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痕散文

  紅花要有綠葉的襯托才顯出它的嬌美,愛也有感恩的陪伴才能顯出她的偉大。今天來看一下關於。

  :大愛無痕

  四川汶川大地震,把國人的愛心,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民族精神,一種巨不可擋的力量,一份永不消逝的信念。當災難突如其來,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在苦難與磨難面前,在悲傷與痛苦面前,全中國的人們用自己的愛心,唱響了一曲曲大音希聲、大愛無痕的絕唱。

  汶川大地震中有著太多的愛和感動。災難中,是我們的人民教師用自己的大愛,擎起了一面為人師表的旗幟。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師德功蓋千秋、流芳百世。5月12日14時28分,地震突如其來,在這毫無防範的瞬間,正在給學生講課的譚千秋老師,幾乎是本能地撲向一張課桌,張開雙臂護住身下的四個學生。當譚老師的遺體被發現時,他仍然保持著生前雙臂張開的姿勢。29歲的張米亞老師,在廢墟瓦礫中,就像一隻雄鷹,伸出自己的雙臂緊緊地護住自己的學生。張老師用自己的生命,實踐著“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的諾言。還有許許多多的老師,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自己的學生。他們用天使般的羽翼,用無私寬博的大愛,為幼小脆弱的生命,撐起了一片朗朗的晴空。那一刻,他們的姿勢是最美麗的,也是永恆的飛翔姿勢。

  我們的母親,也用自己無私的愛心,溫暖的懷抱,精彩地註解了“母愛”這一神聖的名字。臨終前撩起衣衫為嬰兒餵奶的年輕媽媽,把最後的乳汁送給了自己的孩子,也把母愛和希望留給了孩子。還有一位遇難的母親,最後一刻她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母愛的偉大。她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救援隊員透過那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式。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身體,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得變形了。在她的身下,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裡,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髮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地睡著。被子裡有一部手機,螢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這是多麼勇敢偉大的母親,這是何其崇高悲壯的母愛。幸福的孩子,長大懂事後,你一定要永遠記住母親的愛,你要永遠為母愛感恩。

  在災難面前,人的生命是脆弱,但人性中的光芒,人間中的大愛,卻是永恆的、堅強的。家中10口親人全部遇難,仍奮戰在抗災一線的女民警蔣敏;揹著3歲半的妹妹,在深山步行逃生12小時的11歲少年張吉萬;因搶救傷員而流產的24歲的女護士陳曉滬;一位靠乞討為生的老人兩次捐款……這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這就是我們的親人,不管是相識還是不相識,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地界區域,所有的愛心都在這一刻凝聚,凝聚成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凝聚成人間最偉大的愛心。這種大愛撼天動地,是任何困難都壓不倒、打不垮的。因為,我們明白,唯有這種大愛,才能開出世上最絢麗的花朵;唯有這種大愛,清香將永遠伴隨著我們的生活;也只有這種大愛,我們的明天將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汶川之殤,舉國之傷。在地震發生的這段日子裡,因為有大愛,我們不拋棄,我們不放棄,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因為有大愛,那人性的光芒,穿越廢墟瓦礫,在黑暗之中,開出了一朵又一朵光明之花。因為有大愛,我們牽手相望,讓死神和災難望而怯步,讓一盞又一盞的燭光,擦亮明天的希望。因為有大愛,我們凝聚所有的力量,用溫暖點燃希望,用光明照亮希望,攜手共進,建設美好家園。這份大愛充滿理性,張揚正義,蓄滿力量,博愛天下,仁義四方。

  大愛無痕,大愛無疆。自古多難興邦,多災多難的民族啊,是壓不倒,打不垮我們的精神鬥志,越是危難關頭,越是災難面前,我們更是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我們不僅要學會愛惜自己的生命,更要提倡愛惜身邊的人,愛蒼生萬物和一切生靈。要愛我們的國家,親善萬民,兼善天下,以仁愛為本,上善若水,重建美好和諧的新家園。我們要不服輸,災難面前不低頭;我們要學會感恩,要把點點滴滴小愛,凝聚成涓涓大愛。擦乾眼淚,挺起我們不屈的脊樑,繼續前進,不為別的,只為這份綿延不斷的大愛,一定會讓我們堅強地活下去。

  :大愛無痕

  眼角溼潤的我,不知道還有多少勇氣再看看這張圖片。山西左權的王志華嘴對嘴餵養孩子500天,我相信,身患重病的三歲女童王可然是幸福的,哪怕是母親不堪重負離她而去,她也是幸福的。因為她有個對自己不離不棄的父親,生命不息嚼食不斷餵養不停舔牘愛女的父親,有著真摯自然、不容褻瀆、發自內心無痕大愛的父親。

  愛可以彌補一切的缺失,看著插在孩子嘴邊刺眼的白色呼吸管,我難以控制地再次溼潤眼眶,圖片中,父親的眼神是那麼溫和的堅強依靠,女兒則流露出待哺幼鳥期倚的依賴,平凡之中見偉大,細微之處覓真情,常見於父母與子女間的餵食行為,在近兩年的堅忍毅力下,內化成一種無形無聲的感動,一種沁入心脾的感動!

  愛由心生,愛在自發,可是有很多的愛也印證著我們制度的缺失!不知多少次地看見考上名牌大學的孩子,回家卻是接到久病纏身自殺身亡父母的訊息!多少次有著良善的人,以自殺自殘的行為告訴世人,老人不是他撞的!又有多少次看見因病返貧的人,跪在街頭行乞的圖片!當大愛無法支撐內心強大的時候,公權的大愛又在哪裡?也許,有職能部門會責問,我們有相應的救助機制,你為什麼不依賴這些救助機制?機制宣傳不到需要救助人群當中,使需救助的人群依舊得不到幫助,這種機制就是褻瀆公權!會遭到普通大眾的鄙視!

  感動騰訊,在這個需要救助的孩子圖片下,連結出了專項募款,標識著募款金額執行的進度,讓我們知道這個貧弱的家庭在大家的扶助下還是充斥著希望,讓我們看到這個大愛的父親能夠繼續著他的無痕彰顯!我知道微薄的扶助,根本上解決不了這個家庭面臨的困難,但我堅信愛的攜手,這個世界一定是溫暖!

  :上善若水,大愛無痕

  我國的先賢聖人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實是我們教師的人生寫照,我們教師就是“善利萬物”的水。古之師,與“天地君親”齊名。師者,“真、善、美”的倡導者、傳播者、踐行者也,無私無畏,無慾無求。當其為雨露,則潤物而無聲;當其為雲霞,則遮天以蔽日;當其為江海,則包容萬物;當其為溪流,則一瀉千里;當其為河瀑,則滾滾而成濤。師愛,就是這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無痕大愛”。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辛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數年的耕耘,數年的守望,使我深深的喜愛著教師這一平凡且神聖的職業。清晨,當曙光尚未照射住整座大山時,我與我的“孩子們”伴著風聲、水聲,已開始了一天的學習之旅;黃昏,當最後一抹兒夕陽消逝天際,我與我的“孩子們”伴著星空、明月,安然的入睡夢鄉;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就這樣流逝。每當看著孩子們那稚嫩的筆跡,在我孜孜教誨中逐漸成熟起來,我便感到: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追求與欣慰。

  記得有一首詩這樣寫道:“如果你種下的是葵花,秋天收穫的會是一片金黃;如果你種下的是甘蔗,秋天收穫的定是甜蜜;如果你種下的是自己的一顆心,收穫的一定是一輪火紅的太陽”。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身受聾啞盲三重殘障,7歲前她一直生活在無聲無息,沒有光明的混沌世界之中, 在7歲時她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師。沙利文用超常的耐心和愛心,將海倫從一個無知、粗魯、暴躁易受傷害的小女孩,培養成了一位作家,這是一個播種“自己的心”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充滿了艱辛與困難的過程,沙利文老師的付出收穫了“一輪火紅的太陽”。如果沒有“心”的播種,怎能在黑暗的心靈中灌注光明?如果沒有“心”的播種,怎能收穫一輪火紅的太陽?正如兒童作家冰心所言:“有了愛,就等於有了一切。” 這就是愛的魔力,它如濛濛細雨滋潤著種子的夢境,如融融春意慰藉著心靈的祈盼。

  第斯多惠說過“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磚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築。”嚴而有愛,愛而從嚴。教師應是這樣的人:“熱愛孩子,把跟孩子交往當做一種樂趣;相信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快樂與悲傷,時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一個教師,只有當他融入學生群體時,只有當他愛著學生並受到學生愛時,才能真正實現他的最大價值。教育是一種潤物無聲的漸染,不是疾風暴雨的盪滌;是一種春風化雨的感化,不是厲風嚴霜的摧殘;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發展,不是千人一面的雕琢;……耿耿園丁意,拳拳育人心;身於幽谷處,孕育蘭花香。

  教室裡放飛的是學生的希望,守巢的卻永遠是教師自己;黑板上書寫的是引導學生做人的真理,擦去的卻是教師一生的功利;粉筆畫出的是學生夢想的彩虹,流下的卻是教師辛酸的汗滴。不要放棄!任憑歲月更迭,世事滄桑;任憑青春流逝,紅顏憔悴。因為,教師本是個平凡而又神聖的職業。“大音希聲,大愛無痕”, 三尺講臺使教師照亮了別人,也昇華了自己。

  愛,是教師最美的語言。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學生貼心。“誰愛學生,學生就愛他,只有愛學生的老師,他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才能教育好學生”,教師應該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去教育每一位學生,去感染每一位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只有播撒愛,才能收穫幸福。其實教育的奧祕並不深奧,反而很簡單——熱愛學生。

  泰戈爾曾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葉的事業,與花相伴。這是多麼富有詩意而美好的事業。這不由得讓我想起《調寄滿江紅》:“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緒縈繞。為師表,筆端心熱,付與芳草。四季辛勞暮與早,蠟炬成灰光多少??血和汗,看人才風貌,全知曉”。

  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那就是愛。教師讓生命的光和熱長久不息,讓人間真情不斷演繹,讓博愛之心不停傳遞。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既不同於母愛,母愛容易出現溺愛;教師的愛也不同於友愛,友愛需要回報;教師的愛更不同於情愛,情愛充滿了自私;教師的愛是一種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的“無痕大愛”。這種愛包涵著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師德的最高境界是“愛滿天下”,是“上善若水,大愛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