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歌頌家鄉的散文_歌頌自己家鄉的散文

  家鄉如我們的母親,是她用一草一木哺育了我們成長,有哪些歌頌家鄉的散文呢?今天我們來看一下歌頌家鄉的散文。

  關於歌頌家鄉的散文:故鄉的水土

  讀了林清玄的散文《故鄉的水土》,驀然驚覺我對故鄉無所依的思念便來源於沒帶來故鄉的水土吧!

  那時真的年輕,年少無知的沒有任何思考便毅然遠離了故鄉,許是為了遙不可及的夢想,許是為了那時所謂的真愛,許是為了陌生美麗的彼岸,許是為了心自由的飛揚,就那樣義無反顧地踏上了異鄉的土地。

  在異鄉的人群中,便再也看不見熟悉的面孔,再也聽不到熟悉的鄉音,再也沒了可以停靠的港灣,再也沒了往昔引以為豪的優勢。即便那樣,我還是在異鄉的水土中走著一圈又一圈的年華。

  一個人便是在那遠離故鄉的水土後,學會了堅強,學會了快樂時燦若桃花,學會了落寞時攬一抹憂傷付諸明月。

  但終於走著走著還是累了,看著看著還是倦了,一顆心最終所承受的再也不想承受了。一滴淚想落下的最終也不再滑落了。

  我本將心與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世事滄桑,人間輪迴,他鄉的水土終不是故鄉的水土,有些隔閡再也不能縫補,有些距離也再也不能拉近,因而也常常感嘆著離別家鄉歲月多,不知明月何時照我還?

  我終是應帶來故鄉的一瓶水土的,但每每的都會忘記,也因而對故鄉的思念愈加的強烈,有時如蠶食桑葉般吞噬著也會脆弱的心,在夜的漆黑中撕心裂肺。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粽葉飄香的端午節,又想到粽子的:每逢端午獻玉身,一份真情一寸心。若真能吃到有著家鄉水土的蜜粽,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情懷!

  雖沒能擁有故鄉的水土,但掬一捧清泉,攬一米陽光,刻一段記憶,枕一席清夢在故鄉的方向,在寂寥的他鄉便充滿了柔情與壯懷。

  關於歌頌家鄉的散文:故鄉的小路

  霜降已過多日,冬天馬上就要到了。可真正感覺到冬天的到來卻是那麼一瞬間的事。秋末冬初,當拾起一片落葉時,你可否憶起那故鄉的小路,也許故鄉那條小路也已鋪滿了柔軟的黃葉!

  故鄉的小路曾經是那樣的泥濘,以至於每一步都是格外的沉重。故鄉的小路記憶悠遠,於是濃濃地懷念不時升起。這條小路上,有過赤著雙腳偶爾粘著牛糞的日子;還有時會忽然刺入一根荊棘,那種痛感至今想起來,竟有一種莫名其妙地酣暢淋漓。這是一條神聖的小路,承載了我們祖祖輩輩希冀的小路!他的懷抱裡有我們祖祖輩輩的身影,有我們母親的足跡,飄蕩著我童年的笑聲,埋藏著童年的美夢!

  我還想在河堤上找指甲菜和鄰家小妹玩兒過家家,我好想站在高粱地看暮後的炊煙環繞,好想在苦菜花開的時候躺在麥田裡晒太陽,好想再在這片田野裡肆無忌憚的穿行。故鄉的小路,那是一條孤獨的小路,承載著我童年的美好記憶。童年的記憶浸泡在孤寂與蒼涼的小路上,延伸到千里之外的天南和地北,也延伸到很久以後的永遠。好久沒有回到故鄉了,我知道我開始懷念我的家鄉了,漂泊的日子就像是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蕩,不知哪裡才是終點。我常在心裡想,等有機會了,再到那有著彎彎的小路的家鄉去走走。看一看路上行走著的樸實的鄉親,瞄一瞄路畔那曾經熟悉的低矮土房和窯洞,嘗一嘗路邊綠色環保的禽畜蔬果。晚上,站在留著我童年無數腳印的小路上,望一望那裡清新如洗的寧靜夜空,聽一聽那裡鳥蟲的低吟淺唱,讓自己的心情好好地在鄉間小路上放一個假。

  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故鄉的田野是美麗的,故鄉的空氣是清新的,故鄉的小樹是翠綠的,故鄉的小路是寬敞的。小時候,傍晚獨自走在故鄉的小路上,我常喜歡看月,頭頂上的月好像也留戀的凝視著我,幾乎寸步不離地將我的影子越拖越長。月光與空中的雲朵好像在不停地捉迷藏,時隱時現地透過樹蔭灑下月光點點。我喜歡鄉間的小路。在鄉間的小路上行走,你儘可以邊走邊想自己的心事,不必緊張地觀察威嚴的紅綠燈,也不必擔心會有一輛汽車突然地就貼在自己的身旁,使人被嚇一大跳。故鄉的小路上,總有春風輕輕拂過臉龐,遠處的山峰彷彿是被春天的畫師抹上了淡淡的綠,淡雅得會讓人擔心會被風吹去。

  兒時的記憶中,村口的小路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不知道它通往何處,更不在乎它是寬是窄。路的兩旁,白楊挺拔,稻穀含笑。到了夏天,兩邊是一眼望不到頭的麥地,綠油油的,努力地展示著生命的繁華。鄉間的那些小路各有千秋,不拘一格,有時候上下起伏,有時候又左彎右曲的,極盡了自由,彷彿是一條舞動的綢帶,飄啊飄的,就會把你帶到你要去往的地方了。你可以抬頭望望湛藍的天空,看白雲如何在那廣闊的舞臺上,變換著各種優美的舞姿。也可以看看路邊的農人,怎樣細心地打扮著田地裡的莊稼。經過果園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一個熟透了的果子,跌落在你的身上,像是老朋友的一個親切的問候。那些圍園的籬笆上,時常有牽牛花爬在上面,張著小喇叭,廣播著菜園子裡蔬菜們豐收的訊息。在鄉間的小路上,有時還會看到一個老年人,手裡牽著一頭小牛,亦或是一隻小羊,悠閒地走著,更是讓你感受到一種生動的美。

  北方的天氣早就開始降溫,但豔陽依然,天空依舊睛朗。這時我漫步在故鄉的小路上風依然雨依然,漫步在熟悉的石橋,月依然水依然。多少回走在田野的小路上,大樹為我遮擋夏日熱辣辣的太陽光,就是在酷暑季節,走在已經成蔭的林間小路上,也可以躲避開暑熱的侵襲,感受到徐徐的清涼。已經很久沒有能夠悠閒地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了。

  許多時候,我若懷念鄉間的小路了,就會到公園裡去,到休閒廣場上去,在那裡,有一些用小石子細細地鋪就的彎曲的小徑,小徑旁,有人工種植的花草樹木和人工鋪就的草皮。這一切,雖充滿了城市文明的氣息,但卻少了一絲大自然的原生態野趣,令人感到有些許的遺憾。

  當我再次走在熟悉的小路上,熟悉的味道就像一個多情的女子在訴說她多年漫長的等待。鄉間的小路旁,有新建的磚瓦房,也保留著部分頗有年代的土房子,給住在房子裡的人,帶來風雨無憂的生活;鄉間的小路旁,有一條溪水蜿蜒著流向遠方,給人帶來生活的甜水;鄉間的小路旁,依然炊煙裊裊地在天空中飄渺,給人帶來簡單的粗茶淡飯或豐盛的餐宴;鄉間的小路旁,有莊稼在田地裡茂盛地生長,給人帶來豐收的憧憬。我漫步在故鄉的小路上,在秋風的襯托裡,山那邊夕陽在向我招手。我在地上拾起一片落葉,託放在手心,這是故鄉的味道,我輕撫著手心裡的落葉,回味著這久違的故鄉情。

  關於歌頌家鄉的散文:故鄉桂花香

  家鄉的桂花,給了我很多溫馨的記憶。在金秋送爽的季節,桂花飄香,空氣中洋溢著沁人的芬芳,溫暖一季又一季的懷想!一進我們村,就有一棵桂花樹映入眼簾,佔領了你的視線。每逢八月,在這個特殊的季節,她如一位處子,溫雅嫻靜。剛開始她還是含苞待放,尋不到她的芳蹤。不一會兒,便悄然開放了。

  記憶中,打我很小的時候起,這裡便有了這棵桂花樹。桂花樹長得很是茂盛,偌大的桂花樹,筆直的軀幹。桂花樹下放著一個大大的磨盤,村子裡的人還會聚在這裡,拉拉家常,一起見證光陰變換,留下歲月的痕跡。這是家鄉唯一的一顆桂花樹,不是太壯也不是太高,卻算得上是高齡了。我非常喜愛它,桂花樹那獨特的香氣使我神清氣爽,流連忘返。它從春天到冬天,就像母親一般細心地呵護著我們,也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不知不覺,季節滑入了春天,春雨綿綿。在這個詩意的季節,我和小朋友們在桂花樹下嬉戲、玩耍。翠綠的葉片在陽光的折射之下,發出耀眼的光芒。桂花樹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是幸福的,在桂花樹的陪伴下,我們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成長。這株桂花樹,見證了我從咿呀學語的幼童,到如今的花季少女成長的痕跡。我在桂花樹的呵護下,悄然成長。轉眼間,已是數十年的光陰!

  一聲蟬鳴,宣告夏天的來臨,此時的桂花樹,已經是全身披上了鬱鬱蔥蔥的綠衣,形成了一個天然的納涼地。當家裡非常悶熱時,我們就揹著一條椅子或凳子靜靜地坐在桂花樹下納涼,一片片綠葉遮住了陽光,它還送來了一陣陣清新的空氣,我們感覺格外地涼爽。在這個時刻,村子裡的老人都會在這裡,一起聊聊天。我就坐在旁邊,細細地聽著,聽著大家講述著這裡有關於桂花樹的故事。

  當到了金色的秋天,這個僅屬於桂花的季節。桂花樹上有許許多多的花骨朵兒出世了,花兒小小的、黃黃的,花骨朵雖然小,但它特別地香。每當我經過桂花樹時,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匆匆地腳步,停留駐足,只為聞聞那熟悉的一縷幽香。因為,那是家鄉的味道。

  歲月更迭,季節變換。冬天,桂花樹的葉子飄落下來,砸在我的腳趾上,生生地疼!一陣寒風吹來,宛若一隻只蝴蝶在空中飄舞,風如果是音樂,那樹葉就是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美麗極了!

  桂花不僅芳香撲鼻,還有很多的用處。桂花可以做香包,每當你疲憊的時候,聞一聞香味立刻會精神十足;當然也可以泡茶,你可別小看這一杯茶,這茶可以清熱解暑;桂花的果實還可以用來散寒、止咳;桂花的樹葉還能淨化空氣、提供氧氣呢!

  想想小時候,真的很“幼稚”。奶奶說,那就是夜晚天上月亮裡的那棵樹哩!而那時天真的我卻信以為真,直到知識的海洋澆灌了,我才發現那是錯誤的。但是這棵在我看來神聖的樹啊——卻著實地給了我童年那美好的回憶。

  那些日子裡,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我時不時便拾起窗前那片殘枯了半邊的落葉,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棵久違了的桂花樹。還清晰地記得,當然我摘取了一片桂花樹的葉子,夾在書中,當做一枚別緻的書籤。希望這樣,可以把桂花的幽香,和著墨香,溫暖心房。

  每當在外地聞到桂花的芬芳時,總是覺得這芳香沒有故鄉的桂花那麼香,缺乏一種故鄉的元素。故鄉的那株桂花樹,開出了的桂花,很香。在方圓幾裡都可以聞到桂花的香味。那一朵朵橘黃,不論今後如何變遷,在我心裡,永遠飄香。

  轉眼回眸間,八月的桂花又飄香了,我那可愛的家鄉,空氣裡都是洋溢著桂花的清香!在桂花飄香的季節裡行走,安暖漂泊的心房。桂花,仔細品來甜甜的,似乎還帶有一股特殊的奶香味兒。童年時代,桂花樹下肯定少不了我們這幫淘氣孩子的嬉戲的身影。看——我們頂著這一片的橘黃,聞著這絲絲的清香,露出那爛漫的笑容。如今回憶起來,那股幼嫩的孩子氣與那絲桂花的清香互相融合,如此地美妙!

  八月的桂花,自從奶奶們採摘後,剩下的就寥寥無幾了。剩下的那一小片橘黃,終於忍不住那絲絲的寒意便開始了紛飛。九月的桂花算得上是徹底的飄零下來。樹下滿是橘黃,在燦燦地發光,打溼了我們眼眸。她也能說得上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吧!當她將最後一絲清香留給大地後,她便在這個季節逝去了。是的!她遠去了,屬於她的那種味道在這個村子裡也消失了。樹下少了孩子們的嬉戲,樹下也少了奶奶們的身影。但是那份歡樂的氣息,鄰里之間的和氣依然存在,依然仰仗著她這朵橘黃!

  摘完桂花的奶奶們便開始忙碌起來。那朵朵橘黃,奶奶們將摘來的桂花倒入蜜籃中,輕輕地用清水過幾道,去掉雜質,然後都用雪白的紗布將洗淨的桂花包裹起來,便開始用力的用雙手擠壓,那桂花汁於是禁不住滲出了紗布外。奶奶們把這道工序叫做脫汁。接下來,奶奶們將這脫完汁的桂花裝入一個玻璃瓶。裝完後,奶奶便開始往瓶裡大勺大勺地加鹽,那個攪拌真叫絕,左三圈右三圈......十分地講究。最後一道最重要的工序到了,那就是把二瓢橘子擠壓取汁,然後將汁滴入瓶中醃好的桂花中。剩下的橘子皮可不能扔,看奶奶都將剩下的橘子皮用筷子夾入瓶中,鋪在桂花上,蓋上瓶蓋就行了。整個工程就結束了,這個過程叫做“醃桂花”。再等上個數十天便可以開蓋了。可以用來泡桂花茶喝,也可以配合著薰豆茶喝,味道可好了!所以孩子們還沒過幾天,就吵著鬧著向奶奶們要桂花茶喝,可這期限還還沒到啊。奶奶們便跟孩子們磨嘰磨嘰個半天,才說服了孩子們。可反過來一想,這豈不是快樂之源嗎?

  總算熬過這十天了,孩子們早已是迫不及待,拉著、拽著奶奶們的圍裙,這當然是要桂花茶喝。這時候也到了,奶奶們也不再磨嘰了,開啟瓶蓋,孩子們那個叫歡呼開心啊。奶奶們便用勺子舀出兩大勺子在杯子裡,衝了一杯溫開水進去,剛剛還擠成一團的桂花,這下馬上在水中綻開了笑臉,一沉一浮的,好似在嬉戲。這桂花茶不僅聞起來有桂花的清香,喝起來還有醃過的鹹味,很是開胃。我們喝得很香,也很是開心,解了口饞。奶奶們也拿著桂花茶來招呼客人,客人們喝得很樂呼。要是配上薰豆、芝麻、陳皮、醃製幹蘿蔔、茶葉就是六絕了***指的就是薰豆茶了***。在我看來比龍井、白茶要好喝得多。奶奶還說,如果咽喉痛就多喝點,可以緩解;到了炎夏多喝點,可以去暑。到了冬天,喝杯熱桂花茶,可以驅寒。總之,一年四季不會因為桂花的逝去而缺少那一片清香!那快樂、和諧的氣息,那種叫做幸福的味道。

  起風了,吹飛了我那手中回憶的殘葉,夕暉透過繁密的枝葉,魚鱗斑斑地閃爍著,卻不那麼耀眼。而我明白這是快樂和諧的桂花,是幸福的味道,在萬紫千紅之中,我獨鍾情於桂花。

  昨晚我做了個夢,夢見我們一群孩子一起在桂花樹下嬉戲玩耍。奶奶們還在樹下摘桂花,話家常。一幅溫馨的畫面再次呈現在我們腦海裡,那一刻,我笑了,笑得是那麼地甜蜜。

  滄海桑田,世事變遷,家鄉的那株桂花樹,在光陰無情的刻刀下,不負當年模樣!伸出手去觸控,滿滿的都是傷痕。桂花樹早已被白蟻啃得不成樣子了,用顫抖的手去撫摸,啃食的桂花樹粉末,滑落,朦朧了我的視線。

  那一刻,我歇斯底里地吶喊,痛斥歲月的無情,白蟻啃食我心愛的桂花樹。現在每次經過村子裡桂花樹的那個地方,都會停下腳步、駐足,讓自己再多看一眼早已凋零的桂花樹,再看一眼這位老人,因為或許某一天,家鄉的桂花樹,這位飽經滄桑的老人,再也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