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鄉村散文

  雙休逢雪天,出行不便,清閒無聊,翻遍書架所有,作者的一縷鄉愁,讓我憶起我的鄉村童年,今天我們來看一下。

  :鄉村田園

  輕易不敢開啟記憶的閘門,怕那絲絲柔情糾纏於心,誘發思鄉之情令自己心神不安。浪漫的都市生活、恬靜的工作空間還是難掩那份思念,瞬間便波浪翻滾再也按耐不住那顆躁動的心,思緒會一瀉千里,情定那片山村!我那村莊位於朐城東南,在名不見經傳的牛山腳下,屬丘陵地帶,土地並不肥沃,青色的沙石裸露著隨處可見,地下是藏有方圓幾十里人盡皆知的黑山石。村南大片的荒灘、崖坡光禿禿的,春無綠意、秋無斑斕。可勤勞的父老鄉親祖祖輩輩居住在此,向荒坡要糧田、向沙嶺宣戰!記得剛結婚那幾年,鄉里組織義務勞動,挖坑放炮整理梯田,幾千人齊聚於此,炮聲隆隆、大家幹得熱火朝天,為附近幾個村莊付出過辛勤的勞動,不管結果如何,意願都是好的,何況這要比我們的祖輩們靠鎬頭刨要先進多了!好歹那些鬆動後的沙石,經風吹、雨淋、日晒逐漸風化耕種幾年後即為良田,村北的土地較為豐厚是我村的小麥主產田,也是各戶的糧囤,人均口糧一畝二分還多一點。不過,這些土地在上一代人那裡主要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方可豐產,多數人方可解決溫飽;若連年乾旱即顆粒不收,莊稼人只能大眼瞪小眼;村東南方向的沙土地多數用來種地瓜、黃煙,因這些農作物比較抗旱。二十多年前,我們這一片是我縣的優質黃煙基地,生產的黃煙色質在省內較為出名。農家人在溫畦裡品撒金色種子播種綠色的希望,傍晚為它們蓋上厚厚的棉被,太陽出來再為它們開窗通風想照顧嬰兒般細心。待到向田裡移栽時,親戚朋友都來幫忙,因為那是最為繁重的體力勞動。村內有個小水壩,夏季雨水大時可存部分用於春栽,可多數年頭乾旱春季水源最缺,人們只得在壩底挖坑淘水,隨著水位下降即越挖越深,可那點水還是少的可憐!栽煙的鄉親只得排隊挨號,輪到自家時一個人下到底層用水瓢把水舀進水桶裡,幾個勞力接力傳遞到地面灌進推車上的大水桶裡,體力較為棒的負責駕車體質弱點的或女人則負責拉車向南嶺駛去,若等水時間長這一來一回近兩個小時就會過去,可那時的黃煙是全村人的經濟支柱,大家會想盡一刧辦法把焑栽種,好好管理並把色澤產量搞上去,換回金錢或買糧、娶親、蓋房。我村的標準房都是鄉親用辛勤汗水換回的煙錢買回沙石磚瓦蓋成的。

  我們這代人雖然上學不多,但畢竟比長輩們多識幾個字頭腦較活,幾個青年在外上班經多見廣,聽說遠處一些山村打出水井,借鑑他們的經驗回家想法打井。記得,西家大哥是第一位挖井人,材內的老人直搖頭:“難!這蹭破地皮即是風化、黑石頭,肯定半途而廢!”他憑著年輕加韌勁利用上班空閒與家人用鎬鉋、鍬挖、轆轤向外運,一天幾釐米甚至幾天不見下落,只得鑿炮眼進行轟炸,帶到岩石稍有縫隙再用八棒錘、鋼釺硬砸猛敲一點一滴的行進,功夫不負有心人,滴水方可穿石人定能勝天,二十多米深時石縫裡湧噴泉,神水現人間,這一囗井打打停停歷時近三年!錘子鑿活村民的頭腦,炮聲炸開鄉親的笑臉,清澈的井水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大家競相效仿在庭院內打出大口井。自此徹底結束了向深達百米的溝底挑水吃的歷史,房前屋後有綠綠的菜園;壩內的深坑、溝底、相繼打出深不可測的大口井,部分田地儘可噴灌,這些莊稼旱澇皆可豐產,農家人有了餘糧,再也不用盼老天爺的那張淚臉!

  窮則思變,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繁榮變化,我們那片村民再也不甘心在黃土裡刨金,抓機遇走出田園加入經商的行列,尋找外面適合自己的工作,經過努力大多都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農田裡少了他們的身影,只是那份鄉情已深深浸入黃土裡邊,在夢中常回田園,並非兒女嫌棄家貧,並非孩子嫌棄母醜,只是他們已長成參天大樹在為城市的建設添磚,這不僅減輕了您的負累也為在家的兄弟姊妹提供了發展的空間!看如今的山鄉,條條大道直通村口,村內大街小巷早已硬化房前屋後瓜果蔬菜、花圃連片;在高處打出深井優質的山水自流進各戶的庭院,只需把氷龍頭輕按水流即會不斷;那些大口井、轆轤、水泵大多已經休閒,像安詳的老人靜靜地守護著庭院,笑看農家日月翻番。桃花映紅藍天,白菜花兒黃燦燦望也望不到邊,吸引著城市裡的靚妹俊男競相拍照留念;鴨棚成排、豬圈連片、奶牛成廠規模化的養殖轉回豐厚的裡利潤,富了我們的鄉親,這真是敢叫日月換新天!

  :鄉村情結

  鄉村的日子是母親的叮嚀,隨濃濃的晨霧,淡淡的晚炊浮現,常使我思念的波濤如不安的潮汛。

  鄉村的日子是父親的辛勤,伴黎明的雞叫,星夜的蛙鳴縈迴,常使我牽掛的目光如暮歸的鳥兒。

  鄉村的日子是小妹的天真,由夏日的蓮曲,秋天的漁歌傳吟,常使我記憶的帆篷如飛揚的風箏。

  晨迎旭日東昇,暮送晚霞流金,晝淋風霜雨露,夜攬北斗七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鄉村的日子是家紡的土布,原始裡透著樸素的的風韻。

  春觀梨花似雪,夏眺稻浪如茵,秋聽雨打殘荷,冬插臘梅入瓶。斗轉星移,四季分明。鄉村的日子是田野的風景,平常中流淌著豐美的詩情。

  小河邊有浣衣的村婦,穀場邊有插秧的後生,村道上有撒歡的牛犢,樹蔭下有爭食的雞豚。五穀六畜,女賢男勤。鄉村的日子是火紅的社戲,熱情裡洋溢著知足的歡欣。

  一碗紅燒肉香遍大半個村落,一件新衣裳引得好幾天讚許,一位外來客招致幾十聲問候,一場夫妻仗驚動數十戶近鄰。家長裡短,粗茶淡飯。鄉村的日子是長輩的嘮叨,瑣碎中湧動著淳樸的真誠。

  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臘月的梅花,元宵的龍燈。喜怒哀樂,敢愛敢恨。鄉村的日子是自釀的美酒,粗狂中燃燒著濃烈的品性。

  村東的石磨碾出豐收的喜悅,村南的杏林搖曳著清脆的笑聲,村西的風車轉動溫馨的恬靜,村北的古井流淌著生活的滋潤。歲月滄桑,榮辱不驚。鄉村的日子是淡泊的水墨畫,平和中透著旺盛的精神。

  回望鄉村,我終於猛然驚醒:有鄉村的日子,人生才有最踏實的腳印;有鄉村的日子,心靈才有最珍貴的儲存;有過鄉村的日子,生命才有最歡快的歌吟。

  鄉村是水,給魚兒活潑的生命,鄉村是樹,給鳥兒濃重的綠蔭,鄉村的日子是捧故鄉的泥土,讓離鄉的遊子永遠沒有水土不服的毛病!

  :美麗的鄉村

  當你已經習慣了城市的喧鬧,頂著著高樓大廈一樣的壓力,高彈著快速的生活節奏。來到這邊的鄉村,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看看蔚藍的天空變化,小鳥每天喳喳的叫你起床,綠色帶給你更多的放鬆,和酷暑難耐的山城比,這裡的一切帶給你的都是涼爽,清晰。

  一路走過去,每一朵張開笑臉的向日葵都笑著來歡迎你,鮮豔的紅色枸杞也把小小的樹頸壓彎了腰,像士兵一樣排列整齊的玉米也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互相爭著長著,黃色的哈密瓜也來湊熱鬧,點綴著整個戈壁灘,讓整個小小的綠洲村莊不在寂寞。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會三個五個一起的拿著小瓶子去到雨水長期積累的水坑裡捉蝌蚪,捲起褲腿,光著腳,貓著腰,把瓶子直接放到水裡,讓小蝌蚪自己游進去,快樂聲總是穿過整個村子。而今,已將很難看到這樣的水坑。到處都是地下抽水的機井,水涼涼的,慢慢的走進田地裡,口渴的苗都咕咚咕咚的滿足的喝著。

  抬頭看看天空,藍天白雲,城市裡很難有這樣清純的天空,著名的大導演張藝謀也最喜歡我們這裡乾淨的天空,沒有任何汙染,簡單的清澈。關於天空的電影,幾乎都在這裡拍攝。天空的白雲,一會變成魚的形狀,一會又變成獅子的樣子,妙不可言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開發商家都來這裡降低成本,家鄉的土地也不在孤獨,養殖場,農業加工廠也如春筍一樣的脫土而出,網路帶動著當地的經濟像坐火箭一樣的飛速。

  太陽下勞作的農民晒得黑黝黝的,滿臉寫著開心,她們在見證者鄉村的歷史,從幼小的孩童,長成現在青壯年。

  這塊土地養育著我們一代代,熟悉的一切總是讓人輕鬆舒適,少了城市的喧鬧,多了一份寧靜,少了高樓的壓力,多了很多綠色的愜意,少了高速的運轉,多了一份放鬆和舒適。呼吸著熟悉的空氣,吃著樸素簡單的拉麵和揪面,真誠的人和簡單的事。世外桃源也許就是這種簡單的美妙吧。

  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