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的傳統文化手抄報

  傳統文化與基礎教育課程整合是在基礎教育階段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舉措,是國家加強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學生做傳統文化手抄報可以發揚傳統文化精髓。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的資料

  一、中華傳統文化小故事

  樂羊子半途而廢

  【傳統故事】戰國時期,魏國有一個叫樂羊子的人,他的妻子知書達理、溫柔賢惠。有一年,樂羊子決定外出求學,妻子一人留在家中紡線織布。但是,有一天他突然返回家,跟妻子說他太想家,不想求學了。妻子聽後,什麼都沒說,而是拿起剪刀,把織布機上的布剪成了兩半。然後才語重心長地說:“織布機上的這些布看起來很美麗,但他們都是由一根根絲線慢慢累積起來的,現在我一刀就把他們剪斷了,等於前功盡棄。你在外求學,和我紡線織布一個道理,你這樣半途而廢,怎能學有所成?”樂羊子覺得妻子說的很有道理,就又去繼續求學了。

  【人生感悟】樂羊子因想家欲終止學業,遭到他妻子的反對。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學業要靠勤奮與堅持才能精進。在學習中,青少年不能隨心所欲,不能被一些表面的困難所嚇倒,更不能為自己找一個看似充足的理由而停止。堅持不懈,才能學有所成。

  二、古代文化常識-古代地理

  【西域】

  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嶺嶠】

  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採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雕。”***這裡特指兩廣一帶***。

  【朔漠】

  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採草藥》:“朔漠則桃李夏榮。”《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仍舊迎著朔風回來”,指北風。

  【百越】

  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採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三、古代文化常識-古代職官

  【軍機章京】

  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晶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御史】

  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御史前書曰”,“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後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子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再如《記王忠肅公翱事》“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寧”,王翱當時任都察院長官。

  【樞密使】

  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後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文天祥當時掌管軍事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