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術教學隨筆

  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小班孩子繪畫發展水平也正處於“塗鴉期”。由於他們年齡小,手部小肌肉群發育不夠完善,手部力量不夠且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又沒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礎,所以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種遊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似像非像,讓人難以捉摸。因此,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難度較大。現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與大家分享一下。在小班的美術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樹立自信心,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作為小班老師一定要做好初期的選材工作,選一些遊戲性強的、幼兒能夠接受的、既簡單又出效果的題材***如手指點畫,蔬菜印畫等***,使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參與進去,而且在老師指導下都能完成,在老師積極性的評語中能充分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特別是小班幼兒繪畫,形式應多樣化,不能讓幼兒單一使用一種繪畫工具來作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失去新鮮感,減弱學習興趣。因此每次作畫,教師要儘量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奇特,例如剛開始我讓幼兒用廣告色進行手指點畫、蔬菜印染,當孩子對印染畫有一定的瞭解時,我便及時調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和形式,如:撕貼畫、紙團貼上、水彩筆畫、蠟筆塗畫等,這樣既讓幼兒認識了多種多樣的繪畫工具,瞭解了多種多樣的作畫方式,也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作畫興趣。

  三、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認識基本的三原色,認識點、線***橫線、豎線、曲線等***,認識簡單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並運用於繪畫過程中,如用小點表示花朵,用短斜線畫雨,用小射線畫小草,用豎線畫樹幹,用橫線畫棍子、繩子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先教畫點、線,然後過渡到點線組合***花草***、線線的組合***格子布、方形***、再教畫圖形***如吹泡泡,畫手絹***及塗色,最後是點、線及圖形組合。先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方法及對筆的控制力,然後再教幼兒在繪畫中畫線、弧線、長短直線的基本的線條組合,最後到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眼中的事物。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培養好習慣,贏在起跑線”,良好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成長都很重要。首先我們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坐姿,由於小班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我們要不斷提醒;其次是正確的握筆姿勢,因為握筆姿勢關係到孩子今後的學習,我們一定要手把手的教,而且要時時觀察提醒,還要讓家長在家配合教育;第三是作畫衛生習慣的培養,如:不拿水彩筆、蠟筆亂塗亂畫,印染畫後不亂抹,要將手洗乾淨再搬椅子,貼上畫時將撕掉的雙面膠紙放在指定的地方;最後是收放學習用具。

  五、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調動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豐富幼兒內心情感世界。如:教畫魚時,教師配上兒歌“魚寶寶,膽子大,天黑下雨都不怕,能唱歌,會游泳,樂得爸媽笑哈哈。”吸引幼兒在教畫兔子時,我給幼兒講小兔的故事:“兔媽媽生了只小兔,大家給小兔起了許多名字,有的叫長耳朵,有的叫紅眼睛,有的叫短尾巴……”,兔子的基本特徵通過小兔子的不同名字就概括出來了,給幼兒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調動了幼兒作畫的興趣。

  六、用發展的眼光、積極的心態正確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走廊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每個幼兒的繪畫特點,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我對完成作品較好的孩子總是給予積極的表揚,不好的也總是先表揚,在表揚的同時指出不足之處,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也會更加高昂,作畫興趣便會更濃,積極性便會更高。

  篇二

  小班孩子由於他們年齡小,手部小肌肉群發育不夠完善,力量不夠,動作還不夠靈活,所謂的繪畫只屬於塗鴉,沒有一定的技能做基礎,所以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種遊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因此,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難度較大。作為小班老師一定要做好引導。

  一、水彩筆、油畫棒、蠟筆、多彩的卡紙是幼兒特別感興趣的,讓幼兒認識多種多樣的繪畫工具及材料,並用這些材料進行撕貼畫、紙團貼上、塗畫等,讓幼兒感受作畫方式, 讓幼兒愛上繪畫工具及材料,能進一步提高幼兒的作畫興趣。

  二、初期的選材工作,選一些遊戲性強的、幼兒能夠接受的內容如:蔬菜、水果、交通工具、花草等,使每位幼兒都能積極參與進去,而且在老師指導下都能完成,這樣使孩子能體驗成功的樂趣,從而樹立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三、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認識基本的三原色,認識點、線***橫線、豎線、曲線等***,認識簡單的圖形***圓形、三角形、方形等***,並運用於繪畫過程中,如用小點表示花朵,用短斜線畫雨,用小射線畫小草,用豎線畫樹幹,用橫線畫棍子、繩子等。在教學過程中我先教畫點、線,然後過渡到點線組合***花草***、線線的組合***格子布、方形***、再教畫圖形***如吹泡泡,畫手絹***及塗色,最後是點、線及圖形組合。先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方法及對筆的控制力,然後再教幼兒在繪畫中畫線、弧線、長短直線的基本的線條組合,最後到幼兒自由表現自己眼中的事物。

  四、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成長都很重要。要教給孩子正確的坐姿,正確的握筆姿勢,對於不正確的姿勢要時時觀察提醒,衛生習慣的培養也很重要,教育幼兒不亂塗亂畫,印染畫後不亂抹,要將手洗乾淨再搬椅子,貼上畫時將撕掉的雙面膠紙放在指定的地方;最後是收放學習用具。

  篇三

  小小班、小班孩子因為年齡較小,繪畫技能也比較差,因此老師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很有必要藉助範畫,給孩子一個很形象直觀的形象,便於幼兒掌握。可是如何選擇範例,如何有效地運用範例,如何把握呈現範例的有效時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和交流的。

  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繪畫水平,我們在選擇範例的時候,我認為應該選擇具有趣味性的,又貼近幼兒生活的。如:小班添畫活動—我的小毛巾、香香的餅乾,塗色活動—可愛的毛毛蟲等。另外,在活動中,可以適當運用孩子的作品作為範例,這樣會比運用成人的作品更能調動起小班幼兒繪畫的積極性。

  選擇好了範例又如何給幼兒呈現範例呢?這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很多老師都習慣於在活動前就把範例掛在牆上或貼在黑板上,其實這樣對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是不好的。小班幼兒愛模仿,如果範例出示過早,孩子便會不知不覺跟著模仿起來,出現“千人一面”的現象。所以,活動前,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範例在何時呈現,呈現的範例能幫助老師解決什麼問題。如:在小班美術活動《大泡泡,小泡泡》中,孩子們在自己吹出的彩色泡泡上進行想象添畫,但小班幼兒因為受技能限制,能想卻不能畫,孩子們想象出泡泡像棒棒糖、像太陽、像輪胎、、、、、如果在這時出現泡泡畫的範例,孩子們的思維一定會受到限制,添畫的內容也一定會模仿範例,範例雖然對孩子的表現技能有了一定幫助,但卻扼殺了孩子的想象。經過考慮,我決定把範例放在幼兒添畫後進行。但在添畫前如何解決技能問題呢?我請了一位幼兒上來示範,然後與孩子們一起討論如何添畫。在孩子們添畫後,再一起來欣賞教師的範畫。這時,範例的作用是幫助幼兒對已有經驗的提升。如:一個泡泡可以添畫成娃娃臉、小魚;兩個連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畫成眼鏡;兩個合在一起的泡泡可以添畫成雪人;一串泡泡又可以添畫成糖葫蘆。教師示範的豐富性,可以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引發再創作的積極性,同時會把這種經驗遷移到今後的添畫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