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臺的隨筆

  講臺不起眼,但它可以傳授知識。那大家怎麼寫講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篇1

  可笑,是不是很老土呀?是的,我一直以為我還是個小學生,許許多多的事。心情,都如小學生那樣,包含著別人的不理解和隨著孤寂而來的叛逆,害羞。所以我要說,我的講臺。

  與一般的山區相比,我們那裡的教育可以說更接近現代化,特別是中學高中部,別說學校的功能裝置齊全,坐落於風景區***山區的美稱***,單看教室,就是我有生以來最奢豪的,前提是我沒有走出山區。除了必要的高出學生座位的站臺和黑板外,還配套了與教育改革相適應的多媒體平臺。聽說裡面可以包含正個世界,所以座下的學生無不仰起額頭,頂禮膜拜般著在這個小世界裡面的大世界。不過現在它成為老師偷懶的工具,這樣的一個世界一直被老師的一把鑰匙鎖著,鎖住了世界,就是鎖住了知識,鎖住了知識,就鎖住了財富。所以一些調皮的學生想以後當老師,因為即使再窮,你也鎖住了一教室的財富,即使沒有環遊世界的交通工具,你也霸佔了通往世界的視窗。不過會這麼想的學生都是一些不務正業或四肢較強的學生,想像時度微去應聘,任教看在他的塊頭上,只會安排他去上任陽光底下最最陽光的職業--體育老師。而體育老師是沒有配平臺鑰匙的,他沒有鎖住一教室金燦燦的財富,自己反而被太陽晒得如千年寶物似的山著銅光。

  託學生的福,山區裡除了體育老師外的老師,都是幸福的。

  教室裡除了搞八卦的同學外,還有兩種不算流行,但都很普及的媒介,電視和報紙。報紙是沒有城府的,應為它所知道的都寫在它的身上,供人一覽無餘,所以看報紙像在看一具裸體一樣,讓人讀了充滿不少的快感,所以報紙是最真誠的。而對於電視呢?晝伏夜出,而且休眠時間是其活動時間的十幾倍。在潮溼溫暖的天氣裡,勉強放映著,畫面就如同早上起床後,睡眼稀鬆的世界,如夢如幻,似霧非花,然後在精彩處,一閃黑屏突然謝幕,就變成收音機。在這個時候,會有人說:這傢伙偷懶,揍他。於是,隨著“嘣”的一聲,打瞌睡的電視機又被人敲醒,繼續睡眼稀鬆。

  講臺的牆上還掛著一個鐘,說是方便學生,讓學生知道早晚。但這個鍾,作為學生是很難看清它的真面目的,因為鐘的底色與那走動的針的顏色混在一起。而在普遍都近視的學生眼裡,它知識一怪有12個數字的坫。班裡抱怨的人挺多的,班長的解釋是:在買的時候由於本人沒患遠視,不知遠視的效果如何。不過,自從換了這個鍾,別班的同學也很少向我們的講臺張望,快放學的時候,同學們也沒有興奮的心理,而是認真聽講。後來才發現,向講臺張望的同學都是來自沒有鍾可看的班級;平時快放學的時候,學生老是望著鍾到記時,現在沒有這種情況,老師顯得很高興,以為是自己魅力所致,不禁沾沾自喜。

  這就是我們講臺,學生與老師由於它的存在而風雲聚散,由於它頂上國旗,學生在學英語的時候才不會忘了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我是一個不喜歡講臺的人,原因不僅僅是上面所說的那樣,還包括種種到不盡的偏見。比如,小學的時候怕講臺,是應為一犯錯,就要往講臺上站一節課還要承受老師那橫抽的教鞭和淋漓的飛沫,那時,講臺是刑場。上初中的時候,不喜歡講臺是應為自己當上了班長。很煩,什麼事都要起領頭羊的作用,出了什麼事都要班長負責。反正,在那時,年齡小,什麼都不懂,也沒有什麼活動,只知道在講臺上的都不是好嘴臉,包括班長在內。

  但無論我有多少偏見,那象徵性的高臺是不會被拆除的。就好像一個魚塘,它雖然有淹人致死的危險,但依然要把它挖深。講臺,將會一直讓老師站在較高的立場檢閱著學生;講臺,永遠沉澱著化為知識的粉筆灰,讓知識永不沉淪。

  篇2

  每天上學的時候,我都能看到講臺。雖然它很少被人注意,但是,我卻從它那裡,學到了很多很多……

  講臺很不起眼。它的長度約為2米左右,寬約為0.8米左右,高為1米左右。講臺的全身塗滿了黃色的油漆。中間有一個斜面,上面有一個正方形大洞,那是以前放電腦顯示器的地方。可現在電腦移走了,這個大洞就空了出來。於是,老師只好用一塊破爛的硬紙板來把洞口封住。這個講臺已在這兒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了,從前光滑的表面已變得粗糙。而且身上原本金黃的膚色也已變得烏黑。不少同學都不愛惜它,如今,它的身上已有無數腳印、雕刻作品、簽名等傷痕了,那塊本就破爛的硬紙板也已經變得傷痕累累,破爛不堪,還掉了一小塊。整個講臺像一架即將散架的機器。

  與講臺有關的事物也真不少。現在再看講臺上,還貼著一張殘缺的卡通貼畫。說起這張貼畫,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上個學期時,講臺上已經面目全非了。我的同學李嘉健可能覺得講臺上太髒了、太醜了、太亂了,於是,他便在講臺的左側貼了一張有巴掌那麼大的日本卡通貼畫,想美化一下環境。誰知上了課,王老師走上講臺來,一眼就瞟見了這張貼畫,頓時火冒三丈。王老師的脾氣我們都知道,她不允許我們去幹那些與學習無關的事,當然,她不讓我們買貼畫,更不讓貼貼畫。她大聲責問道:“這是誰貼的貼畫?自覺地上來!”沒一個人肯承認,當然,李嘉健也不敢。不過,我們對結果心知肚明。老師又提高嗓門問了一遍,這時,我們都將目光聚到李嘉健身上。這下可好,王老師也看出來了。她把李嘉健叫到了講臺上,大聲斥責。但我卻認為,李嘉健這樣做也可以呀,不能那麼粗暴批評嘛。

  在講臺上,我也學到了許多。每天,各科老師手捧教科書,走上講臺,把書放在臺上,給我們講解各種知識。我們則坐在下面,洗耳恭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的知識也越積越多,可講臺越來越老,越來越破。如今,老師仍然是站在講臺上,給我們講解知識,就像剛入學時,老師站在臺上講話一樣。是講臺讓我們學習,我們在講臺上獲得知識。現在,我要立下志願,讓講臺伴我一生,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當我們一天天長大,它卻一天天地變老了,這是一種多可貴的奉獻精神呀!看著我們一天天變聰明,它的心也一定很快樂!

  這就是教會我們知識的講臺。

  篇3

  教室裡,最常見、最普通的,就是講臺,但是,沒有人讚揚它,認為講臺的奉獻是理所當然。講臺,它樸實無華。托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站在它身上講出的,是真理,拖去的塵土,是功利。它用自己的身軀,送走一屆屆學生,迎來一群群孩子;它用自己的身軀,載滿天下桃李。我覺的,講臺是一方沃土,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這方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是根根棟樑,撐起祖國大廈的繁榮與富強。

  我們在講臺上成長,講臺用無聲的教誨教導我們,我們學到的,是無私。講臺上,留下了每個同學的腳印,記錄著每個學生的事蹟;講臺上,飄逸著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講臺上,盪漾著同學聲情色茂的歌聲;講臺上,鐫刻著調皮的孩子悔過的誓言;講臺上,凝聚著永遠快樂的歡笑;講臺上,記錄著同學們不變的友誼,講臺上……

  我們每個學生,都被講臺托起了輝煌的人生,在演講時,站在講臺上,比人高人一等,讓我有了自信,有了毅力與目標。我敬仰講臺,我讚美它,我讚美它的無私,敬仰它的無聞。教室裡,最常見、最普通的,就是講臺,但是,沒有人讚揚它,認為講臺的奉獻是理所當然。講臺,它樸實無華。托起的,是別人,奉獻的,是自己;站在它身上講出的,是真理,拖去的塵土,是功利。它用自己的身軀,送走一屆屆學生,迎來一群群孩子;它用自己的身軀,載滿天下桃李。我覺的,講臺是一方沃土,今天,我們是株株幼苗,在這方沃土上茁壯成長,明天,我們是根根棟樑,撐起祖國大廈的繁榮與富強。我們在講臺上成長,講臺用無聲的教誨教導我們,我們學到的,是無私。

  講臺上,留下了每個同學的腳印,記錄著每個學生的事蹟;講臺上,飄逸著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誨;講臺上,盪漾著同學聲情色茂的歌聲;講臺上,鐫刻著調皮的孩子悔過的誓言;講臺上,凝聚著永遠快樂的歡笑;講臺上,記錄著同學們不變的友誼,講臺上……我們每個學生,都被講臺托起了輝煌的人生,在演講時,站在講臺上,比人高人一等,讓我有了自信,有了毅力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