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巖自然保護區旅遊攻略

  福建天寶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福建省中部永安市,區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8%,是我國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小區域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閩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天寶巖自然保護區遊玩攻略:

  交通:在三明市乘坐到永安市的客車,再轉乘坐當地摩的或計程車到達景區。

  景區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8:00-18:00

  地址:福建省三明永安市境內

  區內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6.8%,是我國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小區域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閩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區內生態系統多樣性十分豐富,有8個植被型別39個群系,地帶性植被為常綠闊葉林。最具典型保護物件有:原始的長苞鐵杉林為中國特有的漸危種,也是第四紀冰川期遺留下來的古老樹種。區內長苞鐵杉林分佈面積達186.7公頃,純林20公頃,為全國第一。

 

  原始的猴頭杜鵑林分佈於冷溼、多風的孤立山頂與山脊,是亞熱帶東部常綠闊葉林亞區域的最具代表性的山地苔蘚矮曲林和地形頂極群落。區內陡峭的山體上分佈面積達106.7公頃,純林40公頃,為全國所罕見。泥炭蘚沼澤主要分佈在東北,華中、雲貴高原有小面積分布。區內2處山間盆地泥炭蘚沼澤在我國東南地區屬首次發現,總面積達30.7公頃。現已查明區內有南方紅豆杉、鍾萼木等5種國家Ⅰ級保護植物,黑桫欏、金錢松、香榧等16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38種省重點保護植物,蘭科植物18種,“永安素”蘭花名品最早來源地;有金錢豹、黑麂、黃腹角雉、金斑喙鳳蝶等8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黑熊、蘇門羚、陽彩臂金龜等42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33種省重點保護動物;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有11種。

  天寶巖自然保護區簡介

  永安天寶巖自然保護區位於永安市西洋、上坪、青水3個鄉***鎮***交界處的石羅山,距市區25公里。保護區內面積1.1萬公頃。該區為戴雲山餘脈,屬於中低山地貌,最高處為主峰天寶巖,海拔1604.8米;最低處海拔580米,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區內露出地層的有泥盆紀和侏羅紀的 沉積岩,以及深層侵入的花崗岩。森林覆蓋率達96.8%,為閩江上游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閩江干流——沙溪的支流蘇坑溪、桂溪、薯沙溪3條溪流的源頭均在保護區內,呈樹枝狀水系。 2003年6月,天寶巖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寶巖不僅是閩江的重要水源涵養林區,也是中國國內少有的物種基因庫之一。據統計,保護區內有各種動植物640餘科3200餘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動植物南方紅豆杉、鍾萼木、金錢豹和黃腹角雉等12種。

  天寶巖最具特色的當屬大面積天然分佈的長苞鐵杉林、猴頭杜鵑樹和我國東南地區首次發現的泥炭蘚沼澤。這些原始森林的地貌特徵、植被特徵國內罕見,對研究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的變化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對天寶巖植被的保護可追溯到200年前。早在清乾隆四十七年和清嘉慶十一年,在天寶巖區內的本畲、溝墩坪、香木林和林後四處就立有四塊禁伐碑,以保護當地的森林資源,這在中國自然保護史上極為少見。如今,天寶巖被確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有利於這一天然物種基因庫和自然景觀的永續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