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旅遊攻略

  三峽人家風景區,是國家5A級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遊玩攻略:

  交通:武漢遊客自駕車經夜明珠高速公路出口、三遊洞沿宜-蓮***沱***公路直達三峽人家風景區***沿途有醒目的交通指示牌***。從宜昌城區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0KM;宜昌火車站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2KM;三峽機場至三峽人家風景區43Km;宜昌港至三峽人家風景區35KM。

  門票資訊:三峽人家景區門票180元/人/次***包含景區內過江往返渡船費用***,楊家溪漂流門票180元/人/次,景區普通話導遊服務費100元/天,外語導遊服務費200元/天。

  景區有纜車直達山頂,單行索道票價30元/人;景區內需乘坐渡船過江,往返渡船票30元/人。

  開放時間:08:00~17:30

  建議遊玩時間:3-4小時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陵峽內

  購物:三峽芍酥、清江野漁、土家族服飾工藝品等。景區內均有銷售。

  美食:三峽人家風景區有一種土豆叫山羊芋,在當地很多農家會用幹鍋煸炒,放點辣椒麵、蔥花,很有味道。還有油炸刁子魚及一種叫“合渣”的農家菜。

  特色活動:土家婚嫁樓表演:即時表演。這是遊客可以互動的環節哦!遊客可以參演新郎、轎伕、旗手等。注意在新郎新娘敬酒的時候是土家人自釀的包穀酒,如若不能飲酒請委婉的拒絕吧~

  推薦景點

  明月灣——浩浩長江奔湧至石牌河段時,在這裡向左急轉彎110度,改向東去,形成一個巨大的月牙形,這就是“長江三峽第一灣”。船過明月灣,置身於遊船之上,眺望遠方江面,便會發現兩岸連綿不絕的山巒彷彿阻塞了滾滾長江,但船進山退,路轉峰迴,旋即又豁然開朗。故而當年郭沫若先生在過石牌遠眺第一灣時,發出了“山塞疑無路,灣回別有天”的感嘆。

  燈影洞——燈影洞幽深狹長,長約1500米,洞內岩溶地貌景觀奇特,洞道地形多變。洞內的“五色奇音石”是燈影洞最絕妙的景觀,它色彩豐富,呈黑、白、黃、灰、綠五色交織,色界明晰,用手敲擊,可聞鳴鑼擊鼓之聲,令人歎為觀止,洞內一條落差達30米的地下河,水流或緩緩無聲,或狀如洪鐘,或潺潺悅耳,或悠如琴鳴,行走在這夢幻般的地下世界,令人心醉神迷。

  蛤蟆泉——燈影峽南岸扇子山下,原有一大石豁然挺立,好似一隻張口吐舌、睜眼鼓腮的蛤蟆,其背後的一股泉水四季長流不息,水清味甘,是烹茶、釀酒的上好水源,這就是著名的蛤蟆泉。“茶聖”唐代陸羽品盡天下名泉後,譽之為“天下第四”,陸游亦有詩讚其為“天下泉中第四泉”。除二陸之外,蘇轍、黃庭堅、王士禎、張之洞等都曾在此留下詠泉詩文。

  石牌抗戰紀念館——公元1943年5月,為保衛陪都重慶,15萬中國軍隊圍繞石牌與10萬日寇展開了殊死拼殺,取得了被譽為“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輝煌勝利,粉碎了日寇覬覦重慶的美夢,成功地阻截了日寇進犯大西南的鐵蹄。此戰是二戰期間中國抗日戰場以弱勝強的一次著名戰役。

  楊家溪——楊家溪因宋朝楊家將的後裔曾移居於此而得名。神祕的楊家溪漂流以軍事漂流為主題,充滿了濃厚的軍訓色彩,它分為動水漂流和靜水漂流。在這裡漂流,遊人坐軍車,穿軍服,唱軍歌,劃皮艇,彷彿水上軍訓,一路搏激流,過險灘,既可領略衝浪闖灘的刺激,又可感受平湖盪舟的悠閒。

  石牌抗戰紀念館是三峽地區第一個綜合性抗戰紀念館,修建在當年抗戰的軍事遺址之上,館舍面積440平方米,由憑弔緬懷大廳、多媒體展覽廳、圖文展覽廳、實物展覽廳四部分組成,收藏珍貴實物200餘件,珍貴圖片近100幅。公元2003年3月,宜昌市人民政府將石牌抗戰紀念館命名為首批國防教育基地。

  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介紹:

  三峽人家風景區,是國家5A級風景區,位於長江三峽中最為奇幻壯麗的西陵峽境內,三峽大壩和葛洲壩之間,跨越秀麗的燈影峽兩岸,面積14平方公里。三峽人家石牌之美,美在“灣急、石奇、谷幽、洞絕、泉甘”。景區包括燈影石、明月灣、燈影洞、石牌抗戰紀念館、石令牌、楊家溪、蛤蟆泉等景點。

  三峽人家,依山傍水,風情如畫:傳統的三峽吊腳樓點綴于山水之間,久違的古帆船、烏篷船安靜地泊在三峽人家門前,溪邊少女揮著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漁家在撒網打魚……千百年來流傳不衰的各種習俗風情體現著峽江人民的質樸好客。走進峽江吊腳樓,峽江妹子載歌載舞,手中的紅繡球飄飄欲落,這時清秀的三峽少女為您捧上一杯峽州清茶,您會覺得如夢似幻、親切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