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回家的路散文

  看著窗外美麗如畫的風景,想著心與家的距離正在縮短,心中那份久違的遊子之情又會油然而生。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回家的路

  一條路,也許你一年只走一次,但是卻再熟悉不過。

  有一條路,也許不比城市的熱鬧繁華,但卻從不寂寞。

  有一條路,它承載著你的思念和家人的期盼,它可以是所有人眼中的平凡的路,但對於你卻意義非凡。

  無論身在何地,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故鄉。

  無論走的多遠,每個遊子的心裡都有一個歸家的夢。

  世上的美景無數,可最美的風景卻是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無論多遠、多難,也要在那一天趕回去。一個人在外不管吃什麼樣的苦,受什麼樣的累,心裡念念不忘的,就是“回家”。

  那個遠方的家,也許在大山深處,通往家門的路崎嶇不平;也許,在城市的一隅,隔著距離看城市的繁華;

  也許,那個家在中國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鄉村,村口,是一棵看著你成長也目送你離去的一棵老樹。

  想起那條和記憶相連的路,心裡的溫暖就會氾濫。每一次地臨近年關,人潮洶湧中,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踏上回家的路。

  那條路,也許有風,有雪,有塵土飛揚,可在每個收拾好行囊,準備啟程的人心裡,那條路上始終有最美的風景。

  因為那條路的盡頭,是安放你疲憊也接納你憂傷的地方,是給予你溫暖也撫慰你心靈的地方。

  人是奇怪的動物,在年少時,總嚮往著遠方的風景,總想著能有一天離開家,而且離得越遠越好,彷彿只有這樣才意味著自我的獨立。

  可終有一天離開家,離開了爸媽,然後又開始思念家的溫暖與溫情。在別人的城市,總覺得自己是個沒根的人,每每想起故鄉,那裡的一切都成為獨有的回憶。

  當在飛馳的列車上,想想與父母相見的剎那,想想又長高不少的孩子,窗外的風景即使是一片枯黃,入眼也是最美的風景。

  有人說,回家的路一直都在,只要心裡有愛;還有人說,回家的路,是一條熟悉的陌生路。

  外面的風景再美,也敵不過回家的那條路。時刻記得回家的路,無論走得多遠,你都不是無根的浮萍。

  家是每個人最後的靈魂歸宿。用自己的方式回家,帶上愛和期盼,踏上那條風景最美的路,一路向著溫暖出發。

  :尋找回家之路

  作為漂泊的動物,人總希望有所歸宿。

  人的歸宿有三種:第一種是家庭依賴。在人生的早期,靠父母的安慰和保護來找到這種歸宿。家庭是我們來到這個世間的第一個學校,家庭確定了我們基本的氣質和價值觀,確定了我們思想感情和發展的基本格局。我們在外面上班,不管多累,只要想到後面還有一個家可以退守,心裡就會增加力量。所以以家庭為歸屬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家庭是人的來處,家是我們生命旅途中最安全的地方。但是,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有時候家庭也是一個最充滿壓迫的地方。在一些最徹底的、最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上,再強大的家庭也無法幫助你,依然要靠你自己。

  第二種是團隊歸宿。在社會生活中,有各種團隊,如黨派、俱樂部,或者是什麼愛好者協會、保護者協會、行業協會、權益協會等等。一個完全獨立不倚的人,如果不是魔鬼、就是聖賢,因為通常人都會有種種歸宿,由此產生種種社會關係的牽連。但這種歸宿只能是短暫的歸順,是滿足某種利益的需要或情感的需要。上述兩種歸宿都不能解決我們內心的問題,必須有更深層的終極歸宿。

  當我們發現父母、組織都靠不住,會轉而尋求比父母、組織更強有力的事物,這就是文化,文化承諾給人信仰,一旦人們相信自己所遵守的信仰是他世界觀的一部分,人的價值、人的歸宿就發生了。

  所以,人更深的終極歸宿在哪?不在彼岸,不在上帝,不在先知,而在於我們自己的心。心一旦有了覺悟、有了方向、有了能量,就有了真正的歸宿。

  趙州禪師曾有這樣的開示:“金佛不度爐”,金屬做的佛在爐子裡一燒就沒有了,“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裡坐”。意思就是說不管用什麼材質做的佛像,終究是會毀滅的,只有我們內在的佛性這尊真佛,才是不生不滅的。

  人生之路,其實就是一條需要自己獨自面對、獨立擔當的孤獨之路。在路上,你可能會越走越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

  人生之舟的許多繩索會把我們的心靈桎梏得很緊很緊,多少人在無邊無際的苦海中航行,只有依靠自力,讓心覺醒過來,才能找到歸屬,才能到達人生光明的彼岸。

  有些事,只能自己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自己一個人過;有些路,也只能自己一個人走。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導師,自己才是自己的法則。

  禪就是去證悟自己生命的價值,了斷生死。禪就是要了解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的發掘生命的大學問。

  禪告訴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心歸屬、寄託於彼岸世界,應是落實在當下的實實在在的生活中,清清白白地知道自己的心、掌管好自己的心。如臨濟禪師說的“隨處作主,立處皆真”。隨處作主,意即隨便在哪裡,他都能做自己生命的主宰;立處皆真,立於佛殿是真,立於大街也是真,在寺院裡是真,在單位裡也是真。

  :回家的路

  古銅色的夕陽穿過屋簷下的小巷,在寂寞開落無聲的季節裡,心,是小小的視窗微張,擱淺著夕陽安靜的年華。

  當炊煙開始為遊子歸來的腳步而騷動,當蜘蛛網般的情結開始像老人的嘮叨一樣糾纏不休,當風兒的呢喃不小心又驚跑了那玉米杆上偷吃的音符,我知道,在時間與年齡賽跑的旅程裡,夕陽倦了,夕陽慢慢地就老了。

  在一個落葉開始觸控憂傷的季節裡,火車默默地穿過了濃睡中的小村,我的腳步,離開了一個村莊,停在了一座城市。

  我看到了陌生城市裡的人流,看到了渴睡的燈光,也看到了一個眼眸澄靜的年輕人,為著青春年華里的一方夢想而激動。奔走不停的腳步,多像我們挽留不了的時間,匆匆忙忙。

  當落葉枯萎的掌心漸漸化為了深秋的泥土,月光與眼淚都默默地流淌在了臉頰上,我開始覺得累了,開始覺得這個季節的寂寞是多麼地冷。在這一座迷宮一樣的城市裡,我像一片落葉一樣流浪,太多的轉角漸漸讓我偏離了原來的方向,而地平線上,永遠沉澱著的是許多落葉望不到盡頭的分隔。

  在那場等在末季裡飄零的花事裡,我遇見了愛情。當愛情答應與你坐火車一起返回,最後又變成了泡沫夏天裡的一場雨,你開始懂得了一顆被割傷的心,在孤單的夜裡比什麼都疼。時光,多麼像是一場被現實扇醒的夢,在一場叫青春的花事裡漸漸地就凋零成了悔恨的回憶,在愛與恨糾葛的牢籠裡,誰的翩翩又曾是誰的念念不忘呢?

  帶著風塵僕僕的心傷,帶著翻山越嶺的倦容,也帶著傷痕遍佈的迷茫與鄉愁,在晚霞宿醉的黃昏裡,我看見了地平線上火車與落雁一起飛,看見了深刻的思念與白雲一起漂泊,也看見了綿延的鐵軌像冰冷的時間一樣,通向太多未知的別離與相逢。

  思念的嗚咽傳遞著月光的寒冷,失落的夢開始懷念起家的溫度。我張開了雙手,卻像一隻無力的海鷗一樣,誤入了一片陌生的黑夜中,驚慌失措地拍打著疲倦的翅膀尋找著回家的路。

  當風又輕輕彎曲了炊煙的旅途,我看見了黃昏蒼老的容顏,也看見了青苔上孤單的印痕像歲月一樣,一步一步地寫進了華年不羈的掌紋。如今,夕陽也老了。

  我回來了,我遠遠地望見了老人慈祥的微笑,望見了那個漸漸靠近的身影,也望見了那一雙枯萎的手,像一隻殘缺不整的飯碗一樣,卻為我們討來了一生的佳餚。我要用枯枝寫滿您的牽掛,我要用雪花穿緊您的叮嚀,我要用一輩子緊握著您的雙手。

  當落葉走過了夕陽裡的小巷,當風開始敲落一首首歲月的詩,當那一抹抹的夕陽,開始收攏起時光的每一個瞬間,我要變成您的柺杖,敲醒每一寸頑固的地板:一輩子不忘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