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哲理短文章

  修養是一個人品德素質的反映,它往往體現在人們的言行舉止中。很多高考作文當中,展現出來深厚的哲理思考。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淌在時光裡的愛

  那一夜,芊芊細雨,秋風吹過,打落了樹上的枯葉。留下的只是秋天的蕭瑟與悲涼。仰望星空,雨伴著淚珠,打溼了眼眶,浸透了臂膀。

  ——題記

  出生於貧苦家庭的我,對於愛有特殊的理解。三歲時,愛是歡笑;十歲時,愛是汗水。十三歲時,愛是眼淚,十七歲時,愛是欣慰。

  拿起泛黃的老照片,坐在掉了一隻輪子的三輪車上,舉起早已斷了把的鋤頭,品味著那時光裡的愛。

  拾起記憶的碎片,兒時的我一回到家後,就看到父親那疲憊的臉,衣架上掛著那件早已被汗水浸透了的衣服,毛巾裡還隱約散發著一種汗味。此時的我更喜歡投入他的懷抱,那感覺如大山,可以阻擋風的來襲。那感覺如巨浪,可以拍擊一切黑暗的巨石。但我唯一不喜歡的事父親的吻,因為他那恰似仙人球上的刺佈滿了他的胡嘴脣之上,刺痛了我的臉頰。父親卻從未曾抱怨,也未曾有過怨言。在那段時光裡,愛是甜的,我是他們心中的那塊寶!

  少年時的我多了一絲多愁善感,多了一絲優柔寡斷,也許是青春期叛逆,也許是對父母的不滿,那時的我怨人憂天,那時的我經常抱怨。那時的我常想“沒有園丁的修剪,我依舊可以茁壯成長。沒有園丁的澆灌我依舊可以散發芬芳。對於我來說別人犯下的錯我都能容忍,而父母呢?我卻不停埋怨!可他們卻從未有過怨言。而此時的我明白了:在那時,夜裡,他們在心靈的那另一個角落裡哭泣!我嚐到了那愛是無雨的,愛浸泡在眼淚裡是苦澀的!

  此時的我明白了錢的來之不易,明白了愛的真諦。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明白了他們的用心良苦。母親的“臨行密密縫”對我來說已不再是嘮叨,而是一種愛。著名作家曾說過“父母能做的只是在你陷入泥潭後將你拉出,在你登上人生之巔時,他們卻在你身後分享你的喜悅!”現在的嚴格,必定會收穫美好的未來。成熟後的那個花季,散發出芳香,我聞到了那愛是香的,看到了那種欣慰!

  在那寂寥的秋夜,雨打落了樹上的枯葉,我望著星空,淚隨雨下,品味著那淌在時光裡的愛,默默感動著!

  篇2:智慧,就藏在房間裡

  媽媽對爸爸的評價:平時挺精明,一到錢上就犯渾,只知道亂花錢,敗家。

  可不是?打我記事起,買房子、搬家、賣房子就成了常態,少說也換了四五個地段。若家底殷實猶可說,可咱家卻剛達小康。幾番折騰下來,已經舉了不少外債。

  爸爸和財務打了幾十年的交道,跟客戶談賬目時幾百萬的數目也得精確到個位,如此細緻的人兒怎會連家中的存款、經濟狀況都不清楚?莫非真如“清官難斷家務事”,對外精細了,對內就糊塗?我有些不明白。

  不過細細想來,爸爸幾次一意孤行決定買下的房子,其位置都有點名堂。譬如上小學一二年級時,我家的房子擇在鎮中心,雖然位於中心,卻擁有罕見的靜謐,大概是與喧囂馬路隔著幾幢樓房和一片樹林的緣故吧。看著遠處人來車往紛雜不已,耳畔卻時常聞見群鳥啁啾似在歡騰。年紀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隱隱於市”,卻在這明媚的陽光中領略到靜的美好,收斂了頑皮和野性。

  上初中時,爸爸看上了一處鄰近學校的房子。地理位置雖然不錯,價格卻出奇地高。大概把家裡百十平米的老房子賣了,再墊點錢,才換得那六七十平米的新居。那關口,爸爸開啟家裡的存摺算了一下,又帶著笑容對外借了點錢,就輕飄飄地將錢交給了房主,全然不顧一旁閃著噬人目光的媽媽。後來的日子,我們一家度著有史以來最難熬的時光。但多虧了這一決定,每逢冬季,我不必在寒風中趕遠路,纏人的支氣管炎不再發作,平安地度過了初中三年。整整三年。

  唯一一次讓我不滿意的新居,便是高中時代的房子。為了延續初中的傳統,父親仍在學校旁邊找了間房。但我搬進去一看,卻比初中的更狹小、更簡陋,網路、電視全沒有,平日用來消磨時光的手機也只好交出。高中三年的色調,變得乏善可陳。聽著我傾訴滿腹牢騷,爸爸只在一旁呵呵一笑,說:“現在啊,還是艱苦點吧。”說來也怪,一些過去的朋友遇見了我,卻驚訝往日頗為散漫的我多了些沉穩,啊,興許真的長大了呢!

  高中的生活,終於迎來尾聲。一日,我與爸爸閒聊:“爸,以後還搬家麼?”爸爸意味深長地答道:“你走了,就不搬了。”我默然。忽地明白,父親的多次搬家或許僅僅是為了我吧。

  我想,媽媽評價爸爸“花錢發昏”,可能有些道理。但是,這種行為如今看來卻蘊有某種智慧。只不過,這智慧被愛包裹起來,深深地、悄悄地藏在這房間裡的某處罷了。

  篇3:一個人,一種風采人生

  世事維艱,人的一生不容易,而能擁有一份成功的人生,當然更不容易。一個兢兢業業的電焊工,因自己的鍥而不捨和精益求精,練就一手絕活,變普通技術為絕美藝術,最終走出一條從職高生到焊接大師的“大國工匠”之路。——這個耀人眼目的事例,足以讓世人一番擊掌驚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電焊工是不起眼的,臉上淌著汗水,乾的是粗活髒活,工廠甚至路邊的維修店比比皆是。他們彎著腰,手握焊槍,在刺眼的火花裡謀生活,一日復一日。但是,術業有專攻,有的電焊工成功了,因其精湛的技術晉身焊接大師。我想,其中的成功祕訣,無非是他們能吃苦耐勞,能不斷進取,更有一個將自己由電焊工漸漸打造成電焊大師的人生目標。

  世上所有的成功者,都有相同的特質。從“電焊工變成焊接大師”的事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即便再粗重的工作,再不起眼的職業,從業者只要肯付出,肯鑽研,還是可以變成同行中的翹楚。由此,我想到一句古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是在當今浮躁的世間,浮躁的人心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安於從小事做起,從小職業做起?這個世上有太多眼高手低的人,有太多好高鶩遠的人,他們不安心於腳踏實地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是在社會激烈的競爭態勢裡挑肥揀瘦,無所適從,反而日日做著“天上掉餡餅”的好夢。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為。一種健康的人生,應該是一種有所追求的人生。沒有追求的人生就如一潭泛不起半點微瀾的死水。因為吃食,一個人的身體可以由低到高;因為學習,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可以由貧到富;因為拼搏,一個人的功業同樣可以由小到大……其實每一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都有做強自己人生的機會,關鍵在於他如何把握自己和如何去鑄造自己。所謂成功的要素,應該是流汗流血的付出,百折不撓的求索,持之以恆的毅力。

  一個國家的強大,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離不開每一個國民的強大。如果每一個人都有正確的人生觀,愛崗敬業,在平凡的崗位上將自己的工作發揮到極致,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那麼,眾人夢想的匯聚,便是強大的中國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