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八份導遊詞

  世界遺產景色說也說不盡,作為一名中學生要怎麼做好八份世界遺產的導遊詞呢?為此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這八份的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頤和園導遊詞

  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實習導遊,我姓鍾,大家可以叫我鍾導.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頤和園,請大家多多關照,希望大家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頤和園到了,大家請隨我下車.

  進了大門,繞過大殿,現在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長廊.你們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八百多米長,分為二百七十三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風景、花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相同.長廊兩旁栽的花木,一種花還沒有謝,另一種花就已經開了. 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大家感覺到了嗎?

  走完長廊,我們現在來到的是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現在,我們在萬壽山的佛香閣.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也都從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我們現在所在的地點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大家走過石橋,就可以去湖中心的那座小島上去玩.大家看,我現在用手指著的那座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著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著小獅子,這些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好,現在大家可以去小島上玩兒,兩小時後在這兒集中,然後我們坐車回去.解散!

  ***快下車的時候***大家今天玩得開心嗎?通過我的講解,你們是不是對故宮有了一定的瞭解呢?希望下次你們還來找我當你們的導遊.再見!

  篇二:頤和園導遊詞

  歡迎大家來到“糖豆”公司,我們出發吧!

  首先,我們的第一站是北京那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看!這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真是一眼望不到頭。告訴大家一個小知識;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大家可以看看,這麼多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另外,這條長廊的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有謝,那一種花又開了。站在這裡,有時可以感受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那種感覺會使人神清氣爽。

  好了,走完了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抬頭看一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大家猜一猜那是什麼?對了!就是佛香閣。再看看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我們現在站在萬壽山上 了,請大家向下望,頤和園的景前是不是大半收在眼底? 蔥鬱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靜得象一面鏡子,綠的象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劃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告訴大家,向東遠眺,隱隱約約還可以看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呢!

  大家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橋!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載著數不清的垂柳。看!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遊客們!今天玩的開心麼?歡迎下次再來,因為下次我要帶您去兵馬俑世界。再見

  篇三:樂山大佛導遊詞

  樂山大佛坐落在我國四川省西南部,周圍便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這三條大江,統稱“樂山三江”。

  它通高71米;肩寬24米;耳朵有7米長,每個耳朵能鑽進去兩個人;它的眼睛和嘴巴長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長度是5.6米。令人想不到的是,它頭的直徑竟有10米,有5層樓那麼高呢!而它的手指卻有8.4米長,不要說與大佛比,就是個大佛的手指比,你也小得不得了。它的膝蓋到腳背總長28米,腳寬8.5米,如果人挨人站著,它的每隻腳可以站100多人呢!樂山大佛頭上的髮髻有1021個。人們說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建於公元713年,可以計算一下,樂山大佛已經矗立在這1200多年了!

  樂山大佛兩側的岩石叫做“紅砂岩”,是一種容易風化的岩石。樂山大佛為什麼能儲存1200年呢?因為它的位置處於凌雲山西面陰坡處,周圍林木稠密,地質結構穩定。

  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當時,岷江水勢洶湧,常常淹死過路的行人。海通和尚一忍心看下去,於是便籌集鉅款,修築樂山大佛,願它能抵住這洶湧的江水。當時,一名財主想得到這筆鉅款,當海通知道了他的想法以後,便對財主說:“我寧願把我的眼珠挖下來,也不會給你這筆錢。”他見財主不信,便用雙手挖下了自己的眼珠。財主見了,嚇得魂飛魄散,這才打消了念頭。過後,海通又號召了很多人來修築樂山大佛。就這樣,人們一錘錘地修造了90年,樂山大佛才修築成功。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裡了,希望我的介紹能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四:黃山導遊詞

  大家好,我叫徐**,大家可以叫我小徐或徐導,很高興擔任這次黃山之旅的導遊,大家要記住不要亂塗亂畫,不要亂扔垃圾,要跟緊我。現在我們開始出發了。

  看,這就是“黃山四絕”中第一絕:奇鬆。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是。最著名的黃山鬆有:迎客鬆、送客鬆、蒲團鬆、黑虎鬆、探海松、臥龍鬆、團結鬆、龍爪鬆、豎琴鬆、陪客鬆——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鬆。下一個景點是“四絕”之二,請遊客們跟我走,登山途中,請大家注意安全。

  遊客們請止步,請大家往我身後看,那些巨石就是“四絕”之二:怪石。黃山“四絕”之中的怪石,以奇取勝,以多著稱,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大家順我的手指向那邊看,那就是“猴子觀海”,遠看去就是一個猴子在向下觀望雲海。除了“猴子觀海”還有“仙桃石”、“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奇石。

  遊客們,我們往那看,那裡便是“四絕”之三,雲海。自古黃山雲成海,黃山是雲霧之鄉,以峰為體,以云為衣。黃山的雲海冬季最為壯觀,人們為雲海美景而奔波,稱為“趕海”。

  我們再來看這“四絕”之四:溫泉。溫泉***古稱湯泉***,源出海撥850米的紫雲峰,可飲可浴,傳說軒轅皇帝就是在此沐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還童,羽化飛天的。

  遊客們,我們來到了“人字瀑”, “人字瀑”又名飛雨泉,危巖百丈。我們再看那兒,那邊還有“九龍瀑”、“百丈瀑”等等。黃山值得介紹的地方很多很多,我這兒不一一介紹了,留著讓你們自己觀察吧!

  篇五:長城導遊詞

  尊敬的各位遊客朋友:

  大家好!我是你們這次的導遊,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導。這次我們將要遊覽的是長城,它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我們現在即將前往的就是長城,利用這一段時間,我想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下長城。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根,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他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時期得以修繕,此後漢、北魏、北齊、北周、隨各代都曾修築過長城。明代修築長城18次,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裡。長城自公元前七八世紀開始,連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佈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地區,總計長達6700千米,被稱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現在,我們已來到長城腳下,這一段長城修築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大夥兒往前看,長城每隔一處,有一個?望口,它是古代用來?望和觀看敵情的。

  大家聽說過嗎?傳說中還有個美麗的故事《孟姜女哭倒長城》,就是講一個古代女子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府抓去修萬里長城,最後累死在那裡。孟姜女經過風餐露宿、步履艱難,千難萬險地萬里跋涉,終於找到了修長城的地方,但是她沒有見到丈夫。據說,孟姜女淚如泉,聲如雷,哭的驚天動地,天昏地暗,眼看著長城一段段倒塌下來,她哭到哪裡長城就塌倒哪裡,足有八百多里長。後來這個美麗的故事一直傳到今天。

  長城是一個奇蹟,一個由偉大的民族創造的偉大奇蹟。

  我的介紹到此結束,祝願各位遊客朋友們玩得開心、愉快。願我們把美好的祝願留給長城,讓我們把美好的回憶留到這裡。

  篇六:兵馬俑導遊詞

  尊敬的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西安旅行社的導遊,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小郭。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13歲登基時就開始修建的一座偉大工程。直到1974年在西安臨潼被發現並出土,它以其雄偉、罕見的氣勢名譽中外,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

  首先我們來到一號坑,一號坑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坑,它的坑深5米,面積大約14260平方米,怎麼樣,夠大了吧!一號坑不但大而且兵俑也多,坑內大約有600餘陶人、陶馬,他們井然有序的排列成環形方陣,坑的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類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後面是600多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槍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十一個過洞裡排列成38路縱隊和三十八路縱隊。在一號坑中一共發掘出武士俑500餘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一號坑中的兵俑神態各異、形象逼真、活靈活現。你們看:有些兵俑在笑著,好像想出了戰勝敵人的法寶;有的仰頭望著天空,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有的表情嚴肅,好像在暗下決心保家衛國;還有的緊握拳頭,怒視前方,好像隨時要衝鋒陷陣。這些神奇的兵俑和戰車,真正體現了一代帝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雄心壯志。

  現在請大家自由欣賞,請大家自覺遵守博物館的有關規定,不要亂丟垃圾,不要隨地吐痰,更不要亂塗亂畫。好了,請盡情欣賞這座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偉大奇蹟,去感受那段蕩氣迴腸、氣勢浩蕩的歷史吧!

  今天的兵馬俑之遊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再來古城西安遊玩。謝謝大家,再見!

  篇七:杭州西湖導遊詞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我將帶領大家遊覽杭州西湖,請不要亂丟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來西湖之前,相信許多遊客都聽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事實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和西湖有著很大的關係。杭州西湖山水秀麗,讓許多詩人流連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證明了這一點。請大家跟緊隊伍,準備好親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風采吧!

  杭州西湖位於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這裡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於白堤西端,淡雅樸素。登樓眺望秋月,在恬靜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滌煩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搖,人在畫中游。不管站在哪個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畫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樓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孫銳詩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等都是讚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稱映出周圍的山水、樹木,演得格外靜謐。好像一副美妙的畫。讓我們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爾一條船劃過,我們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們的畫劃破啦!”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畫、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憶江南,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的這首詩是讚美西湖的千古絕唱。各位遊客,愉快的西湖一日遊已經結束了,感謝大家對我的配合。大家玩得開心嗎?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遠留在您美好的回憶中。

  篇八:黃山風景導遊詞

  遊客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遊!我叫阮鑠騰,大家叫我阮導好了。

  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以奇鬆、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給大家重點介紹黃山的奇鬆吧。

  大家請看,黃山的松樹能在岩石縫中生存,生命力極強。它們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黑虎鬆、龍爪鬆、連理鬆、迎客鬆等很多松樹都因為它們的形狀而得名呢!迎客鬆是黃山著名的景點之一,外形更是特別:它的樹幹中部伸出長達7.6米的兩大側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揮展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黃山遊覽,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徵。等會兒我們還可以在那兒盡情拍照,作為紀念。

  黃山的奇觀說也說不完,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盡情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在遊玩的時候不要亂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裝袋,不要到危險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