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單身的文章

  單身,有時不一定是貴族. 單身也許會比較自由, 但自由也有一個同義詞,叫作寂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篇1:找個等你先走一步的男人

  小靜大學畢業後到一家外企找了份活兒,雖然收入高,但特別累。每天下班後回到單身宿舍裡,就總想能有個人陪著說說話。同事似乎看穿了她的心事,便給她介紹了好幾個男朋友。不知怎麼的,她竟然一個也沒有看上。不是那些男孩子長得不帥氣,也不是那些男孩子沒有足夠令女孩子心動的好工作和高薪水,而是她沒能如願地找到一個能讓她先走一步的人……

  小靜母親大學畢業,教高中,父親中師畢業,教初中。***年代他們倆從同一個城市分配到小小的縣城裡的同一所學校,於是,友誼和感情便很快在彼此的關愛與呵護中萌生了……不過,那年頭,有大學文憑的女孩子去找一個只有中師文憑的男孩子,在常人的目光裡,是很難被接受的。因此,斷斷續續地往來了一兩年,都沒能最終將關係確定下來。然而,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小靜的母親是這樣告訴小靜的:“那天晚上,我帶著學生去看電影,一個學生中途肚子疼,我便送那學生去醫院。你爸得到訊息後也趕到醫院裡來幫我。那學生患急性闌尾炎,需動手術。通知家長,又把學生送進手術室……一切忙完,已是深夜。你爸將我送到我住的宿舍樓下,躑躅著不肯再走了。我叫你爸上樓到我房間裡坐一坐,你爸只一個勁兒地推說要備課改作業。我猜想你爸是出於自卑,不肯主動向我示愛,便慍怒地責備他‘既不肯進屋去坐一坐,那你還傻呆著幹啥?’你猜你爸怎麼回答我的?‘我在等你先走一步呀!’聽了你爸的話,我心頭一熱,突然覺得你爸是值得我依靠和信賴的一個男人,於是,我果斷地做出決定,嫁給了你爸。後來的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

  是的,男人和你分別時,不論是暫時的還是長時間的,能讓你先走一步,便是把所有的愛放在你的背影上,讓你從他的眷戀裡從容地消逝。每走出一步,你都會坦然而欣慰地想到,身後有一雙溫熱的目光注視著你,陪伴著你,所以,哪怕你走進的將是狹長的巷道,或者陰森的密林,你都不會孤獨,不會畏懼……然而,小靜遇著的男孩兒卻總是要麼行色匆匆說過“再見”便揚長而去;要麼心不在焉道過“再會”便不見了蹤影。

  ***文/但遠軍***

  篇2:有一種愛情叫做曖昧

  既不是友情也不是真正的愛情,他高於友情又和愛情有一段距離.互相關心,互相牽掛,互相曖昧.這是一種高尚的還是低階趣味的關係?你知道嗎?

  無論是否單身,人都是以個體生存在社會上的.人也是有獨立思維和有獨立思想的,但是很多事情又不能獨立完成,需要相互幫助和相互協調.無論是否單身,你都要有自己興趣愛好,你都要有自己的工作圈子和社交圈子.無論是否單身,你都要與人溝通,你都要傾訴.

  有這樣一種關係叫做曖昧.

  在我受委屈的時候,在沒人陪我逛超市的時候,在我受到打擊的時候,在我需要意見的時候,有這樣一個人……我們是朋友,我們貌似戀人,我們不是戀人.我們是朋友.有一種關係叫做曖昧.我們在對方的面前可以撕去一切虛偽的面具.我們手拉手走在深夜空曠的大街上.我們一起推著購物車.我們在KTV聲嘶力竭的吼著...不做淑女,不做紳士,只要做一個快樂的人.我們依然是朋友,我們依然不是戀人.我們永遠是朋友,我們永遠不會成為戀人.但是我們依然曖昧著...有這樣一種關係叫做曖昧……

  有一種愛情與責任無關,披一件荒唐的外衣,它就成了曖昧。王菲在新專輯裡唱出最曖昧的一種關係:我把心給了你,身體給了他;我把情節給了你,結局給了他。有哲人說:愛是無聊的沙漠中的危險綠洲。而事實上,這一片綠洲往往是虛幻的。太多的眼神閃爍,明明有喜歡的成分,卻永遠離愛情有一步之遙。或者是它真的太危險了,太使害怕受傷的人們怰於靠近。

  有這樣一個女人,優雅知禮,身邊不乏追求者,卻始終寂寞一人。問她是否過於挑剔,她苦笑著搖頭,說出那樣一種關係:離曖昧很近,離愛情很遠。誰都持股觀望,不願先丟擲手,誰都在一個最安全的模式含混的、拖泥帶水的、欲拒還迎的,醉生夢死的。這些通通是曖昧的外衣。什麼是安全的?那就是不需責任的、靠近、離開、愛戀、分離都不用交待,這難道不是愛嗎?可是明明有慌張的心跳。是愛嗎?那些暗示頻頻投遞。那些問候心懷鬼胎。如同隔了霧的花,雲端美麗,只是空不得天明散去那一刻。它們離愛情,真正的愛情實在很遠。

  當然靈魂是寂寞的,不可否認它有掙扎的時刻。所以這類感情在這個年代日愈增多。它的存在,讓感情的面目突然含糊起來,說不清道不明。倘若僅止於靈魂上的牽扯,這份曖昧就乾淨多了。

  而現實是:曖昧的慾望正在強烈的道德譴責下快樂地苟活著。當誰也不願先把心交託出來時,曖昧永遠是曖昧,成就不了一場美好的廝守,每一個人都把心緊緊地攥在自己手裡,這樣便誰也騰不出手來接住別人的心。

  篇3:不完美的完美

  我有一個朋友,單身半輩子,快五十歲。突然結了婚,新娘跟他的年齡差不多,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只是知道的朋友都竊竊私語:“那女人以前是個演員,嫁了兩任丈夫,都離了婚,現在不紅了,由他撿了個剩貨。”

  不知道話是不是傳到了他耳裡。有一天,他跟我出去,一邊開車、一邊笑道:“我這個人,年輕的時候就盼開賓士車,沒錢,買不起;現在呀!還是買不起,買輛三手車。”他開的確實是輛老賓士,我左右看看說:“三手?看來很好哇!馬力也足!”“是呀!”他大笑了起來。“舊車有什麼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個四川人,又嫁個上海人,還在演藝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場面見多了。現在老了、收了心,沒了以前的嬌氣、浮華氣,卻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佈置家。講句實在話,她真正最完美的時候,反而都被我遇上了。”“你說得真有理!”,我說:“別人不說,我真看不出來,她竟然是當年的那位豔星。”“是啊!”他拍著方向盤:“其實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嗎?我還不是千瘡百孔,有過許多往事、許多荒唐,正因為我們都走過了這些, 所以兩個人都成熟,都知道讓、都知道忍,這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

  不完美,正是一種完美!我們老了、都鏽了、都千瘡百孔了。總隔一陣子就去看醫生,來修補我們殘破的身軀,我們又何必要求自己擁有的人、事物,都完美無暇,沒有缺點呢?看得慣殘破,也是歷練、是豁達、是成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啊!摘錄獻給每個正在打拚的人!親愛的朋友,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應該相互體諒、相互包容、溫柔的相待、扶持的相守。

  ***文/劉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