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作文素材哲理故事

  寫作素材的積累是寫好作文首要的前提條件。背誦、生活體驗、閱讀、練筆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哲理故事素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哲理故事的小學語文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正是時候

  唐代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帶***刺史李翱是當時的著名作家,他常與禪僧往來。

  有一年冬季,他來到藥山拜訪惟儼禪師。

  見面以後,李翱問惟儼:“禪師貴姓?”

  “正是時候。”惟儼回答。李翱理解不了。

  在參觀院舍時,他乘機詢問陪同的主事僧:“我剛才問禪師的姓,他回答‘正是時候’,不知究竟姓啥?”

  主事僧思索一番後說:“既然如此,那便是姓韓***寒***。”***惟儼俗姓韓***

  李翱想了一想,覺得也有道理。

  後來惟儼知道了,就說:“怎麼如此糊塗!若是夏天回答他,難道又是姓‘熱’?”

  【禪悟】

  “正是時候”一語,答非所問,禪師意在截斷問者語路思路,是禪家接引學人的施設。李翱未能契機,自是根緣未熟;主事穿鑿解釋,枉為禪門一衲。

  二

  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好,他很珍惜,下決心要好好幹。

  第一天,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了伐木範圍。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樹。

  老闆說:“不錯,社這麼幹!”

  工人很受鼓舞,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他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隻砍了10棵。

  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

  “磨斧子?”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裡有工夫磨斧子!”

  寓言啟示:

  磨刀不誤砍柴工。

  三

  放棄是一種境界

  有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很想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邊的人強,他尤其想成為一名大學問家。可是,許多年過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錯,學業卻沒有長進。

  他很苦惱,就去向一個大師求教。

  大師說:“我們去登山吧,到山頂你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許多晶瑩的小石頭,煞是迷人。每見到他喜歡的石頭,大師就讓他裝進袋子裡揹著,很快,他就吃不消了。

  “大師,再背,別說到山頂了,恐怕連動也不能動了。”年輕人痛苦地望著大師。

  “是呀,那該怎麼辦呢?”大師微微一笑,“該放下!不放下,揹著石頭怎麼能登山呢?”大師道。

  年輕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師道了謝走了。之後,他一心做學問,進步飛快。

  其實,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學會放棄,學會放下,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頂峰。

  我們很多時候羨慕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鳥兒,人,其實也該像這鳥兒一樣,歡呼於枝頭,跳躍於林間,與清風嬉戲,與明月結伴,飲山泉,覓草蟲,無拘無束,無羈無拌。這才是鳥兒的生活,也是人類應有的生活。

  然而,這世上還有一些鳥兒,因為忍受不了飢餓、乾渴、孤獨乃至“愛情”的誘惑,從而成為籠中鳥,永永遠遠地失去了自由,成為人類的玩物。

  與人類相比,鳥兒面對的誘惑要簡單的多。而人類,卻要面對來自紅塵之中的種種誘惑。在物慾橫流的塵世中,人們很容易迷失自我,跌入慾望的深淵,把自己裝入一個個打造精緻的“功名利祿”的金絲籠裡。

  這是人類的悲哀。然而更為悲哀的而是,正如鳥兒被囚禁於籠中,被人玩弄於鼓掌之上,仍歡呼雀躍,放聲高歌,甚至於呢喃學語,博人歡心;人類在功名利祿的包圍中也是自鳴得意,為我獨尊。這是多麼的不幸啊。

  人生在世,有許多東西是需要不斷放棄的。在仕途中,放棄對權力的追逐,隨遇而安,得到的是寧靜與淡泊;在淘金中,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掠奪,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在春風得意、身邊美女如雲時,放棄對美色的佔有,得到的是家庭的溫馨和美滿。

  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什麼也不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懂得放棄才有快樂,揹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能夠放棄是一種超越,也許有時我們只看到放棄時的痛苦,而忘記了那些如果我們不放棄就會的到的更大的痛苦。

  放棄是一種境界,大棄大得,小棄小得。

 

_語文作文萬能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