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熱愛音樂散文

  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往往也熱愛生活,音樂人的才能在於能將生活裡的點點滴滴所見所知所想融入由音符組成的旋律裡。下面是有,歡迎參閱。

  :熱愛音樂

  小時候我愛哭,所以現在嗓子不太好。自然,唱歌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從小就不喜歡音樂。二三年級時,甚至連音樂課都不愛上。但是,我最終還是與音樂交上了朋友——它將是我一生的朋友。

  ——前記

  一

  音響裡常常播放出一些好聽的曲子。開始我還不太注意,但後來我發現確實有一個曲子很好聽。我把磁帶取出來,按照播放的順序,我在磁帶的貼紙上找到了它的名字——《賽馬》。賽馬!多麼響亮的名字!我又將它聽了幾遍,就越發的感覺它好聽,很悅耳。我開始對這首曲子產生了興趣。這麼好聽的曲子,是用什麼演奏的呢?我想。

  二

  進入四年級下學期了。開學之後,學校舉行了一次合唱比賽,每班的所有同學都要參加。我有些不情願,平時,我最不喜歡唱歌了。但這回全班同學都得去呀,去試試吧,沒關係的,萬事開頭難,說不定這次我還能對音樂產生興趣呢,我心裡想著。這回我班唱的是校歌。我們站在舞臺上,隨著高亢的音樂,我們激情的唱起來了。我見大家都在認真地唱,也隨著高聲唱了起來。我並沒有喊哪,怎麼這回……啊!我學會唱高音了!我十分激動。後來,我班拿了全年級的一等獎!回到家,我又聽了一遍《賽馬》,回憶著唱歌的感受,自言自語地說:“音樂原來這麼有意思呀!”

  三

  我喜歡上音樂課了。對音樂的節奏也有掌握了。

  五年級下學期的一天,媽媽下班回來跟爸爸說:“我的同事的兒子學薩克斯了,讓咱兒子也學一樣樂器吧。”我連忙答應:“行!”我們經過一番商量後,決定讓我在吉他和二胡這兩種樂器之間選擇一種,也許是一種緣分吧,我選擇了二胡。爸爸媽媽很快給我買了一把二胡,找了一個二胡老師。我跟老師學了很多樂曲,但都是些童謠類的,如《閃爍的小星》、《小雨沙沙》、《八月桂花遍地開》等等。學會一些曲子之後,我就回來給家人拉著聽。我喜歡哼著小調,哼著小調上學,哼著小調去超市,哼著小調跑步……我簡直跟音樂像粘在一起分不開了一樣。有時甚至我睡覺之前也哼一段。媽媽說:“這孩子,著了音樂魔了。”

  四

  我一直跟著老師學習二胡,我快拉了一年二胡了。我學會了在樂曲中領悟音樂的意義,體會音樂。一天,我開啟電視,看見有人正在拉二胡。咦,這曲子聽著怎麼這麼耳熟呢?這是……啊,這是《賽馬》!是這首曲子激發我對音樂的興趣呀,它原來是用二胡拉的!“我也要學會拉《賽馬》!”我激動的想。

  五

  音樂現在已經成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樂或許是一種表達方法,用那音符表現出來。我熱愛音樂這門藝術。每天抽一部分時間,拉著二胡,是我很好的享受。有時我還在電腦上下載音樂。在音樂中,我看到了《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困苦,聽到了《國歌》的作者聶耳的號召。我漸漸的學會了體會音樂,感受音樂。

  總之,音樂是我的朋友—一它將是我一生的朋友!

  :寫給熱愛音樂的你

  那些梨花似雪,晨鳥歌唱的日子,就這樣不見了。青春的時光早已劃過了流年容顏。午後陽光,那盛開的花朵,是否也會紅顏老去。還有雨季的夜晚,那個未曾見面的你,又該怎樣繼續走下去。歲月總在趁人不備的時候,淺淺地爬滿了你我的雙額。青春那場悍忪未醒的夢,支付給了流年,唯有光陰如影相隨,至死不渝。

  我們在同一片天空呼吸著同樣的空氣,我們行走在同一個城市。也許有無數次的擦肩而過,要相信,世事的安排其實很公平,沒有刻意。我們的相遇,也給我受傷的心靈帶來溫暖,但命運自會給我另一種交代,愛情需要用心去經營。不知現在的你是否能感受到,有這樣一個我在不遠處默默地關注著你。

  或許我不溫柔,但我有一個善良的心。或許我不漂亮,但我可以寫一手唯美的文字。世上再無尋找珍貴事物的地方,我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更加乾淨, 更加灑脫。時光如秀,歲月結螢。記憶裡所認為應當的美好,與現實總是南轅北撤。儘管這樣,這流雲般的日子還要固執低過下去,哪怕是山窮水盡,亦會有一個轉彎的路口,讓我走出來。只是那一剪掛在床前的明月,醒時我知,醉後誰知?

  你說你很熱愛音樂,我說我超喜歡文字。呵呵,我們應該都是文藝青年吧。你在音樂的圈子裡是網路紅人,我在文學界裡也擁有了一定的名氣。 我們在這虛幻的網路訴說著沉默好久的心聲,我說你聽,你說我聽。這算是一種美麗的邂逅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網路的你給我的感覺真的很不錯。我很認真的聽了你所有的音樂,最喜歡的還是那首《複合》聽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白聽不厭倦哈,因為喜歡所以在乎。 時間一天天過,好像什麼也沒改變,但當我回頭看,每件事都變了。 現在我走進了你的生命,你就會明白,真愛總是值得珍惜的。人有時候會突然變得脆弱,突然地就不快樂,突然地被回憶裡的某個細節揪住,突然地陷入深深的沉默,突然,就想起你了。你現在還好嗎?你也會這樣突然記起我嗎?人生的每一場相遇,都是緣分,沒有對錯。人生的每一個清晨,都該努力,不能拖延。

  孤獨,是一種被抑制的表達欲。越熱鬧的地方越盛產孤獨。心的聲音很輕微,太過喧囂的地方,聽不到它聲響。當你說真心話時,無人傾聽。當有人傾聽時,卻不能說真心話,這就是都市裡最深切的孤獨。

  如果有一天,你開始後悔放棄我,請記得,我從未想用離開的方式教會你如何去珍惜。

  :音樂裡的風景

  說起兒歌,那真是童年最快樂的記憶了!印象最深的要數在草坪上圍成一團玩丟手絹遊戲時那首兒歌,“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面前,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還有那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讀書郎》,“小麼小兒郎,背叛書包上學堂,不怕太陽晒,也不怕風雨狂,只怕先生罵我懶,沒有學問,無顏見爹孃······”那時還不太理解歌詞的涵義,只是經常掛著嘴邊哼唱。現在能記起的兒歌已經少之又少了,不過那些純真歡快的旋律見證著我們那最美好的童年時光。

  後來長大一些了,隨身聽在校園中流行開來,喜歡聽歌的我也央求母親買了一臺,拿到隨身聽的我如獲至寶,在市場上淘各式各樣的卡帶。也就是從那時起才接觸到真正的流行音樂,鄧麗君的《甜蜜蜜》,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再到毛寧的《濤聲依舊》等等,都是我十分喜歡的歌曲,百聽不厭!

  再後來,VCD、DVD進入千家萬戶,mp3、mp4也漸漸在學生中普及開來,還記得上自習時總是把書堆得老高老高,然後躲在書堆後面戴著耳機邊做功課邊聽音樂,當時還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呢。家裡也買了VCD和音響,有事沒事就拿著話筒在家裡吼幾句,有幾次因為唱得太HIGH而引來鄰居的“登門造訪”。忽然想起有一段時間裡校園裡興起一股抄歌詞風,我也不例外,利用課間或自習時間在一本很精緻的小本子抄了很多首我喜歡的歌曲,有小虎隊的《愛》、任賢齊的《浪花一朵朵》、費玉清的《一剪梅》、張信哲的《過火》等等。遺憾的是現在已找不到那本歌詞了,但是那些熟悉的旋律還是會經常在我耳邊響起,每每聽到,總能觸動心靈深處。

  上大學後,熱愛音樂的我加入了我校人文學院的合唱團,經過一個多月的刻苦排練,我們學院合唱團在全校合唱比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仍記得那兩首合唱歌曲是《黃河大合唱》和《我和我的祖國》,至今我還能隨口哼唱出來。在大學還有幾次登臺演唱的經歷,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為我校附近的小學義務演出時唱的一首《同桌的你》,當時還有一個可愛的小女孩給我送上了鮮花,那時的我真的有一種當明星的感覺。

  現在,畢業的我加入到中國鐵建的隊伍當中,瞭解到這支隊伍的前身是鐵道兵,也接觸了《鐵道兵志在四方》、《鐵建員工之歌》等歌曲,不禁想到以前聽過的《十送紅軍》等軍歌,為這支光榮的隊伍永往直前、無私奉獻、勇攀高峰的精神所感動。進入和平年代,新一代的鐵建人仍然繼承著老鐵道兵的優良傳統,繼續奮戰在祖國的山川大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為祖國的交通建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一年多的時光裡,大大小小也經歷了許多事情,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盡在其中。在心情低落之時,聽聽這些振奮人心的歌曲,總能從中獲得力量,讓自己重新振作起來,做一名合格的鐵建工作者,去迎接新的挑戰。

  如今,KTV已遍佈各地,K歌已成為各種聚會的首選娛樂活動,人們利用這種便捷的方式一展歌喉,或為拉近彼此的關係,或宣洩釋放心中的不快與壓力,或從歌聲與吶喊中找尋些許的慰藉。

  千金易得,知音難覓!古時俞伯牙因為知音鍾子期的離世而悲痛萬分,認為知音已死,天下已無人像鍾子期一樣能體會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破琴絕弦,終生不再彈琴。唯有那首千古絕唱《高山流水》為世人傳頌。

  人的一生可以沒有很多的金錢,可以沒有很多的朋友,人的一生可以沒有很多很多。唯獨不能沒有音樂,沒有音樂的人生是黯淡的,苦澀的。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透過清新悠揚的陶笛樂曲,闡述對自然萬物與山川大地的感懷,在心情低落之時,在夜深人靜之時,靜靜地聆聽。這時的一聲長笛音韻,刺穿故鄉雲邊的天際破空傳來,彷彿是響起來兒時玩伴們的呼喚……

  音樂是緩解心靈壓抑的良藥,音樂是一種快樂的精神追求。音樂伴隨我走過春夏秋冬,陪伴我從學生時代步入職場,它永遠是心靈深處的一方樂土,在音樂的國度裡有最美的風景。

  用音樂品味生活,用音符記錄感動!

  音樂,人生因你而精彩!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