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簡單油畫棒美術圖畫

  油畫風格是由畫家自身所處的時代及世界觀所表現出來的屬於自己獨特個性的一種繪畫形式。繪畫語言是指畫家用一定的手段和工具材料,使藝術作品獲得的視覺感受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欣賞

  1

  2

  3

  4

  5

  太 陽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課時:一課時

  教材分析:

  《太陽》是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三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的課程,旨在通過泥塑讓學生用泥這種材料進行創作,使學生體驗到有趣、新鮮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內容與目標

  1.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熟悉工具和材料,進行感官體驗。

  應會:採用揉、捏、粘、壓等技法進行簡單的浮雕造型創作。

  2. 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太陽五官及光芒的多種設計和表現。強調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們全體的合作精神和耐心細緻持之以恆的工作態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用泥塑的方法表現太陽的臉和光芒。

  難點:太陽的五官及光芒的多種造型及富於個性的色彩變化。

  學習材料:

  橡皮泥、彩紙……

  教學過程:

  一、宇宙中的太陽:

  1. 想象:地球上如果沒有了太陽的光照,將會怎樣呢?

  2. 總結:沒有了太陽,就沒有地球上的一切。

  二、藝術作品中的太陽:

  1. 想象:你心中的太陽是什麼樣子的?

  2. 欣賞:

  馬王堆漢墓帛畫中的太陽。

  墨西哥阿茲特克人的太陽曆石。

  介紹太陽曆石的知識:每一個圖案代表一個日期,就好像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日曆一樣。

  3. 欣賞小朋友製作的太陽。

  三、心中的太陽:

  1. 分析製作方法:揉、滾、捏、壓、卷、切

  2. 作業要求:運用橡皮泥製作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太陽。

  3. 學生製作,教師輔導。

  4. 展示自己心中的太陽。

  5. 談談製作體會。

  片段一:體會太陽 為了上好《太陽》,我特地選了一個下了幾天雨後放晴的日子,領著學生們來到室外,連綿的陰雨,連我都覺得長了黴似的,一到陽光下,一個人立即覺得神清氣爽,我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看看和我同樣表情的學生,我問,太陽出來了,你高興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高興!”我又問,你為什麼高興呀?你喜歡太陽嗎?孩子們都很興奮,七嘴八舌地告訴我各種理由,“太陽出來了,可以玩嘍!”“太陽帶給我們溫暖。”“沒有太陽,我們不能生存的。”------他們在陽光下自由自在地轉圈,蹦跳,體驗太陽的溫暖,充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自然地進入了學習狀態。

  片段二:探索太陽 要畫太陽,必須對太陽有所瞭解。“一個圈,幾條線”的程式化的瞭解顯然是不夠的。我先問學生:“你知道有關太陽的知識嗎?你能把課前收集的有關圖片、資料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同學們走上講臺:“我知道,太陽是個大火球——”“太陽有黑子-------”“太陽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星球------”哦,別看他們小,知道的可不少。我說:“你們知道得可真多,想不想知道更多的知識?”我通過媒體播放了有關太陽的資料,還播放了正在熱播的《藍貓三千問》中有關太陽的動畫片,讓孩子們交流收穫的新資訊,這下可熱鬧了,好多同學都迫不及待地爭著講:“我知道了------”“我還知道了------”

  片段三:想象太陽 我播放了《種太陽》這首歌,聽著熟悉、優美的旋律,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哼唱起來,我說:“播種太陽就是播種希望,每個人心目中的太陽都不一樣,請你想象一下你心目中的太陽是怎樣的?”同學們圍在一起,討論起來,“太陽象媽媽的臉,很親切------”“太陽可以象我家的小狗,很可愛。”“太陽應該是個年紀很大的老爺爺,有白白的鬍子------”我高興地稱讚他們說得都不錯,真有想象力,接著我們從三方面入手,自由地想象屬於自己的太陽,一,太陽的外形。大膽地想象,太陽可以是你喜歡的人或動物甚至其他物體的形狀,然後再想怎樣才能把太陽的形狀畫得符合你的想象,又讓別人看得出是太陽。二,太陽的光芒。太陽的光芒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直線式,火焰式等等。三,太陽的顏色。你認為哪些顏色最能代表自己想象的太陽,就把它畫出來,因為太陽本來就不是一種紅色的,它的光其實是彩虹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