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親情文章

  在成長的路上,親情是陪伴我們最久的情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親情

  濃濃,我要珍藏。

  ——題記

  雨傘下的親情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這歌唱得好。嘀嘀嗒嗒……教室外邊的雨在下個不停。看錶,還有5分鐘就要下課了。我向外張望了一下。下課鈴響了,可雨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想:是冒著雨回家還是在這裡等雨停了再回家。這時肚子卻咕咕地不爭氣地叫起來。於是,我決定冒著雨回家。剛到教室門口,就發現了一個很熟悉的身影,是媽媽帶了雨傘來接我了。我好高興、好激動,很快地走到母親的身邊。母女倆在一把雨傘的遮護下回家了。回到家中,我才發現媽媽的身子溼了大半,而我幾乎沒有被淋著一滴雨。“媽,您怎麼這樣……”“媽沒事的,媽身體結實著呢。”母親微笑著、淡淡地說。我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母親對我的好,我將永遠珍藏在記憶的深處。

  爸爸的愛

  “怎麼考得這麼不理想?下次要努力呀。”父親我的成績後,有點擔心,接著又安慰我,“要認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懂的要多問問老師和同學,你會學得好的。”

  過去,我只感覺到父親的嚴厲,好像對我很冷漠,根本不會關心人,為了一家人的生計起早貪黑,不知勞苦,也從不過問我的學習。現在,我要參加中考了,他便親自過問了。原來,父親一直在心裡關心著我,關心著我的學習,只是沒有表露出來而已。我感受到了父親的關愛,要將這親情珍藏。

  親情讓人感到那樣的溫暖,是我一生的財富,我將好好珍藏。

  當峭厲的西風把天空刷得愈加高遠的時候;當陌上呼頭的孩子望斷了最後一隻南飛雁的時候;當遼闊的大野無邊的青草被搖曳得株株枯黃的時候,便是秋了,便是樹木落葉的季節了。金秋的陽光溫馨恬靜,侗鄉的秋風和煦輕柔,藍天白雲飄逸悠揚。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麼羞澀,夏那麼坦露,冬那麼內向。秋天的美是理智的----它不像春那麼嫵媚,夏那麼火熱,冬那麼含蓄。秋,收穫的季節,金黃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同夏

  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

  秋夜,天高露濃,一彎月牙在西南天邊靜靜地掛著。清冷的

  月光灑下大地,是那麼幽黯,銀河的繁星卻越發燦爛起來。茂密無邊的高粱、玉米、穀子地裡,此唱彼應地響著秋蟲的唧令聲,蟈蟈也偶然加上幾聲伴奏,吹地翁像斷斷續續吹著寒茄。柳樹在路邊靜靜地垂著枝條,蔭影罩著蜿蜒的野草叢叢的小路。

  :感悟親情

  夜深人不靜。

  全因為所有的施愛和被愛,所有的付出和回報都在此時凝聚。

  在我久攻一個數學或是物理“堡壘”而不得克,且正欲繳械投降時,一股熱燙的氣流從桌子底下衝出來,把我的鏡片弄得有些模糊。

  “幹什麼呀,你!”母親沒聲響地舉動起初總會引起我的小煩,我吵嚷的語氣裡甚至有些責備。

  “這是今天新買的泡腳木桶,試試怎麼樣!”母親做事從來不多做解釋,我也已經習慣,任憑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脫了我的襪子、挽起我的褲腿,我保持著原來的坐姿,自然地看著蹲在桌子底下的母親。

  然而她並非教科書或是文學作品中所寫的母親那樣老:她的頭髮依然是那麼烏黑而且亮澤,她的面板仍然是那麼青春而且富有彈性,她此時正在試水溫的手依然還是那樣溫潤而且細膩!她太年輕了!

  我對自己有些不滿了!不一定頭上有一根白髮了才是母親,不一定魚尾紋爬上眼角了才是母親,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嘮叨的才是母親,恰恰相反:此時蹲在桌子底下因為女兒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親!

  “不能一下子放進去的!”母親一手拿著我的腳,一手撩著仍有些燙的水朝我腳心裡潑!癢癢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熱水快樂地在桶中打著旋兒,熱氣繚繞在桶的周圍,整個房間都瀰漫著木頭特有的香味兒。

  兩隻腳在母親的手裡被輪換著用水撩著,我很順從地任由母親操縱著我的腳,因為這時的木桶屬於我們母女,這時的溫度是我們母女的溫度!

  水流如絲緞般包裹著我的雙腳,我只覺得一股暖流由腳底直沁心頭,一天的酸脹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除了幸福還是幸福。

  “舒服吧?”媽媽仰起頭,“要中考了,功課緊、作業多,太辛苦了!”媽媽邊揉著我的腳邊唸叨著,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和女兒談心!雖平淡,但每一個字都那麼動聽,說得我心裡暖洋洋的。

  “媽媽,其實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點兒哽咽。

  “嗨,這算啥呀,女兒要比媽累得多!”媽媽眉宇和眼角間突有一瞬的愁雲但倏忽間就又消逝了。

  窗外北風呼嘯,室內溫暖如春。鏡片剛剛清晰卻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止是熱氣的緣故!

  久蹲著的母親終於把水撤走,她同往常一樣囑咐我早些睡,然而此時腳下有著這樣的幸福,身上有著這樣燃燒著的溫度,我又怎睡得下呢!

  所有的力量和激情再次凝聚!

  夜深了,我無法靜下來!

  :親情與我同行

  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有任何人陪我度過一生。時間最長的唯有親情,已經伴我走過了十五個春秋。我重來就沒有過什麼奢望。——題記

  它種是以多種形式呈現在我面前,緊緊跟隨著我。無論我離開家多遠,無論我要去何方,就算我浪跡天涯海角,最想戀我的也是它,最牽掛我的也是它。它重來就沒想過需要回報,它重來不乎自己付出了多少。

  每一次的離家,相信每一個人都會聽到這樣的話“注意安全!”“早點回家!”“好好學習!”。我也不例外,父母將希望寄託在我身上,希望我好好學習,不要像他們一樣,那麼辛苦地到處輾轉反側地賺錢。

  我深深的記得在一次放學後,因為有點晚了,我就狂奔回家。剛到家門口,就碰到了正從地裡忙活回來的奶奶,她看到我回來了便舒展開了眼角的皺紋,團團的被幸福圍繞。

  “怎麼才回來啊!?呵呵,餓了吧?我去做飯,你先看會電視。”奶奶邊說邊開門,正在院子外玩兒的妹妹聽見我和奶奶的說話聲,趕忙跑過來,一把抓過我的書包“姐姐,你終於回來啦!給我帶好吃的沒?”當她翻開滿作業的書包時,翻了翻,只好無奈地吐吐舌頭,一溜煙跑了。

  面對親人如此熱情的問候,我?裡暖暖的。我想回家,是因為有家人牽掛。我想回家,是因為有親人的問候。

  夕陽的餘暉撒在身上,投射出幸福的影子在地上自由舞蹈。麻雀在枝頭叫,白雲飄飄,心情大好。

  這麼閒暇的時刻,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一種奢侈。我情不自禁地憶起幾年前的此時此刻,當年我還只是一個小學生呢,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時間回家。經常是爺爺在輔導我學習,就連不識字的奶奶也會時常拿起我的作業本,眯起眼看著上面的紅勾勾笑。

  如今啊,他們早已不可能再輔導我學習了。但是他們對我的關?卻一點也沒減少,反而一點一點地在增加。可能作業量大,會一直寫到半夜十一二點鐘,我都發現家人每次都是等到我寫完作業後才睡覺。而且還時不時地進來問我要不要吃點什麼或喝點什麼。

  我不敢奢求什麼,我知道我是幸福的。

  雖然我寫的這些事都很普通,但是,它,親情,就是以這種不起眼的方式向我傳達家人對我的愛與關懷。

  相信沒個人都有過類此經歷,遠在他鄉的夜裡,會時不識地想起,這美好的回憶,這祭奠的過去。

  親情啊,無論我在哪裡,你都永遠與我同行。你將親人的思戀帶到遠方,給我們信心,給我們鼓勵,給我們勇氣,給我們自信,給我們無盡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