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單位師傅的文章

  工作中,我們剛剛進入職場,什麼都不會,總會有人帶著我們,這個人就是我們的師傅。感恩公司,感恩單位,感恩一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感謝我職業生涯的師傅

  貳零壹貳年拾壹月零壹拾伍日

  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位師父正式離職的日子,我的心是酸的。

  本來想了好多話要對師父說,說說我的感受,說說我對他的感謝,可是到最後我連一句謝謝的話都沒有說出口,覺得這會是我一生的遺憾。

  一上午的繁忙讓我捨不得時間就這樣過去,大家都在忙,我多想會有更多的問題我解決不了,那樣師父就不會這麼快的走……

  也許師父永遠不會知道在我心裡我有多感謝他,謝謝他交給我的一切,我沒有忘記他跟我說過的所有話。

  吃午飯時,我故意坐在師父旁邊,哪怕是一秒鐘,我也覺得遇到什麼事情我都不怕,因為有師父在,他會在解決了所有問題之後喊我一句:“王兒,你看一下,這個是這樣的……”

  回來之後,我似乎想找出更多的不會的,讓師父教我,可是師父已經把所有關於工作的精髓告訴我了,師父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了邊說什麼什麼不要了,你就撇了吧,我一眼,只有師父吃飯用的飯盒,水杯,我隨口說了一句:“不扔,我留作紀念”。現在想想,師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看不起初出茅廬的大學實習生,他沒有讓我叫他師父,他只是把他知道的都默默的交給了我,更沒有刻意的讓我記著他的好,而他作為師父卻深深地印刻在我腦海裡……

  要走了,看到師父對薛姨鞠了一躬,我的眼淚瞬間便控制不住了,那時候我的心彷彿突然間明白了什麼,覺得那是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沉重,以前總喜歡看關於部隊的電視劇,當列兵接過首長遞過的中國勳章時是不是就是這樣的心情呢?對於師父和薛姨,我覺得那是相處多年的感情、不捨,而對於我來說,那便是一種責任,那一刻,我自己對自己說:我要好好的接過師父交給我的所有,即便我做不到像師父那樣好,我也要盡我最大的努力。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畫面!

  下樓了,辦公室裡的人站在樓梯口彷彿都要說什麼,可是除了祝福沒別的了,我看到了大家泛紅的眼圈,踏著樓梯,我跟在師父後面,看到他摘下眼鏡,抹了眼淚……我也哭了。

  車間裡,師父和張哥說了一句:“希望一切都順順利利的吧”,跟庫管阿姨道了別,囑咐阿姨別幹這麼累的活,老大讓曹師傅開車送師父,而我也就只能送到這了……本想把師父送到公交車站的,分別總是這樣,而我也總是這樣,對於內心的想法總是沒有勇氣說出來,沒有勇氣跟師父說一聲:“謝謝!”

  看著師父的車慢慢的駛出大門,我跟阿姨說:“我師父這一走,我這心裡說不出有多難受……”我想我能夠想象的出師父的心情。在此,小徒弟也只能祝師父以後都能開開心心的,工作越來越順利!

  回到辦公室以後我放下了手裡所有的工作,我想記錄下這一刻,打在螢幕上的每一個字,都會有不同的回憶的畫面浮現在我腦海裡,薛姨轉頭問我事情,我哽咽著跟薛姨說:“小周走了,我這回來在這兒坐著,心裡可不是滋味,在這兒哭呢……”薛姨也說:“他每次說要走,說辦完手續就不回來了,之前沒覺得怎樣,今天真要走了,真不好受。分別就是這樣……”是啊,分別,也許師父回到老家之後很少有機會回這裡,也許這輩子我這個小徒弟再也不會跟師父見面了,一切也都是也許……

  我謝謝師父,謝謝您教會我這麼多東西,您也說過,希望從咱們這一代起,打消那種老會計不會叫新人的觀念,我想以後到了我要交接時我也會向您一樣,把這種精神傳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我的第一個師父是這樣好的!

  謝謝!

  篇【2】:感謝師傅

  我師傅曾是原枝城橋工段的一名普通橋樑工,1993年底退休後,一直在四川安嶽老家與師孃安度晚年。他黝黑的臉上常掛滿笑容,雖然僅1米五八的個頭,體型偏瘦,但是精明能幹,通情達理,樂觀簡樸,寡言少語,他名叫魯守華。

  時間還得追溯到23年前。當時,我在原枝城橋工段小橋領工區梅溪橋樑工區任橋樑工,與師傅有緣成為師徒關係。從此,與他結下不解之緣。可他退休後,一度失去了聯絡。因為太想念他,曾寫了一篇《想念師傅》的文章,被《武漢鐵道》採用。後來,由於手機的普及,通過打聽,我們再次取得了聯絡。雖然幾年難見一面,但是能經常通話,也很高興。

  我感謝師傅,不僅是因為他只是對我無微不至的關心,而是他為我們單位培養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好徒弟。比如向星、樑漢春等,向星自登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成了遠近聞名的“紅人”。樑漢春也是枝城橋隧車間的副工長,表現一直不錯。我師傅不僅有很多得意的徒弟,而且還有一個有出息的兒子——魯朝忠,這是好多人不知道的。魯朝忠從體型上講,比他父親壯實很多,個頭也高些,有文化一些,但是我師傅直爽、厚道、實在、樂觀的性格,在魯朝忠身上也得到了充分體現。正因為此,才影響和造就了魯朝忠,使他和向星同時登上了中央電視臺的大雅之堂。這是他們人生中難得的輝煌時刻,令許多人羨慕,包括我。

  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九十年代初,我和師傅在一個工區共事,而現在我和師傅的兒子又在同一個單位上班,先後經歷了兩代人,這究竟是巧合,還是緣分,亦或是命中註定?誰也難說清楚。不僅如此,向星也是在我之後師傅的又一個師弟,只是他去時我已調走,而現在又在一個單位了。太多的巧合湊到一起,實屬不鮮見。而我和向星、魯朝忠這層“鮮為人知”的關係,即便本車間的人,大多不知道。平時,他們也不敢言語,怕惹來非議,而我更是守口如瓶。儘管如此,我們一是一、二是二,工作與生活分得很清楚,也是默契使然。相反,我對他們的要求比別人更多更嚴些,唯恐別人說“閒話”。記得在向星和魯朝忠登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後,我第一時間給遠在四川老家的師傅打電話“報喜”,祝賀他的兒子和得意弟子“出名”了。當時是師孃接的電話,還以為打錯了。後來,師傅接過電話,當聽到我說:“師傅,祝賀您培養了一個好兒子,上了中央一臺新聞聯播,為單位爭了光”時,師傅連打了幾個哈哈,並激動地說:“我看到報道啦!感謝你們單位對他們的培養啊!”。霎時,一股暖流湧上我心頭……

  我師傅雖然退了快20年了,但是他一直關注著鐵路的發展,也時常牽掛著兒子的成長。當他從新聞聯播中看到兒子的報道後,心裡裝滿了無限的喜悅,因為他的精神得到了傳承。向星是師傅帶出來的,魯朝忠是他培養出來的,因此說,該段總結提煉推廣的“敬業愛崗、團結互助、甘於寂寞、樂觀向上”的巴東精神也凝聚著師傅的心血,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向星和魯朝忠都是恩施橋隧車間巴東巡山工區的正副工長,是最基層的管理者,他們有今天的進步,離不開師傅多年苦口婆心的教導,所以說,我很感謝師傅。感謝他為我們單位培養了一些優秀的人才。這,即是師傅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

  我師傅很固執,我曾多次勸說他來湖北居住離他兒子和我們近些,也好有個照應,畢竟年事已高,而他總是捨不得自己的“根”。沒辦法,想他時只能通電話。我衷心祝願師傅、師孃晚年幸福、健康長壽!

  篇【3】:感謝師傅

  今天是教師節,到處都是對老師的祝福,這讓我想起了我的師傅,她雖然不是老師,但她卻比老師教給我的還要多,她就是我的美髮師傅,今天,我要在這裡感謝她,感謝她對我的精心培養,感謝她對我凡事的啟蒙,她是我除了父母之外最親的人!

  16歲那年,我被遠房的一個姑姑領到了江蘇的一個小鎮,因為這姑姑的父親在抗戰時期去了另一個省,所以我們都是第一次見面。姑姑在這裡開了一家理髮店,店裡缺人手,就想到了中學畢業在家待業的我。

  我母親是個啞巴,父親也特別老實,一天沒有一句話,我下面有一弟弟,正上初中……這樣的一個家庭,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樣的境況,是的,因為母親不會說話父親又老實,村上被一個瞧得起我們家,就連個別的親戚都欺負父母。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我感覺特別壓抑,姑姑去我二話沒說就跟著離開家鄉了。

  到了姑姑這裡,姑姑只是讓我做一些簡單的事,比如幫著打掃衛生或者幫著做飯,為什麼用“幫著 ”,因為每次都有一個人領著我做,事實上我也不可能獨立完成一件事。偶爾還會一個人發半天呆,差點誤事。我也不給父母打電話,心裡也沒那概念,姑姑說過幾次可我一次都沒打過。

  或許是對外界的好奇,也或許是我早就想跳出那個畸形的家庭,在姑姑這裡一晃就三個月過去了卻感覺昨天才來一樣。這天,姑姑要去開個體協會會議,來接她的車子就等在外面,可是店裡卻有點忙,她把等著吹風的一個男士頭分好線條交給我,並交代我一些簡單的注意事項,然後又去交代另一個正在忙的髮型師,讓他等會過來把把關,然後就走了。

  第二天,我聽見她在給我親姑姑打電話“……她並不是你們說的傻子,我感覺她挺聰明的,只是沒人教她而已。”

  接下來的每一天晚上,姑姑都給我另外開小灶,教我一些做人的道理,還有就是教我手藝,姑姑說希望我以後能自力更生。

  我的手藝在姑姑的精心傳授下一天一天的在進步,可是我卻依然不肯給家裡打電話,快一年了,家裡也從沒人打電話問過我,我就像他們把我忘了我也想不起他們了一樣,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我吃著我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飯,聽著我從沒聽過的那麼好聽的歌,我也不知道世界上真的有黃金這樣的事,我還穿著從來沒穿過的漂亮的衣服,我從來沒想過外面的世界很無奈,我開心著,努力的做著姑姑交代的每一件事,臉上永遠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那一段時間,我們店裡的生意每天都爆滿,姑姑說,客人們都特別喜歡我,我也能感覺到,因為有的叔叔阿姨經常帶好吃的給我,當然不是我一個人有的吃,大家都有份,但他們都說是沾我的光。

  我真希望除了姑姑這裡的事,我不在想起別的,我要一直這麼開心快樂,但是,在一次和往常一樣的聊天中,姑姑突然問:“你來到這個世界開心嗎”我說“開心啊”姑姑問“為什麼”,我說“如果不來這個世界,就不知道有您這麼好的姑姑。”姑姑停頓了一下,又問:“那你最希望感謝的是誰?”

  我沉默了。姑姑見我不說話,又問:“是誰把你帶著這個世界上來的?”我脫口而出:“是我媽媽。”

  姑姑說:“回答得很好!是你媽媽。那你想不想她?”我輕輕的點點頭。“想她為什麼不給他們打電話呢?”

  “我不要跟他們打電話,我不要再見到他們……”我突然抬起頭哭喊道。

  “好,你不打就不打,只是苦了你媽媽。”姑姑也加重口氣說:“你看啊,我,跟你媽媽差不多大,可是你看啊,如果我想女兒了***姑姑有一個女兒,比我小几歲***我可以說出來讓女兒知道, 女兒說什麼,哪怕是跟我拌嘴,我知道,因為我聽得見,可是你媽媽呢,她不但聽不見還聽不見,想女兒了也不會表達出來,可悲的是,女兒卻不但不想她還要忘了她,你說她傷不傷心冤不冤啊?”

  我哭得更厲害了,哭得天昏地暗。哭累了,姑姑又給我說了很多道理,姑姑說,不管我們的父母曾經怎麼樣將來怎麼樣,但既然生了我們就不該讓他們失望,相反,我們要努力的出人頭地,要讓父母感覺到當初那麼辛苦的生養我們都值得,我們要讓所有的人對我們刮目相看,包括我們的父母!從小沒有一個人告訴過我這些。

  姑姑趁熱打鐵,特批我回家探親,這時已我離家一年半後的夏天。

  到家後,因為家裡太窮,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我就索性都扔了,給父母換了新的生活用品,還給父母買了新衣服。看著忙裡忙外的我,村上人都跑來看我,還有的懷疑我不是當初的我,因為在他們眼裡,我是一個跟母親一樣的啞巴!

  回到店裡,我一邊認真地幫姑姑打理生意一邊努力學習理髮技巧,店裡的生意還是一如既往的好,每天都忙的不亦樂乎,身體疲憊,但心裡卻很開心,我感覺我是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又是一年的探親假到來了,這次回家,姑姑應我的請求要幫我實現兩個願望,一個是帶從沒回過孃家的媽媽回一次孃家;一個是要幫家裡蓋好樓房,以便以後弟弟好娶媳婦。要實現這兩個願望,姑姑估計錢不夠,又借了一些給我。

  回到家,先是陪父母去了外婆家,回來後就開始著手蓋房子的事了,好在當初起的是平頂,這次升上去省事多了,在新房落成我們請客的酒席上,我把村上所有的長輩,包括曾經欺負過父母的我都通通請來了,事先姑姑已經給我擬好了講話稿,當然我如姑姑所願沒有死記硬背,我說:在場的叔叔阿姨伯伯嬸嬸們,您們好!這麼多年以來,我們家因為父母情況的特殊,一直都是您們在照顧和幫助,今天,我在此舉杯,向您們表示感謝,感謝您們這麼多年以來對我父母,對我,對我弟弟的照顧,我先乾為敬。然後一飲而盡把就喝了,人們立即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再倒上,端起酒杯,擺擺手,人們安靜下,我接著說:這第二杯酒,我還是要敬在座的鄉親父老,以後,我弟弟,還是要仰仗大家的關心和照顧,作為他的姐姐,我在這裡先替他謝謝您們!我又一飲而盡,接下來是敬父母,感謝他們的養育之恩……酒席結束,人們還在嘖嘖讚歎,所有人都對我刮目相看!

  多年後的今天,我離開姑姑回到家鄉,自己也開店做了老闆,我知道,這一切,如果沒有姑姑,我是不會實現的,這輩子,如果沒有遇到姑姑,我能想象得出我將還是以前的我,所以,我特別感謝我的這位姑姑!每一天每一刻都特別感謝,是她成就了我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