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在朋友圈發的短文章

  雙飛不知何時起,朋友圈成了一個“秀恩愛”的地方,我想此時看文章的你也深有同感吧,是的,我們一直做著別人談戀愛的觀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我不想在看朋友圈。

  作者;阿六

  ★

  每天早上開啟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朋友圈。

  看著形形色色的朋友在朋友圈中重新整理著自己的故事。

  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每天每個人好像都在炫耀著自己的幸福和努力。

  或者是在發洩自己的不滿而需求著安慰。

  那些多年不聯絡的朋友,偶爾看到他們的心情。我也知道他們過得很好。

  其實呢?

  其實朋友圈的發的照片是幾十張裡面精挑細選的,

  其實朋友圈的發的話語,是你組織了多少次的語言。

  光看你的朋友圈。我看到了你我之間的距離。

  ★

  已經不記得上次通話是在什麼時候了,說著有空一起吃飯。

  看著你的朋友圈總是很忙。忙得幸福,忙著掙錢。忙著遊山玩水。忙著鍛鍊身體。

  忙著化妝,忙著工作,忙著聚餐,忙著加班。

  我再也看不到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

  再也看不到你頹廢,緊張和不堪入目的樣子。

  當你把你認為最好的都呈現給我的時候,我們還是朋友嗎?

  朋友不應改是真實的嗎?

  每天看著你的朋友圈,感覺你有著很深的故事,

  但是隻能在三言兩句間說著你的惆悵。

  我知道,我知道。

  在這朋友圈裡面有太多的人,有你的愛人,有你的朋友,有你的上司,有的員工,有你的同學,有你的親人,還有更多的人。

  所有的人都再看著你,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位,讓你難以痛徹心扉的表現真實的自己。

  因為你害怕。

  你只能用最美好的故事告訴大家,你過得很好。

  這光鮮亮麗的背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

  有次我們吃飯你無意中炫耀,你的朋友圈中的好友有一千多個。

  各行各業的。都有你的朋友。

  說完我看到你那驕傲中帶著落寞的眼神。

  我認為你是在說,這一千多個好友不如我們這幾個一起吃飯的,

  這一千多個好友,能吃飯說話的也沒幾個。

  都是泛泛之交。

  看著出來,你真的很努力地活著,努力的為了自己的未來,接觸人脈。

  努力的為了出人頭地。

  可到頭來,發現再多的人,在漂亮的朋友圈,也不如這幾個知根知底的朋友。

  你雖然不是一個演員,可你的圖片,對白,還有你的表情,總害怕會得罪某個團體的利益。

  不知道在發朋友圈的時候你思前想後考慮過多少次了。

  所以你只能咧開嘴的微笑。

  我不知道有多少的人會陪你走到最後,

  但是在我的心理我們是多年的朋友。

  就算不看朋友圈,你我從小到大的好事壞事糗事,我們都知道。

  朋友圈看似拉近了我們的關係,卻疏遠了我們的距離。

  ★

  放下吧,你在那個朋友圈中,看到的都是別人最浮誇的一面。

  所以你必須微笑。

  你還記得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嗎?

  你為什麼要為了朋友圈中別人的評價而隱藏自己真實的情感。

  你感覺到的孤獨和落寞,就是我們之間的距離在越來越遠。

  我不想再從那個單調的世界中,看到你,

  因為你看到的我也是單調的。

  我需要一個有喜有悲,快快樂樂真實的你。

  我的朋友。

  篇2:朋友圈小點

  作者;阿六

  以前的很多時候我總是不滿足我的朋友圈,而且看到網上的文章,說一生一定要有很多的朋友,比如醫生,老師,警察。律師。公務員,老闆,教授,太多太多了,作者還是從每一個角度說到了這些朋友的重要性。

  但是我仔細的想了想這樣交的朋友多數是有功利性的朋友。可以說是朋友?不可以,我認為那不是朋友,那只是交易的一種物件,朋友之間是什麼,我認為最起碼是互幫互助。就像如果我按照作者說的,我交朋友的那些人群,他們是能給我帶來很大的生活便利,以至於我的未來很多的問題都在潛移默化中消失了。但是我們給我的那些朋友帶了什麼?

  這個問題很是重要。當你功利性的交朋友的時候,最重要的不在是你的朋友能給你帶來什麼,而是你能給你的朋友帶來什麼是最重要的,因為是對等的交換。而不是真心的付出,所有當你的醫生朋友,警察朋友,或者教授朋友,給你處理了未來問題的時候,你能那你的什麼去交換?一頓飯。那麼有句話說朋友的交情,就是一頓飯的交情,如果你和你的朋友只是一頓飯的交情,那麼你會全心全意的幫助他們嗎?這就是功利性交友帶來的缺陷和問題,以至於難以解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圈很大人脈很多,或者說是交友廣泛,但是那麼多的朋友真的有用嗎?簡單的說,我們每個朋友都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維護,我們如果真的是功利性的交友我們就會去權衡利弊。相信你自己也默默的在心裡算過,你的投入和回報是否是值得的,當不在值得的時候,那就只能算是投資失敗。但是你用心的交友,那就不一樣了。朋友圈的大小。只能決定你的資訊量,但是優質的的資訊還是沒用的資訊在用心交的朋友面前他會替你篩選。而且用心的朋友,有時候不需要太刻意的維護。當有問題的時候,他們自然會幫助你,這是用心的效果。很多的時候我們去刻意的討好陌生的人,總是得不到我們的想要的結果,因為每個人都不是傻子,為什麼討好別人,別人自熱而然就清楚。

  我們需要的朋友是不是知己,知己只是和自己的見解一樣,有沒有覺得陌生人剛認識的時候,你們真的如同知己一般。不是兄弟,因為兄弟有親情,但是我們身邊有的朋友就是勝似兄弟。他們瞭解你,知道你的需求,他們有各自獨立的生活,他們也需要一點功利性的目的,但是你們是平等的,太多的方面都是平等的,這麼你們才會用心的交流。因為平等,你們才會有更大的包容和體諒。我個人認為朋友圈的人數不在於多,而在於質量。朋友的質量就是你的質量,質量的高低就是你最大的有事。100個一頓飯交情的朋友不如一個全心全意的好友。交朋友如同最工作一樣,工作的專案多,那麼自己的時間經歷和能力都不能同時的兼顧,而且就算同時的完成個個專案,那麼完美的程度也不如一心一意的細緻。我們總以為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就是擴大了我們的能力, 但是我個人認為反而越大越消耗了我們自己。

  朋友這個問題,很多的時候都是你的對映,你身邊的人總是映射了你的某些特點 ,要不然你們也不是朋友。朋友的多少取決於你的身上特點的多少。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多,只能說名你和他們身上都有某些相似的對映,這能說明什麼?說明你不是一個很有個性或者有著鮮明標籤的人,只能說你是一個毫無特點隨波逐流的人,又或者你的空閒時間真的太多太多。愛交朋友本是一個優秀的特點,但是我們也要看的明白。《水滸傳》裡面的小旋風柴進,最愛交朋友,但還是把來投奔自己的人分了分遠近。看水平。好的人物就重中之重。一般的也就是泛泛之交。何況我們呢。

  有時候我只是不想為那麼多一面之緣的人付出那麼多,我的朋友雖然少,但是在我的心裡一個抵得上十個。擴大還是縮小自己的朋友圈,還是看我們自己~

  篇3:寂寞的朋友圈

  胡臨雪

  有時跟朋友聊天,我很得意地說,我有325位微信朋友。於是朋友就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然而,在深深地夜裡,細想這些朋友,我卻感到有些寂寞,甚至孤獨。因為,這些朋友大都認識,但在微信裡真的沒有什麼話要說,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這些朋友,我細究起來,大致可以分成幾種型別。

  口是心非型。這裡面有一位小地產商朋友,以前也有過建材生意上的來往。前五年開發了一個樓盤,因為資金跟不上,拖欠建築工人和材料供應商大量的款項,小區也沒有辦法按期交房,售樓部都被建築工人砸了四次,樓盤都快成爛尾樓了。他卻經常在“朋友圈”裡轉發一些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誠信的勵志文章。我看後也只能是嗤之以鼻。

  求點贊型。張女士是同一個小區的鄰居。偶爾見面,略有熟悉。一天,她追上我定要加為微信朋友。我認為鄰居嘛,小區裡總有些大事小情的,便於溝通,就欣然同意了。過了幾天,她遇見我就說,你幫我點讚了嗎?集夠30個贊可以到某商場領取青花瓷茶杯一套呢!我丈二和尚似的,點什麼贊?於是她把我的手機拿過去,教我如何點贊、如何關注,還說以後請我多幫她點贊。想起來,我跟她僅僅是一個“贊”的關係。

  晒照片型。這類朋友是比較多的。到哪裡去了一趟,非要發幾張有山有水的照片,並附上幾句或讚美或批評或得意或感慨的文字在上面;或晒幾張與家人朋友聚餐的照片,吃著父母親做的飯菜,卻感嘆如何孝順的道理;更有吃餐飯定要晒幾個菜的:如豬蹄燉雞,他偏要說成“二師兄愛上雞”;一盤花生米,偏要說成“讓子彈飛”。

  推銷產品型。有個初中女同學,二十多年沒有見了,前不久也加上了微信。我想老同學多年不見,想必是有很多同窗往事,當年情誼要聊的吧。沒有想到,第三天,她發來了一條有關女性內衣內褲的連結給我,說她正在做這個品牌的代理,希望我訂購些送給妻子或者女性朋友,搞得我有點小小的尷尬。

  開心搞笑型。還有一些朋友,下載些搞笑圖片或者段子轉發給我或者轉發在“朋友圈”,看後倒是開心一笑,頓時覺得生活原來可以更輕鬆點的。

  默默關注型。這些是應了那句“從來沒記起,永遠不忘記!” 的朋友。這些朋友從不用花言巧語來奉承你,在你快樂的時候也許他在遠方默默地關注著你;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馬上會伸出那有力的手拉你一把,無需過多的語言,有的只是鼓勵。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現在我經營著一家建材店,在市場裡有很多搬運工朋友,他們用的是非智慧手機,沒有微信功能,也不懂使用微信,然而他們坐在我店門口,經常談些家長裡短,兒女乖巧的話,有時哈哈大笑,無所顧忌。不像我使用微信的朋友那樣顯得繁忙,就是朋友聚餐,面對面的也沒有什麼要交流的,各忙各的手機,好像是隻有通過微信“朋友圈”才能表達情感似的。

  我想,我是不是要刪除一些微信“朋友”了呢?***全州縣全州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