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的簡短文章

  每一個人都應該時常找一些關於勵志人生的經典文章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把失敗率99%的事堅持做它100次

  文/黃小平

  大學畢業後,我應聘到一家公司做營銷。一年下來,我的營銷業績很不理想。一次,我去請教營銷主管,他每年的營銷業績都在公司排第一,人們都稱他為“營銷大王”。

  “現在有一筆營銷業務,它的失敗率為99%,你會去做它嗎?”營銷主管問我。

  “當然不會,因為它的成功率太小了,幾乎為零,做了也是白做。”我說。

  “假如你把這筆失敗率99%的業務,堅持做它100次,情況會怎麼樣呢?你不妨算一算。”營銷主管說。

  我開始心算起來:失敗率99%的業務,堅持做100次後,這筆業務的失敗率就是99%的100次方,即37%,那麼它的成功率就是100%減去37%,即63%。

  我不由驚訝起來,一件失敗率99%的事,堅持做它100次後,它的成功率竟是63%!

  我開始明白了,自己的營銷業務之所以不佳,就是因為在失敗面前,一次次退卻了,沒有在失敗中再嘗試、再堅持。

  人生哲理:

  當你把失敗率99%的事堅持做它100次,就是上帝也會感動,上帝也會把成功的砝碼傾斜到你的一邊。

  :三十了還立不起來怎麼辦

  網友問,都說三十而立,自己三十了還立不起來怎麼辦。

  千年來,三十而立,儼然成了人們信奉的真理,是不太正確的。作為年輕人,也不要太相信這些話!古往今來,大器早成者有之,三十而立者有之,大器晚成者也不少。只要你確定自己不是渾渾噩噩過日子,而是有夢想,有正確的努力方向,並持續堅持,就不怕路有多遠,因為你是在成長,是在一步步靠近成功。

  在這裡我強調一下目標的重要性。據哈佛大學對在校學生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27%的人沒有目標,60%目標模糊,10%短期目標清晰,只有3%長期目標清晰。30年後發現:第一類人幾乎全部生活在生活最底層;第二類人生活在中下層,整天為生存打拼;第三類人在生活的中上層;第四類人成為了社會精英或者行業的領軍者。人生沒有目標,真的很可怕。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碰到兩種人,一種是整天夢想天上掉餡餅的人,沉湎於幻想之中,連一步路都懶得去走,這種想不勞而獲的心態,結果只會導致一無所獲;還有一種是一個勁只顧著走路人,最終累得個筋疲力盡,卻發現走反了方向。方向不對,越是努力,離目標越遠。

  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一要腳踏實地,二要仰望星空。低頭拉車、踏實苦幹,是一種無論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都不會過時的精神。然而光顧低頭趕路而無暇抬頭看路,方向偏離甚至南轅北轍也全然不覺,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精力耗盡卻事與願違。道正則興,道歪則廢。拉車時不忘抬頭看路,你收穫的將是一個綠意盎然的未來。

  堅持理想,每天成長,就不用糾結是否成功,何時成功。

  :有夢的人生更精彩

  一位年輕老師到一所山村初中任教,看到那裡的孩子大多上幾年學就輟學回家,能考上高中和大學的很少。他調查發現,這不僅是因為經濟的貧窮,更緣於觀念的落後,決心改變這種現狀。一次,學校得到一筆助學捐款並分到各班,要求老師把款項用在“刀刃”上。有的班用來購置圖書教具,有的班用來改善學生伙食,這位老師卻用有限的補助帶全班20幾名學生到省城逛了一圈,孩子們親身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玩得非常高興。在之後的中考中,他們班考上縣城重點高中的人數最多,遠遠超過其他班級。當有人問這些學生們原因時,孩子們回答:“是老師激發了我們想飛的夢想,讓我們下定走出大山的決心。”

  試想,如果那些孩子沒有走出大山,沒有看到外面廣闊的天地,也許不會點燃希望之火,仍守在那片井口大的天地。正是因為老師幫他們築造了夢想,才使他們奮發向上,獲得了人生的美好春天。可以說,夢想的力量是無窮的,是人們奮鬥的動力源泉,是立業成才不可或缺的元素,這種力量也常常是其他力量無法比擬的。美國著名電視主持人奧普拉·溫弗瑞曾說:“一個人可以非常清貧、困頓、低微,但是不能沒有夢想,只要夢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處境。”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需要用夢想支撐而立,用夢想引領而行,只要夢想之花不凋零,人生就永遠有奮鬥的動力,有成功的機會。

  當然,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付諸實際行動,堅持不懈奮鬥,歷經百難而不悔。願我們都能以一種“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的執著和“莫嫌天涯海角遠,但肯搖鞭有到時”的自信,做一個一往無前、鍥而不捨地追夢的人,用火熱的激情書寫出壯美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