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開學日記隨筆

  並不難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閱讀!

  篇1

  9月1日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中央電視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節目以“先輩的旗幟”作為主題來講紅軍的長征之路。

  從老師們的講話中我知道了長征是1934年8月到1936年10月從江西瑞江開始經過14個省,走了二萬五千裡,才到延安吳起鎮。

  我們現在的生活無憂無慮,我都無法想象當時走長征的場面,那麼艱苦,那麼可憐,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們穿著草鞋,翻雪山、走草地,從槍林彈雨中一步步艱難地走向了光明和勝利,靠自己的雙腳完成了這樣偉大的革命事業!我被他們的這種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令我感嘆道的是,他們天天穿破舊衣服,草鞋,一天只吃一粒黃豆,而且還是生的,這樣還能生存,真偉大。

  這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賀龍元帥的女兒賀捷生,在出生18天就在馬背上的搖籃裡,跟著紅軍長征。普通的嬰兒哭了,人們都是想盡辦法讓她不要哭,但是,賀捷生卻不同,她一哭,每個人都很開心,因為長征路很險,她哭,就證明她沒死,我們現在17、18天的,都還躺在搖籃裡,等著媽媽餵奶呢。以前的可能剛出生,就沒命了。

  看完這個就節目,我覺得: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比當時的生活辛福多了。在這樣一個年代裡,我們更因該發奮圖強。我要向這些偉大的先輩們學習,學習他們在困難前不屈服精,不後退,堅持不懈的精神!

  篇2

  我們學校整個初一級都要參加軍訓,這也是我參加的第一次軍訓呢。我滿懷期待上了車,來到了軍訓基地。

  第一天來到基地,就被教官罵了個狗血淋頭,一會兒罵我們不會站,一會兒罵我們愛講話,好話沒一句,壞話連篇。之後教官們又在基地廣場教我們疊被子,鋪床單,然後,就讓我們進宿舍實踐去了。這一天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訓練,而是伙食。那邊伙食有雞腿、有肉、有湯、有素菜,共三葷三素。晚上睡覺讓人印象更“深刻”,宿舍裡共8人,一人在打呼嚕,呼嚕聲迴盪在宿舍裡,使人睡也睡不著。

  第二天訓練,有個過橋的練習,這些橋從左到右,由易變難,共有五座。我們一開始就上第三座橋,這橋設有鋼圈。這橋如果沒有鋼圈,就直接跑過去都沒有問題。所以這橋,路不難走,圈難鑽,鑽過一圈,腳難穩,可最終還是輕鬆過了。我們過的橋中,有練平衡的鋼絲橋,有簡單的木板橋,令我感到難度的,是木樁橋。橋,由30組梅花樁和紅繩梆在一起構成這座橋。有許多男生一看到此橋就棄權不過了,但依然有許多男生準備闖橋。開始了,男生一個接一個上去。輪到我了,我先把一隻腳踩在木樁上面,木樁沒晃,我又把另一隻腳緩緩地抬起,輕輕地放在了第二個木樁,踩第三個木樁時,由於心急,腳快速地踩了下去,結果木樁沒踩到,人到快掉下去了,我心跳加速著,越跳越快。我調整好平衡,重新慢慢踩了下去,身後不時傳來督促聲,我試圖加快速度,想到了可以蕩過去。於是蕩呀蕩呀,盪到了最後一個木樁,我得意得很,覺得最後一個了,可以放鬆了,然後輕輕一踩,“嘭”人摔了下去,最後這樣子還是沒通過。

  軍訓,不知不覺就到了最後一天,我們收拾好行李,坐上了大巴車,回學校。

  篇3

  2016年7月17日大清早,我和媽媽還有老姨一家開著車直奔山東省,目的地——泰山。

  沿途我們經過了不少城市,在河南省先後路過了三門峽、洛陽市、鄭州市、開封市、蘭考。進入山東境內後先到的大城市是菏澤市,接著是鉅野、鄆城、濟寧、曲阜等城市,我們開了整整一天的車,晚上七點才來到了泰山腳下——泰安市。

  我們入住了酒店,做好了第二天登泰山的準備。第二天一大早,我們起了床,在酒店吃了早餐就出發了。我們先買了票,然後開著車來到了泰山腳下,藍藍的天空上,幾朵白雲在天空中悠閒地散步,太陽公公露出了燦爛的笑臉。泰山海拔約一千五百四十五米。它危峰兀立,崎嶇不平,看起來很不好登。我想:“這麼高的泰山,怎麼登?”後來我才知道,登泰山不是單單向前走,是要先坐景區的專用公交車來到半山腰,後面的路程就只能靠步行了。

  一下車,我像一隻蹦蹦跳跳的小山羊一樣,飛快地向前跑去,媽媽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在我後面喊:“慢點!”我們走走停停,一邊登山,一邊觀賞沿途風景,一邊照相。我們看見了泰山著名的迎客鬆、側柏、桃樹,路過了中天門、泰山老奶奶廟……。泰山山路越來越陡了,山勢險峻,我走著走著,就累得走不動了,姐姐沒管我,自顧自只管向前走,而媽媽卻在後面鼓勵我說:“只要你堅持到底,勝利就在眼前!” 快到南天門的時候,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媽媽就給我們買了山東特產煎餅卷大蔥,煎餅黃黃的、薄薄的,像牛皮紙,香噴噴的很有嚼勁,特別好吃,我一口氣就吃完了,吃飽之後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歷盡千辛萬苦,我們終於登上了南天門,南天門位於十八盤盡頭,站在南天門,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大家欣賞著美麗的風景。然而不久,本來萬里無雲的天空馬上就翻了臉,瞬間烏雲密佈,一會兒就“嘩啦嘩啦”地下起了小雨,整個泰山變得霧濛濛的,山峰在雲霧中半隱半現,宛如仙境,雖然大家身上都溼透了,但心情卻是無比的愉快。

  踩著溼滑的臺階,我們來到了索道,乘坐纜車最終回到了半山腰,然後坐上了景區專用車,下了山,天空竟然又晴空萬里了。這山裡的天也變得太快了吧!此刻我不由得想起了劉禹錫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回頭望著雄偉的泰山,我們驅車向東,向著大海的方向,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