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

  人與人之間總會發生故事,請你分享一下吧。下面一起和小編學習一下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吧!

  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篇一:

  1、 寬容

  一隻小豬、一隻綿羊和一頭乳牛,被關在同一個畜欄裡。有一次,牧人捉住小豬,它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乳牛討厭它的號叫,便說:「他常常捉我們,我們並不大呼小叫」。小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卻是要我的命呢! 」  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宜幸災樂禍,而應要有關懷、瞭解的心情。要有寬容的心!

  2、 靠自己

  小蝸牛問媽媽:為什麼我們從生下來,就要揹負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骨骼的支撐,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這個殼的保護!小蝸牛:毛蟲姊姊沒有骨頭,也爬不快,為什麼她卻不用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   媽媽:因為毛蟲姊姊能變成蝴蝶,天空會保護她啊。小蝸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沒骨頭爬不快,也不會變成蝴蝶他什麼不背這個又硬又重的殼呢?媽媽:因為蚯蚓弟弟會鑽土, 大地會保護他啊。小蝸牛哭了起來:我們好可憐,天空不保護,大地也不保護。蝸牛媽媽安慰他:「所以我們有殼啊!」我們不靠天,也不靠地,我們靠自己。

  3、鯊魚與魚

  曾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只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面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有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裡,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只是它仍想到對面去,想嘗試那美麗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只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氣,但這一切只不過是假像罷了,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魚。

  可是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它怕痛。

  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篇二:

  有一年的冬天,疼愛我的外公忽然去世,一種難言的哀愴幾乎吞沒我的生活。在一個落雪的晚上,好友忽然提出要陪我喝酒,酒闌人醉的時候,他講述了一段他親身經歷的故事……

  大哥因病去世那年,母親已經七十歲,為了不讓體弱的母親過度悲傷,我們兄妹幾人商量後決定向母親隱瞞這個噩耗。由於大哥生前住在外地,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與母親團聚,相信母親是不會察覺的。

  儘管我們都避擴音及大哥,但是一段日子以後,母親還是念叨起來,說大哥是兒女中最孝順的一個,為什麼現在這麼長時間都不來看她。我們只得用種種理由來搪塞,說大哥身體不大好或者工作太忙走不開,為了讓母親相信,我們甚至還編寫大哥的來信讀給她聽。起初的時候,很容易就能應付過去,母親畢竟已經是七十歲的老人,反應已不那麼敏銳,可時間一長,所有的理由都變得蒼白無力,母親對大哥的思念愈發急切,她開始嚷著非讓我們領她坐火車去大哥家不可。我們只好用她年歲太大外出不便加以推託,每次看到母親的要求被我們拒絕後那失望的表情,我的心便會如刀割般的難受,甚至有犯罪般的感覺,不敢面對母親的目光。那個時候,我真想把一切真相告訴母親,然而理智終究阻止了我這樣做。漸漸地,我們開始習慣於母親的唸叨,母親也習慣了我們的拒絕,加上她的身體愈來愈差,所以也不再提什麼過高的要求了,然而,那份痛失親人的悲痛卻時常攫取著我們渴望寧靜的心。

  那年的冬天,在我休完寒假準備返校的前夜,母親忽然將我叫住,用瘦骨嶙峋的手從枕頭下取出一件羊毛背心交給我。這件背心我見過,那是我父親生前最喜愛穿的。我不解地望著母親,過了一會兒,母親才顫巍巍地對我說,你回校前無論如何去大哥那裡繞一下,把這件羊毛背心也捎去,兄弟姐妹中就你大哥吃的苦最多,離開媽的時間最長,大哥這麼長時間沒來,一定是腰病又犯了……一股熱流刷地湧上我的心頭,我百感交集地從母親的手中接過了那件羊毛背心,那一瞬間,我忽然有種釋然的感覺,大哥真的並沒有去世,一家人不是像以往一樣在彼此思念彼此牽掛嗎?大哥只是去到一個更遙遠更美麗的地方,總有一天,我們會在那裡重逢!

  那以後,我終於能坦然地面對母親牽掛的面容,終於能平靜地和母親一起回想我的父親我的大哥以及許許多多遠離我的親朋好友。也許母親永遠也不會知道大哥其實早已不在人世,但這已無關緊要,重要的是,我知道我們摯愛的人永遠不會離去,知道了生命中有比悲痛更重要的東西。母親在四年後離開了我們,彌留之際,她握著我們兄妹的手,無限欣慰地說:“我終於可以見你們的父親和大哥了。”……

  好友的故事講完了,我已熱淚盈眶。那個寂靜的夜晚,忽然讓我對一向最懼怕的生離死別有了更深的理解。只要有愛,生命就是不朽的。

  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篇三:

  1.誤會

  早年在美國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對年輕人結婚,婚後生育,他的太太因難產而死,遺下一孩子。他忙生活,又忙於看家,因沒有人幫忙看孩子,就訓練一隻狗,那狗聰明聽話,能照顧小孩,咬著奶瓶餵奶給孩子喝,撫養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門去了,叫它照顧孩子。他到了別的鄉村,因遇大雪,當日不能回來。第二天才趕回家,狗立即聞聲出來迎接主人。他把房門開一看,到處是血,抬頭一望,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見了,狗在身邊,滿口也是血,主人發現這種情形,以為狗性發作,把孩子吃掉了,大怒之下,拿起刀來向著狗頭一劈,把狗殺死了。之後,忽然聽到孩子的聲音,又見他從床下爬了出來,於是抱起孩子;雖然身上有血,但並未受傷。他很奇怪,不知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再看看狗身,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有一隻狼,口裡還咬著狗的肉;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殺了,這真是天下最令人驚奇的誤會。

  2.換個角度

  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裡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3.寬以待人

  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4.好不壞

  有兩個臺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遊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

  人與人之間的故事作文篇四:

  回憶裡飄過一絲熟悉的味道,暖暖的,有如愛的味道,喚起我記憶深處的感動,嘴饞的我吃慣了大姨做的飯。

  從我記事起,我就整天跟在大姨後面。大姨總說我不聽話,因為我吃東西挑三揀四。我喜歡聽大姨用沙啞的嗓音數落我之後撲哧的笑聲,大姨捨不得罵我呀。我便藉著大姨的疼愛放肆地成長著。

  許多年來,最喜歡的還是大姨做的飯。喜歡在無人問津的生日時,吃大姨做的可以把我脖子纏好幾圈的長壽麵;喜歡在挑剔早餐後,喝大姨親自為我做的合我口味的八寶粥……沒有鮮豔的顏色,沒有豐富的營養,沒有誘人的香味,沒有鮮美的味道,卻總髮現裡面的味道怪怪的,又難以忘懷。最愛的是那藍蛋黃的雞蛋。

  小學時,我在大姨家寄住,大姨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好像媽媽。“快吃!這是好東西!”每天早上大姨都因為雞蛋數落我,可我偏偏和雞蛋不對眼。後來,我故意的為難大姨,我壞壞的笑著說:“我只吃藍蛋黃的雞蛋。”大姨真犯了難。從蒸雞蛋到煮雞蛋,從炸雞蛋到煎雞蛋,每天的餐桌上變換著不同的吃法。大姨總是心急地先剝開看看是不是藍蛋黃,每次總是同樣的結果,我笑著避過一難,而大姨卻是喃喃自語,想著究竟什麼是藍蛋黃的。

  後來,當我漸漸淡忘這藍蛋黃的雞蛋時,浸泡了好久的茶葉蛋終於好了,大姨那雙有明顯被茶色浸泡的手端上一盤藍蛋黃的雞蛋,大姨像個孩子似的滿足地笑了。嚼著藍蛋黃的雞蛋,我笑著流淚。

  以後的日子,餐桌上不再有變換的菜式,我也離開了大姨,可是我卻愛上了那每一道菜的味道,因為那裡傾注了對我的關心、包容和最深沉的愛,那就是那種最獨特的味道,令我永遠記惦的味道。跨過十四歲的檻,我終於明白,那愛的味道是我一輩子無力償還的。我想親情的形容應該還包括平凡吧,它並不都是轟轟烈烈,有時就隱藏在某一細微處,需要你用一生去品讀,用一生來求證;它平凡的不會被你輕易地發現,就像洋蔥,一層層剝下,就會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