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的讀書筆記

  讀趙州橋 ,你可以這樣做筆記:趙州橋是祖國寶貴的歷史遺產。那麼讀者們又是如何做筆記的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讀了《趙州橋》這篇文章,我認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十分了不起的。俗話說:智慧是人們的結晶,古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幹,造出了獨特的趙州橋。我也認為石匠李春的設計美妙極了,他不用橋墩,巧妙地做了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撐住橋,既能節省材料,又能減輕橋身的重量,由李春的創舉,我想到了一篇文章——《想做橡樹的比爾·蓋茨》,文中的比爾蓋茨他能創新,與別人不同,就像李春一樣,能把橋設計得與別的橋不同,做出創舉。老師也常常跟我們說不要總是跟著別人,人云亦云。有時候,也要有自己的見解;一個人沒有智慧也是不行的。

  我要敢於創新,也要好好學習,擁有無窮的智慧。

  篇二

  《趙州橋》人教版第五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使中國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以及設計上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教學難點:理解為什麼說“這種設計是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通過想象趙州橋欄板上雕刻的圖案,體會趙州橋的美觀。這節課我圍繞著趙州橋的堅固、美觀為主線,讓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主要做法如下:

  一、直觀體驗,體會雄偉堅固。

  在感受趙州橋十分雄偉時,我以教室為例,趙州橋長50多米,相當於7間教室連在一起;寬9米多,相當於一間半教室的寬度,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體會雄偉,比較形象。趙州橋的堅固體現在李春獨創的設計上,我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字體會李春如何設計趙州橋,他為什麼這樣設計,來體會李春的聰明才智

  二、課件演示,體會創舉

  趙州橋是中國建橋史上的一個創舉,在建築形式上,趙州橋在石拱橋的基礎上,它的兩邊還各有2個小的橋洞,這樣的設計有它的獨特之處。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石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為了讓學生更易於理解,特別在課件中製作了相關的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水流的增大和水流的走向,讓學生明白,當水流小時,水流通過大的石洞,當水流大時,水不僅可以從大橋洞通過,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通過,對洪水進行分流。在演示過程中,學生明確了這種設計的獨特之處,從而感受當時勞動人民的智慧,是他們用他們的智慧和血汗才建造了這樣一座聞名中外的趙州橋。讓學生理解“創舉”,是別人沒有發現或沒有做過的,感受創舉,通過文字,讓學生閱讀課外知識,“這座橋建於隋開皇大業年間,由一名普通的石匠李春所建,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雖然經歷過無數次洪水衝擊、風吹雨打、冰雪風霜的侵蝕和8次地震的考驗,卻仍然安然無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讓學生感受趙州橋的堅固,經歷8次地震還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可見趙州橋的堅固,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中國建橋史上的創舉。

  三、抓重點詞,體會美觀

  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是一個過渡句,巧妙地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絡在了一起。在主力美觀時。我採用抓住重點詞的方法,讓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個問題:1、這個自然段描寫了幾種龍?2、它們分別是什麼樣子的?用“?”標出表示樣子的詞語。通過讀書,讓學生抓住三種龍的獨特之處,“相互纏繞,回首遙望,雙龍戲珠”通過重點詞語想象他們的樣子,從而體會雕刻的圖案是那麼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多姿多彩。從而引出“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的一樣。”再展示趙州橋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真的圖案,感受他的栩栩如生。接著,朗讀課文,帶著想象去體會趙州橋的欄杆上那些精美的圖案。

  在課堂教學中,還有許多的不足之處課堂氣氛略顯沉悶,需與學生溝通,師生共同努力,爭取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朗讀的指導和朗讀量還欠缺,課堂結構還應更加緊湊。

  篇三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趙州橋》,知道趙州橋歷史悠久,雄偉堅固,造型美觀,那是一個科技落後、戰爭頻繁、百姓窮苦的年代。在那樣一個年代,要建起這樣一個舉世無雙、獨一無二、世界聞名的橋,容易嗎?所以,我們在讚歎趙州橋的巧妙設計和精緻美觀時,在讚美李春的了不起時,我們更應該讚美和感謝勞動人民,沒有勞動人民就沒有趙州橋。此時此刻,面對雄偉堅固,奇巧精美的趙州橋,你想怎麼誇它?

  趙州橋是一座很有名的橋,是古代人們一磚一石搭起來的,多不容易啊!我們現在有很多的橋,都是用機器修建的。可是為什麼會塌?為什麼趙州橋不會塌?這是人們一點點搭起來的,上面留下了多少滴汗水,那是人們刻苦勞動的結果,他們做到了宋慶齡說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現在的橋可能經過一次大水、一次地震就垮了,但趙州橋經過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多少次地震,依然完好的儲存下來,說明古代的勞動人民很認真做每一件事,所以才能做出一千四百多年不塌的橋。我們要學習古人的聰明智慧和認真負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