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有趣的寓言故事

  孩子在小的時候都很喜歡聽故事,特別是有寓意的寓言故事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那麼有關於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歡迎閱讀參考!

  篇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古時候在邊塞地區,有一個老頭兒,人稱塞翁。一次,他養的一匹好馬突然失蹤了,鄰居和親友們聽說後,都跑來安慰他。他卻並不焦急,笑了笑說:“馬雖然丟了,怎麼知道這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幾個月過去了。有一天,老頭兒丟失的那匹馬居然回來了,還意外地帶回來一匹好馬。

  這事轟了全村,人們紛紛向老人祝賀。可是老頭兒並不高興。他對大家說:“這有什麼可以祝賀的呀,誰能料到這不是一場災禍呢!”

  幾天之後,老人的獨生子騎著那匹好馬玩,這匹馬不熟悉它的新主人,亂跑亂竄,將小夥子摔了下來,把腿摔瘸了。人們聽說了,又來安慰老人。可是老人仍然不焦急,他說:“說不定還是件好事呢!”

  後來,邊境上發生了戰爭,很多青年人被徵調入伍,上了前線,傷亡了十之八九,只有老頭兒的兒子因為身體殘廢,留在家裡,才僥倖活了下來。

  “塞翁失馬”的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它常常與“焉知非福”連在一起使用,意思是老翁丟失了馬,哪裡知道就不是福氣呢?這個成語現在往往用來比喻壞事可以轉化為好事,或者用來形容雖然暫時受了損失,也可能因此得到好處。

  篇二:貓和老鼠的故事

  從前,有一隻貓,名字叫做火焰。這隻貓年輕時,吃掉過許許多多的老鼠。後來,它老了,沒有以前那麼靈活了,能捉到者鼠的次數便大大減少。老貓心想:“以前我年輕,身強力壯,憑著身體好,有力氣,總能抓到老鼠吃。現在,我年邁體弱,力不從心,老鼠經常從手邊跑掉,得想個什麼辦法才好。”

  從此,老貓便四處觀察。一天,它發現有一隻鼠王,帶著五百個兒孫住在一起。老貓心生一計,來到鼠洞邊,裝出了坐禪的樣子。老鼠們出洞來玩耍,看到老貓安祥地在坐禪,便去報告了鼠王。

  鼠王出洞來問老貓道:“阿舅,你這是在幹什麼?”

  老貓回答說:“我以前年輕氣盛。幹了無數傷害性命的事。現在,我想修行積善,洗去過去的罪過。”

  老鼠們聽它這麼說,心想:“這老貓也要積德行善了。”於是,心中對老貓放鬆了戒備。

  鼠王每次領兒孫們出去,回來時總要領著它們從右邊繞老貓三圈,以表示敬意,然後才進洞。老貓便每次悄悄地抓住走在隊尾的小老鼠,把它吃掉。

  過了一段時間,鼠王發現兒孫們的數量逐漸減少,而老貓卻越來越肥,氣力也增大了,心想:“這一定有原因。”

  鼠王從此後留心觀察,發現老貓的糞便中有鼠毛鼠骨,心裡一下子明白了:“原來老貓騙了我們,把我們的同胞吃掉了,我得仔細看看,老貓是什麼時候捉走老鼠的。”

  鼠王想好主意,便在洞中偷偷看著老貓。只見老貓裝著坐禪,等老鼠們走過去,它便迅速地抓注最後一隻老鼠吃掉。

  鼠王看到後,才明白了不能輕易相信自己的敵人。從此,它帶著子孫們遠遠地躲開了老貓。

  篇三:驕傲的烏鴉的故事

  一隻口渴的烏鴉找到半瓶水,瓶口太小了,烏鴉想到一個辦法,它銜來一些小石子,把石子一顆一顆地放進瓶子裡,瓶裡的水漸漸升高,烏鴉便喝到水了。

  經過這件事之後。烏鴉認為在鳥類和動物當中,要算自己最聰明。它不但越來越驕傲,而且還常常欺負一些弱小的動物。

  有一天,烏鴉在路上遇到了小白兔,當時,小白兔正忙著趕路,沒有留意到烏鴉從對面大搖大擺地飛過來。烏鴉看到小白兔沒跟自己打招呼,很是生氣。

  “好小子!你竟敢不跟我打招呼?”烏鴉猛拍著翅膀恐嚇道,“我要用小石子填滿河裡的水,叫河水漲起來,淹掉你的家,淹掉所有兔子的家!”

  小白兔一聽嚇壞了,它連忙跑回去告訴兔媽媽,兔媽媽也懵了。

  不久,河水快要上漲的訊息傳了開去,附近的動物都害怕了起來。

  烏鴉看到自己的一句話,便把各種動物嚇得團團轉,高興得站在枝頭上亂叫亂喊。

  烏鴉叫喊了半天,口渴了,它想找點水來喝,找來找去找到一口井。

  烏鴉一看到井,立刻拍動翅膀,一個筋頭就往井裡直衝下去。但是,井太深了,烏鴉喝不到井裡的水。

  烏鴉一連試了好幾回,結果都失敗了。這時候,它想起上次銜石填瓶的喝水經驗,又想起自己本來就可以用石子去填滿河水,於是銜來了一顆又一顆的石子,把它們全投進井裡去。

  烏鴉一邊投石子一邊想:只要井水升上來,我不是可以喝到水了嗎?但是,這一回,井水還沒有升高一公分,烏鴉已經累死在井邊了。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