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幣的收藏價格分析

  硬幣有收藏的價值嗎?硬幣的收藏價格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分,一起來看看。

  硬幣的收藏價格

  1981年的1分硬幣,眼下在收藏市場上的價格是1500元,較面值相比漲了15萬倍。其它四位“天王”的身價也不菲,1977年、1980年、1981年的5分硬幣,現在的價格在250元左右;1980年的2分錢目前市場價達300元,是面值的上千倍。

  此外,1980年到1986年發行的第二套硬幣,2000年時一套價格才2萬元,現在沒有10萬是拿不到手的。第二套硬幣是指從1980年到1986年期間發行的,分為1角、2角、5角和1元四種面值,前三種俗稱銅角幣,後一種俗稱長城幣。這套硬幣流通時間很短,發行量較少,收藏價值較大。其他一些硬幣近年來升值幅度也不小,如1981年的5角硬幣、1957年的1分硬幣,現在的身價起碼是面值的數百倍。

  從1955年到1992年,中國一共發行了1分、2分、5分三種面值的硬分幣75種,其中1分幣28種、2分幣27種、5分幣20種。這麼多種類的硬幣,不是年代越久就越值錢。存世量的多少,才是決定硬幣價值的主要因素。

  比如“五大天王”,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這五枚分幣,是打算做成紀念幣贈送給友好國家的,因此發行量非常小,並且沒有在市場上流通過。還有1955年、1957年、1992年的1分幣,1992年的2分幣,由於存世量非常少,因此具備了一定的收藏價值。應當注意的是,眼下央行並沒有停止硬幣流通,對大部分的硬幣而言,它們的價值就是它們的面值。

  “收藏者在收藏硬幣時最好能成套、成體系收藏。”錢幣收藏家協會會長提醒說:第一套硬幣當然是前景最好的,但很難湊到整套;第二套流通時間短,普通人收藏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收藏者不妨多留意第三套硬幣中小面額的部分。

  硬幣的收藏價值

  一、早期幣裡尋佳品。散幣裡覓不到“五大王”分幣,但散幣裡卻能發現一些較有收藏價值的早期幣。比如1955年、1958年、1959年、1961年壹分幣,1956年、1959年貳分幣,1955年伍分幣等,目前,這些分幣的市場價格已分別達到2-15元一枚,特別是品相上佳的1957年壹分幣存世量更少,售價高達40餘元。筆者在多年收藏分幣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現象:1、1955年壹分和伍分幣,由於當時採用的鋁質合金效能較差,在流通了一段時間後,幣面花紋磨平、腐蝕嚴重,呈灰黑狀,故品相好的1955年壹分和伍分幣極難遇見。2、早期幣中1964年壹分和貳分幣的存世量還較多,在散幣中時有發現,而以後有個別年號倒反而不易找尋。3、1990年以後發行的分幣,在散幣中很少發現,這也許與鋁質分幣逐步淡出流通領域有關吧。

  二、散幣裡難覓“五大王”。鋁質分幣儘管鑄造量很大,但由於流通時間較長,損耗很嚴重,在散幣中尋覓佳品已較難,特別是1979年伍分幣、1980年貳分幣和伍分幣、1981年壹分幣和伍分幣,人民銀行根本就沒公開發行過,當年僅製造了極少數裝在精美的塑封紀念冊中,作為旅遊紀念品供應市場,故這五枚分幣的存世量極稀少,被集幣界譽為分幣“五大王”,現售價已高達數千元。由於沒有公開發行,因而在散幣中根本覓不到“五大王”,目前錢幣市場上所見的各種“五大王”散幣,幾乎全是贗品。

  三、“錯版幣”其實是殘次幣。鋁質分幣究竟有沒有錯版存在?其實人民銀行發行部門早期就明確指出過人民幣分幣的設計和鑄造十分嚴格,根本不存在錯版的可能,所謂的“錯版幣”其實是鑄造過程中出現的殘次品“漏網”流入市場。

  硬幣的收藏注意事項

  第一要注意分幣八連體鈔是否品相完好,因為分幣八連體鈔的發行時間已經蠻久了,再加上那個時代人們的收藏意識普遍不高,收藏理念不好,導致沒有好好儲存這些錢幣,品相完好的能夠遺留下來的肯定不多,所以作為收藏的時候一定好好看清品相是否完好,品相對於一枚錢幣的價格影響是特別大的。

  二要注意其真偽性,目前錢幣收藏市場經常出現假鈔,並不是一套已經退出市場流通的第二套人民幣分幣八連體鈔就沒有會仿製,不法份子就是專門針對錢幣收藏市場來作假,瞄準了老版的人民幣防偽技術差,價格高這一點來鑽空子,所以我們收藏的時候更應該好好辨別,仿製上當受騙。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其實不止侷限在分幣八連體鈔身上,它是指在做所有連體鈔收藏的時候,應該仔細研究它是否屬於稀有品種,像第四套人民幣有許多的連體鈔,並不是每一套都非常值得收藏的,有些甚至連普通的單枚價值都比不上,當然分幣八連體鈔目前的身價絕對是很值得收藏的。

  所以說收藏分幣連體鈔其實也大有學問,收藏連體鈔更是一門需要好好鑽研的功課,只有好好的對待錢幣收藏,仔細去研究每一個藏品,做好功課,才能夠自如的在錢幣收藏市場上面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