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城市的文章

  每個人都有一座最美的城市,其實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美,對你而言,那是最美的城市就夠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美麗株洲,魅力文化

  作者:劉夢圓

  湘東大地,洣水之濱,鐵路縱橫,高樓林立孕育著這座古老而又新生的城市——株洲。從建寧時期發達的農業生產,到命名櫧洲時文人騷客的魂牽夢縈,到紅色政權遍地紮根,到如今綜合實力湖南第一二、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第一的發展態勢。株洲,這座古老文明的和諧城市,有著怎樣的傳統面紗?

  20萬年前的株洲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羅網密佈的水系,肥沃的土壤,溫暖的氣候,豐富的物產造就當地發達的農業,而充足的糧食進一步拉動手工業、城市的發展,從而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為株洲的子孫後代遺留下繁盛的文化遺產。目前,在株洲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專案2項、省級6項、市級40項,國家級“非遺”專案代表性傳承人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人。眾多的“非遺”專案匯入了中華文明史長卷,彰顯著華夏民族的智慧和魅力。

  其中最炫彩奪目的一顆啟明星是炎帝陵,《史記》記載:炎帝神農氏崩葬於“茶鄉之尾”。炎帝制耒耜,奠農工基礎,嘗百草,開醫藥先河,其足跡和遺址廣佈株洲各地。而古典莊肅的祭奠儀式一直流傳至今,使得株洲地區更加保留遙古時代質樸、原汁原味的風俗儀式。傳說堯帝生於攸縣,葬於攸縣,大禹娶攸縣女;又有古屈原第五女病故於霞灣,“五娘廟”因此而建,宋初開國公主趙玉蝶葬於炎陵,公主墳由此而榮,近代秋瑾嫁入株洲。株洲這片土地吸引了無數的英雄豪傑,他們長期活動於此,有的甚至長眠於斯,創造了豐富的墓葬遺產,如:晉代禮部尚書歐林啟墓、宋司馬平陽侯尹鵬飛墓、明代大學士劉三吾墓、張治墓等。婚嫁喪葬,俗稱“紅白喜事”,是每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也是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禮記·昏義》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表達婚姻對個體乃至家族繁衍的重要性。《荀子·禮論》說:“喪禮者,一生者飾死者也”,體現出“靈魂不死”的傳統觀念。株洲傳統婚喪儀式恰好詮釋了這一觀念,卻也保留這一塊富饒大地的獨特烙印。

  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株洲地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婚喪儀式流程,涉及時辰、服飾、飲食、語言等方方面面。婚嫁主要由納采、合八字、喊應、納徵、請期、洗廚、迎親、鬧洞房、回門構成,喪禮則是請水、洗澡、入殮、入殯、鬧喪、出殯、掃墓、守孝。在株洲大部分農村地區任然嚴格地執行著,體現出株洲人民對傳統儀式的尊重與信仰。富有特色的就是攸縣茶陵地區婚喪中的“八大八小金盆”之說,就是迎親那天討好舅公老爺而準備的,當地流傳一句方言“天上的雷公,地下的舅公”,如果男方家不討好舅公老爺,人家可以發脾氣不嫁自己的寶貝侄女!“八小”指得是四盤水果,四盤副食品乾貨;“八大”指的是八碗菜;所謂金盆是指各種菜一層一層地鋪蓋,從下到上一次為:肥肉、雞、雲耳、豬肚、板栗、麵糰、先蒸再煎的蛋和由豬心、豬肝、豬肺和胡蘿蔔做好的湯澆到菜上。這麼豐盛的菜色,怎麼會有娶女不成的例子呢?也體現了株洲老百姓濃濃的幽默和燒得一手好菜的本領。

  如今隨著現代文明的影響和農村用地緊張問題,越來越多的地區和人民選擇採用現代婚喪儀式,雖然 更加環保節約,但也不得不感慨傳統的老東西全部丟失了,似童年的根失了蹤影。也有的地區則是將傳統愈演愈烈,變本加厲逐漸失去了原來祝福懷念的初衷,低俗惡搞,奢侈攀比之風日益橫行。在“文化強省”的背景下,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孔子誕辰發表講話稱“拋棄傳統等於割裂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因此保護好傳統文化,重塑過去的禮俗和道德規範顯得尤為重要,是我們每一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於2:美麗的山城

  作者:坐看雲起時1

  秋天是多姿多彩的季節,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用他們那生花妙筆抒發了對秋天的熱愛。杜牧的“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彷彿讓我們置身於一片火紅的楓樹林中,愜意的享受秋天的寧靜。而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卻又讓我們感受到了秋雨的淒涼 、纏綿。也正是在這楓葉飄零的深秋,伴著纏綿的秋雨,我們走進了美麗的山城——重慶。

  人言重慶有美女 、美食 、美景。

  走在山城繁華的大街,擦肩而過的美女燕瘦環肥,爭奇鬥豔。運動裝的少女,如出水芙蓉;職業裝的白領麗人,若風中百合;休閒裝的溫柔少婦,似梨花海棠;更有那巾幗紅顏的警花,英姿颯爽,鏗鏘玫瑰。輕輕的微風吹起,他們那飄逸的長髮,舞動的絲巾,翻飛的裙裾,無不展現著山城女子的妖嬈嫵媚,善意的回眸一笑,雖談不上傾國傾城,卻有著南國少女特有的風華。

  秀色固然可餐。但對於愛好口腹之慾的饕餮者來說,最大的誘惑莫過於美食。提起重慶的美食,可謂特色濃郁,種類繁多,像麻花、 米花糖 、毛血旺 、水煮魚 、辣子雞等等不一而足,但最具代表性的美食當屬享譽中外的重慶火鍋。

  徜徉在山城的大街小巷,各種特色的火鍋店比比皆是,有的自稱百年經典,有的自詡世紀典範,讓初來者往往不知所措。一番痛苦的抉擇,我們走進了素有慈善之名的“劉一手”火鍋店,這裡的服務員大多是聾啞人。在他們無聲而又熱情的招待下,我們圍坐了餐桌周圍。短暫的等待,泛著紅油和辣椒的火鍋已開始翻滾沸騰,氤氳的霧氣散發著誘人的香味,還有那鮮嫩的羊肉、晶瑩的粉絲、潔白的藕片、碧綠的生菜、肉嘟嘟的蘑菇、圓滾滾的肉丸,看一眼,色香俱佳,聞一下,饞涎欲滴,佐以商家祕製的調料,來一口,口齒生香,回味無窮。再來一杯陳年佳釀,那感覺,飄飄然,好似神仙。酒酣耳熱之際,大廳的一側響起了溫柔的音樂,這些無聲的服務員猶如美麗的精靈,用她們那婀娜的舞姿演繹著經典的舞蹈“千手觀音”,讚歎之餘,不禁令人唏噓,倘使他們開口能言,側耳聆聽,誰又能說現在她們會不會成為社會各界的精英呢?

  走出飯店大門,此時的山城,已是華燈初上,近處高樓上的萬家燈火,猶如天上的星辰,顯現著一個個家庭的溫馨;遠處夜幕下的長江,悄然東流,航行的客輪,流光溢彩,恍若銀河中的鵲舟,訴說著那段千古愛情的傳奇。倘或秋日的黃昏,漫步於嘉陵江畔,夕陽西下,給遠處的山巒和江面鍍上了一層金光,不禁讓人想起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再回首東眺,殘陽鋪水,半江瑟瑟,遙想公瑾當年,羽扇綸巾,是何等的瀟灑。來年的煙花三月,如能買舟東下,去體會那“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快意,當是人生一大快事。

  山城是美麗的,其美景,渾然天成;其美女,天然雕飾;其美食,天下馳名。如此美麗的城市,怎不令人流連忘返?

  關於3:臨沂—一座美麗的城市

  作者:耳目染

  臨沂秋日裡的陽光,失去了夏日的燥熱,也殆盡了冬日的嚴寒,她顯得如此親和近人。

  清晨,從睡夢中醒來,聽到鳥兒們歡快的叫聲——清純,甜美,悅耳。走過田間小路,向遠處眺望,一輪冉冉升起的紅日映入眼簾,它正透過淡淡的薄霧緩緩升起,恍惚間,只能看到一個橘紅色的火球徐徐而起,把大地映成一片光明。 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路邊濃密的銀杏樹葉的縫隙間飄灑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蕩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得通亮。 嬌豔的朝陽,漸漸地已從東邊跳了出來,萬屢紅霞四溢,鳥兒們似乎也在為此歡歌,雖然我從未見過海上剛出生的紅日,但我始終相信這一輪火紅的太陽是這個秋季最美麗的太陽,它的光芒彷彿給這座美麗的城市披上了一層金裝,讓它看上去如此耀眼。

  太陽雖已升起,但露水還並沒有消退。也似昨夜,雨露輕盈撫摸過大地,萬物也在享受著這天賜的恩惠,心裡不禁浮起一陣暖意。

  臨沂,是個美麗的地方。這裡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空氣清新。這裡的人們誠懇,勤勞,純樸,善良。時時刻刻都在為這座城市而努力的工作著。

  這裡有從事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在這個城市扮演著屬於他們的角色,也許他們付出的是不一樣的辛勞,得到的也是不一樣的報酬,有腦力勞動者,同樣也有體力勞動者,但在我看來他們都是為臨沂勤勞付出的,值得我們尊敬的,更是不可或缺的美麗的臨沂人。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每當看到芒種的農民們,我都會想起陶淵明的這首《歸園田居》,就像一個老農站在那裡說話,讓人覺得很親切。 為了不使豆田荒蕪,詩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著月光回來,同樣,為了不讓自己的田地荒蕪,做為勤勞純樸的臨沂農民經常肩扛一副鋤頭伴隨著星光和月光走在田間小路。他們不辭辛勞地澆灌著屬於他們的田地,只為來年能夠收穫屬於他們的豐碩果實。如今已到了他們豐收的季節,我看到了那又圓又大的玉米粒和那金黃而又飽滿的稻穗兒,我知道這是他們辛勤付出,從不抱怨所得的必然的結果,我彷彿也看到了他們黝黑的臉頰露出的那燦爛無比的笑容。

  “嘴裡是苦,心裡是辣,眼中的淚水誰給擦,霓虹燈陪著高樓大廈••••••”

  聽著這首歌,看著耀眼的霓虹燈,看著高聳的大廈,讓我難以忘懷這些為城市做出卓越貢獻的工人們,是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是他們儘管已累得汗流浹背也無言放棄;是他們不顧自己生命的危險,盡心盡力的完成屬於他們的“傑作”,才有瞭如今繁花似錦的臨沂。

  在這座美麗的城市裡,還有一種職業也同樣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可愛可敬的清潔工人,是他們不怕髒不怕累幫我們清理著腐臭的垃圾,是他們在清晨幫我們清掃著路邊的灰塵,也是他們讓我們臨沂的空氣更加沁人心脾,即使

  臨近傍晚,他們也不會急著回家,他們會想多做一點是一點,直到天色完全暗下來才會回家。

  回到家中後,吃一些飯便很快進入夢鄉……

  他們太累了,沒有精力再去想其他的事……

  這就是臨沂的勞動者,他們樸素,真誠,沒有太多想法,從早到晚,每天都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工作。 也許想到過要休息,但從未休息,因為他們知道一天能做完的事,絕不會等到第二天,他們更知道這座城市需要他們,直到中午飯時,才可稍稍休息,午飯過後又要繼續工作。其實還有很多的從事其他行業的勞動者,同樣在為這個城市增添著色彩,其中就包括可愛可敬的老師們,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我們,傳授我們知識,教會我們做人,最渴望我們成材,正因為有了這些默默付出的勞動者,我們的臨沂才會更美麗。此刻的我只想對他們說一聲:辛苦了,謝謝你們!

  臨沂的夜是如此的美麗,躺在田間,仰望星空,每一顆星星都好似連在一起,像是在對地上的人們說著什麼……夜,不再寂寞。

  露,又一次撫過大地,撫過人們的臉頰。

  人們在享受著這座了不起的城市所帶來的幸福和喜悅。

  同時,人們也為這座城市做了了不起的貢獻。

  這就是臨沂,臨沂的人——誠,臨沂的情——真,臨沂的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