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彷徨的隨感散文作品

  一想到未來,又憧憬,又茫然,又彷徨,經常自己徘徊,糾結的問自己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未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彷徨的 隨感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賞。

  :彷徨

  魯迅先生曾經寫部作品《彷徨》,他可能是在感嘆中國未來的命運吧!我只是一個小小學生,沒有大家的遠見,快到學業最緊張的時刻我究竟在迷茫些什麼,彷徨的往後看些什麼!

  高中生活轉眼間已過去大半大半,可我到底有沒有進步?相對於他人,我進步的快不快?我是否還有入學高一驕陽的熱血?從成績上看來我是沒有進步的,但事實上,我進步了,別人也在進步,如果像尋常人一樣,我就無法再這裡深刻的留下我的名字,吶喊不一定會有結果,不吶喊肯定不會有結果,可我迷離彷徨了,我應該怎麼去吶喊?時間如白駒過隙,又有人說時間像海綿裡的水,擠一擠總會有的。可我甚至我們覺得,時間如頑石一樣堅硬,怎麼敲也不肯挪動絲毫。

  面對成績不理想,我能做什麼?我應該做什麼?我到底該怎麼做?5.20號,女神成功被別人牽走,戀愛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我還會做什麼?我想做什麼?我也猜不透我自己了,難道就要束手無策,坐以待斃麼?

  從小到大,一直有個想上清華念幾天學的夢想。

  幼兒園的時候,想上清華的念頭,我認為一定會成為現實,上小學,我想即使清華有些難,上個廈大應該穩妥吧!小升初,沒有意外的聽從父母的安排,就近上學,他們認為是金子總會發光,可我是金子麼?我並不那麼認為,在我身上還有些許難以脫落的像金子一樣的砂石。升高中的時候,給我兩個選擇,一個是去次一些的學校,當一個學霸,還是去最好的學校,當一個學渣。

  信心滿滿的我當然選擇了後者,學校那麼多,我想去看看最好的。因為我認為只有在這裡上清華的夢想才有一絲可能實現的感覺。在這裡我學習了兩年,發現一切都不如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每一個都是百裡挑一的精英,即使事事用心也無法艱難的上前,可能努力的程度還不夠吧,清華夢離我也越來越遙遠,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選擇的機會,我依然不變初衷,我從不後悔我做的任何一個決定,我要追逐我的夢想。

  平常我總說我的性格也不適合做一個學霸,那應該只是我逃避的一個藉口,我內心的感覺可能只有經歷過得人才能理解,無力,無奈,無心。一切言語都形容不了,古人說一醉解千愁,可能只有酒才能真正的懂我。

  我不願意放棄我的夢想,也從未想過要放棄,以此明志。我一定要再我經歷過得任何事情上,任何地點,我都會深深的刻上我的名字。

  :彷徨

  曾幾何時,為了能夠創造價值而廢寢忘食。急躁 不安時時刻刻縈繫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正當鎖眉之際,一陣莫名騷動……轉角,希望如期而至。

  或許,太過幸喜,或許,急於擺脫終日抑鬱寡歡的心魔。一切都變得那麼的平靜,沒有絲毫的顛簸。徹夜未眠的欣喜,迴響久久不能散去。美好藍圖絡繹不絕,隨著跳動的音符,勾勒出一卷卷美妙的畫卷。蓄勢待發,開始了“下一站天后”。

  伊始,一切依舊那麼的平靜,隨心所欲的抒發著內心的思緒,意志隨著和諧迅速的攀升到了頂峰。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互不相干的冰塊,點點滴滴交融在一起。開始,不以為然,若無其事。

  水滴的聲音,愈來愈響,愈來愈快…耳濡目染,觸控到了一陣隱痛。下意識的隱忍,逃避安慰 這只是偶爾發作。每當夜幕降臨,孤獨的打發著時間,對著終日的夥伴,帆白的螢幕。眼裡伴著細微淚花,隨著微風的吹拂,只剩下乾澀的眼球,使我痠痛的睜開雙眼。蒼白的燈光,一如既往的熄滅。拖著疲憊的身軀,艱難的蠕動著…晝夜的執行,終換回一絲的倚靠。微閉雙眼,無法也不想動彈。此刻,突兀是那麼的明顯。曾經的幻想是那麼的虛幻,現實的殘酷是那麼的黑魆魆。這就是所謂的進取?無休止的慾望,永不停歇的劇情。不知何時才能了斷種種,彷徨在分秒之間,盡頭無期。

  退,飽受心靈的折磨。進,貪婪無盡的深淵。再一次完成晝夜的征途。睏乏的漂浮歸途…

  :彷徨無措

  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我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我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我好像什麼也不想要,什麼也不想幹。

  我感覺此時的自己就像是茫茫大海上的一葉孤舟,空有一支船槳卻派不上用場。在驚濤駭浪面前,顯得那麼無助和孤單。它甚至成了一個笑話,手握槳卻無力主宰自己前進的方向。人沒有那麼簡單,那麼人究竟有多複雜?

  每個人註定此生都是孤獨的踽踽獨行在人生路上,無論有沒有同行者,都是孤獨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誰也不可能真正走進誰的內心世界,誰也不可能真正瞭解誰內心的孤獨。這些孤獨也許一生都無礙,因為大多時候我們都表現的是一個社會人,有說有笑,有嬉有鬧;但也許就在某一刻,它就是壓垮一個人的最後一根稻草。轟然倒塌,沒有任何預兆。

  人生裡面,誰才是真正的瘋子?神經錯亂的人不是瘋子,他們只是無知的天真而已。那些正常而陷入自己思緒裡無法自拔的人才是真正的瘋子。那些幼稚的陷入別人的世界裡而無法超脫的人才是真正的瘋子。

  忘了誰曾說過,如果一個人總無端的會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在思考,別人也在思考嗎?這樣的問題問多了,那麼這個人就行走在抑鬱症的邊緣。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早就遊蕩在抑鬱症的邊緣了呢?

  突然好想喜歡孔子的那句話:世上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大抵如此,尤其是那些心思細膩、情感豐富又略略讀了些書的女人。我在想:大概是讀得少了。如果讀得多了,應該是那種大徹大悟後的通透。而不是現在的想不通、看不透、放不下。至於是什麼,卻也不得而知。

  一直覺得,好壓抑,無法正常呼吸。一直覺得思緒裡的某些東西猶如蜂飛蝶舞,紛紛擾擾、影影幢幢,可是伸出手去,卻是一場又一場的空蕩蕩,猶如那顆空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