。又除驍騎,出為盱眙太守。天監二年***503年***,遷假節、督北徐州諸軍事、輔國、北徐州刺史,鎮鍾離。並擊退魏軍的進攻。天監三年***504年***,進號冠軍,增封二百戶。

  天監四年***505年***十月,梁武帝蕭衍興師進攻北魏,以其弟蕭巨集為統帥,率軍進駐洛口***今安徽懷遠境***。天監五年***506年***二月,昌義之與魏平南陳伯之戰於樑城***今安徽淮南田家庵附近***,昌義之敗走。四月,北魏以中山王元英為徵南、都督揚、徐二州諸軍事,率軍10萬迎擊樑軍。五月,南樑太守右衛率張惠紹攻徐州***治彭城,今屬江蘇***,進抵宿預***今江蘇宿遷東南***。昌義之復攻樑城,拔之。六月,張惠紹會同南徐州刺史宋黑,水陸同時並進,進攻北魏彭城。張惠紹大敗。七月,南樑青、冀二州刺史桓和攻北魏兗州***今屬山東***,佔領固城。樑南徐州刺史王伯敖與中山王元英戰於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兵敗,亡失5000餘人。八月,魏將邢巒領兵奪回孤山***今山東滕縣東南***、固城。時魏帝元恪詔平南元詮督促未出發的部隊增援淮河以南。邢巒於睢口***今江蘇宿遷南***擊敗樑將藍懷恭,進圍宿預。藍懷恭退至清水***即泗水,此處指其下游,循今廢黃河至清江西南入淮河***以南筑工事,繼續抗擊魏軍的進攻。

  九月,邢巒與平南楊大眼聯兵進攻,於清水以南擊斬樑將藍懷恭,俘斬樑軍以萬計。時張惠紹被迫放棄宿預,樑將領蕭昞亦放棄淮陽***今江蘇泗陽境***逃回。樑軍統帥蕭巨集器械精新,軍容甚盛,魏軍認為是百餘年所未有。樑軍進至洛口,前軍克樑城,樑這諸將欲乘勝深入,但蕭巨集怯懦愚劣,得知魏將邢巒渡過黃河,與中山王元英會合,共同攻樑的訊息後,甚為恐懼,即召開軍事會議。齊將呂僧珍說:“知難而退,不亦善乎!”蕭巨集連忙說:“我亦以為然。”但諸將皆不同意,昌義之更是堅決反對,大怒不已,一時鬚髮盡磔。他說:“呂僧珍可斬也!豈有百萬之師出未逢敵,望風遽退!何而目得見聖主乎!”蕭巨集不敢違眾議,停軍不前。魏軍知其懦怯,遺巾幗以辱之,並歌之曰:“不畏蕭娘與呂姥,但畏合肥有韋虎”***《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六》***

  人物評價

  昌義之為人寬厚,善撫士卒,部下也願為其效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