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思鄉之情的文章

  讀一篇思鄉之情的文章,自己心中的那點鄉情會慢慢的化開,逐漸的包容著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一年,思念

  作者:away

  總想寫點什麼,祭奠一下逝去的人生,總想說點什麼,記錄一下成長的過程。

  有時候,真的感覺自己長大了,感覺自己可以從容面對生活賜予的一切,哪怕是挫折, 但不安分的心,竟然就那麼容易枯萎,勇敢的心,竟然就那麼容易凋零;每次想起,就只是低頭沉默不語,靜靜地聆聽心碎的聲音。

  以為自己長大了,以為自己可以處理好自己的心情,可以不哭不氣,可當相似的劇情在我面前演繹,卻又止不住的啜泣,別過頭去,只把笑臉印在別人心裡,一步一步離開,背影裡寫著我很快樂,朋友,請別擔心我。

  是哪個,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抬起頭,踮起腳,感受陽光的溫熱;又是哪個,在陰雨連綿的早晨,挺起胸,慢慢走,感受雨滴的洗禮。走過一個又一個有銀杏的秋冬,會突然懷念起北方落葉的不同,會忍不住想念有雪的冬天;想念自己捂得像個北極熊,而別人顫抖的秀著短群與絲襪,自己把頭埋進紫色的圍脖裡,路過。童話故事裡說:醜小鴨都會變成美麗的天鵝。那麼,我連醜小鴨都不是了,是什麼,自己也不清楚,只是渾渾噩噩的過我的生活,看別人的潮起潮落,編造著不屬於我的大喜大悲。

  成都的寒冷很殘忍,不給人留有一絲的溫暖,角落裡都是冷凝的空氣,無處躲藏,於是,懷念起家鄉的暖氣,金屬的質感,卻不再是冰冷的代名詞;想念鄉下的火炕,擁有它,就擁有了溫暖的冬天。

  想家,所以每週一個電話,聽聽爸爸的囑託,聽聽媽媽的嘮叨,聽聽雪落的聲音,聽聽北風的呼號,然後回答一句“一切都好”,計算著回家的日子,即使有考試在折磨,卻仍希望能快點走過成都的日出日落,盼望著早點結束南漂的生活。曾經的家是個我不願提起的牢籠,現在的家是個我時常叨唸的港灣,漂泊久了,總想靠岸,想停下來,聽媽媽講一下落葉的情景,聽爸爸說說初雪的心情,聽哥哥訴說城市霓虹燈的閃爍,聽朋友吹噓大學裡豐富多彩的生活……

  2010年,來了又走,走了還要回來,鐵軌連線著兩個城市,牽動著漂泊人的心,一路風景,我只做個過客,家鄉的美麗,才是我眼中的永恆。春天,萬物復甦,夏天,枝繁葉茂,秋天,蕭瑟零落,冬天,雪白沉默。漸變的季節,漸變的人生,出生,成長,成熟,老去,一生總要經歷的幾個過程,總要經歷新生和死亡,總要學會接受迎面而來的一切,或悲或喜,只是兩種不同的情緒,埋藏心底,等待那些心情的漸漸老去。

  折一顆星星,代表我又想家一次,打算折1314顆星星,代表我會一生一世想念那個不太美的阿城,那裡其實沒有太多美麗亦或悽慘故事,只是那裡有太多無法忽視的過去,有太多我視如珍寶的回憶。

  打包凌亂的心情,貼上思念的標籤,由夢境郵寄至心中的家鄉。。。而我,將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家,接收這個包裹。

  篇2:懷念家鄉

  作者:譚相華

  在賓士的列車上,透過窗外的綠色,我的思緒隨著飛轉的車輪,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童年的故鄉。

  那時處處瀰漫著青草的氣息,天空中懸掛著清朗的圓月,嘹亮的雞啼喚醒故鄉忙碌的每一天。豐盈盈的莊稼、綠油油的蔬菜,五彩繽紛的果花、菜花、滿山遍野的野花吸引著肥胖的蝴蝶、蜜蜂,就連萋萋芳草都是那樣的鮮嫩欲滴;溪水涓涓繞村而過,無數的鱔魚、鯽魚、蝌蚪歡躍於寧靜的水波;樹杈、枝頭自由歌唱的小鳥、知了,夜間田野此起彼伏的蛙鳴,冬去春來及時安家的燕子,大大咧咧刨食草蟲的雞鴨,家家戶戶滿圈的豬牛,甚至連家門口的竹林下都有巨大的蟒蛇在正午的烈日下棲息乘涼……

  如今,踏上故土,一束束橘紅的光焰次第進入我的眼簾,寬闊的公路,鱗次櫛比的樓房,川流不息的車輛,熙熙攘攘的人群,華燈璀璨的街道……像連綿不斷的畫卷一樣令人賞心悅目。

  匆匆的扔下行囊,帶著深深的眷戀去捕捉故鄉人真實生活的蹤跡,解讀他們心靈的密碼。故鄉的大部分田地被精明的商家廉價徵用,今日的故鄉人遠不是魯迅筆下呻呤的閏土,他們輕鬆的管理著一部分土地。我感受著他們執著的熱情、慷慨的幫助,我為他們衝破土地的囹圄而興奮,對故鄉人振興家鄉的願望和激情充滿信心。

  曾經堅實的田間小路被一點點的擠佔或被雜草隱藏,肥沃的土地變得板結,一排排的桑樹、梧桐樹已被大型推土機揚轉;偶見幾棵根部裸露在外的桑樹,不但沒有了往日的嫩綠與堅定,還扭曲著腰身,無奈而疲憊。那令人痛心的一幕幕讓我徹骨悲涼,彷彿看見了衣衫襤褸的新城。

  故鄉的發展也許有自己的曲調吧,沒有代價就沒有發展,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但令人擔憂的故鄉人在富餘的時間與貧困的文化之間,遠離了賴以生存的土地,遺失了守望田野、院落的熱情,陷入急功近利和迷惘的生活狀態。

  為何故鄉的變遷會有些許感傷的音符?為何發展中的故鄉人與自然不能共生共榮?在這樣的時刻,我愈發懷念故鄉過去清新的綠色。

  粗茶淡飯的歲月,沒能沖淡故鄉人內心的寧靜。滿眼的綠蔭,他們的純樸、慷慨和友善滲透於我的血脈,他們對生活的企盼、對命運的抗爭、對土地的熱愛,賦予我太多的靈感,使我的血液裡永遠流著故鄉泥土的氣息, 絲絲縈繞的鄉情,是我永遠無法掙脫的牽絆。

  多少次與親人的相逢與離別,都牽動著我一段不能忘懷的過往,牽動著多少情愫,牽動了多少愁腸。每一次的相逢與離別,讓我加深了對故鄉的思念與牽掛。思緒萬千,久久地停留在故鄉的思念與牽掛中,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慰藉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只能遙寄一束幸福的祝願,無論何時何地,故鄉依舊瀰漫在我心中。無論遊子的行程走得多遠,只要被溪水浸潤過的心靈,都會牽掛故鄉的明月,都會深深懷念故鄉泥土的芬芳。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如今,我只能遙寄相思的一束鄉愁,把它種在心底,讓它萌芽,把它種植成一株粉紅色的回憶,把它種植成自己心中永恆的記憶。讓它穿過相思的門,把那些溫柔如水、冰心玉壺的思念,傳達遠方,傳達給我心中日夜思念與牽掛的故鄉。

  篇3:懷念家鄉

  作者:慧圓法師

  背上行囊, 踏上汽車, 臥看著窗外的景色, 從熟悉, 到陌生... ­

  我知道,離開家鄉已經越來越遠了... ­

  突然覺得應該有一點傷感,但竟然還是擠不出一滴眼淚... 不是我已經滄桑到沒有淚水,只是,我的眼淚似乎經常被媒體上的一個小小的故事騙取,而當自己面對著生活時,不論是殘酷,還是悲傷,我就知道,我哭不出來... ­

  也許,真正的情感不需要淚水來做修飾吧... ­

  家,似乎並沒有什麼讓我魂牽夢掛,竟是那麼漠然... ­

  而家鄉,一個常常掛在嘴邊的詞,平淡到不能再平淡,卻沉重得刻骨銘心! ­

  即便是嘴上說著“家”,但是心裡想的還是那遙遠的“家鄉”... ­

  很多朋友曾經跟我說過,只有離開了家鄉,你才能真正瞭解你的家鄉... ­

  那時候,我朦朧地記下了他們的話。 ­

  而今天,我想回頭把這些話告訴還留在家鄉的每一個人... ­

  家鄉,在我心裡,淳樸到像風中焦草的味道,簡單到像海灘上風化的貝殼,甚至是一句鄉音,一縷茶香,都好美好美,好甜好甜... 都幸福得近乎奢侈,都眷戀得瀕於瘋狂... ­

  我常常自豪地問我新認識的朋友,“你去過大別山嗎?”“你見過拔地而起的高峰嗎?” “你見過美麗的娃娃魚嗎?” “你知道什麼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嗎?” ......每次說起家鄉的山山水水,家鄉的美食,我都是面帶著自信的微笑,滔滔不絕... ­

  每次聽完,對面的人總是頭上頂著N個問號,臉上掛著羨慕的神情,嘴邊懸著長長的沫絲... ­

  我最後撇下一句, “這個春節回去一定要吃個夠!” “我也想去...” ­

  這就是家鄉帶給我們的財富啊... ­

  所以,永遠不要因為自己的出身地而感到自卑!山裡有城市沒有的無邊的綠,憨厚的鄉里鄉親,清澈的緩流激湍,滋養出你淳樸的天性... ­

  嗯... ­

  家鄉哪... ­

  離家的遊子對你有著抹不去的愛, ­

  懷揣著抹不去的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