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親情為話題作文使用以小見大技法

  親情是航行中的一道港灣,當我們一次次觸礁時,緩緩駛入,這裡沒有狂風大浪,我們可以在此稍作停留,修補創傷,準備供給,再次高高揚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親情是什麼呢?爸爸說,親情是唯一一種永恆不變的感情,我有點似懂非懂.但對於親情,我還是有一點感悟的.

  姑姑和姑父在楊凌,離我們雖然不是很遠,可我們還是難得一見.姑姑經常打電話給爺爺,她愛爺爺,一如爺爺愛她.小時候,她懂事,聽話,乖巧,孝順,也是家裡最小的,所以也也最疼她.如今,她長大了,爺爺也老了.可是他還是很乖,很孝順,比起她的哥哥姐姐,他還是最小的,再加上她還沒有穩定的生活,所以爺爺依舊很疼她.

  記得那次因為奶奶過生日,姑姑回來了,回來前的那個晚上,她打電話給爺爺,結果爺爺高興的一夜沒睡!回來後,懂事的她總要幫家裡作這作那,爺爺總是關心的叫她少做.她回來的那幾天,看得出爺爺很高興,直到她走的那天......

  那天,是她要走的日子,奶奶為她拿了許多生活用品,嘮叨著要她注意自己的身體,吃飯規律些.爺爺則是很沉默,一言不發的收拾著他的小三輪,他想收拾好點,這樣送姑姑的時候,姑姑就能舒服些.

  過了一會,到車站了.爺爺把姑姑的行李伶到檢票處才給她,又從兜裡掏出幾百元錢給她,姑姑哭著不要,還叮囑爺爺要注意身體,有些或今天做不完就明天做,別太累.聽姑姑說完,爺爺原本忍著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他把錢硬塞給姑姑,看著姑姑上車,看著火車離站他才轉身離開.回家的路上,爺爺把車開得很快,可是我還是清楚地看見,爺爺哭了.

  這就是親情,永恆的親情!

  篇2

  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們真摯而美好的感情,我有過這樣的親身體驗。

  在我以前,已經快接近期末考試是的那一天晚上,我突然發起高燒,媽媽沒顧得上吃飯,讓我穿上她那件暖和而舒適的的大襖,免得再著涼,就帶著我去打針,打完針後,又拿了一些藥,醫生並囑咐了媽媽,應當每隔4小時吃一次。回家後,已經是九點鐘了,我沒有吃飯,吃了藥後,就迷迷糊糊睡著了。……“孩子,起來吃藥了!”我醒來,看錶,啊,一點多鐘了,媽媽沒有忘記給我吃藥!我好想哭,但我控制住了,我不想讓媽媽在為我難過。

  我躲在被窩裡,不僅陷入沉思: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不是柔軟的被窩,而是母親的懷抱,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以來,母親就挑起了養育我們的擔子,從不曾有半句怨言。是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長大,是媽媽用高尚的道德教我們做人,是媽媽用陽光般的愛,把溫暖照進我們的心田。媽媽給我們的愛比藍天還高,比大海還深,這比藍天還高,比大海還深的母愛我們怎能忘記呢?有人說:“母愛是源泉,是溪流。 ”真是一點也不假呀!母親給了我溫暖,慢慢流進我們的心田。

  親情是永遠是值得讚揚的,尤其是母愛,我要用一首讚歌讚美她:讚美她的無私,讚美她的樸實,讚美她的偉大!

  篇3

  這是一個父親的背影,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身體肥胖,吃力地攀爬月臺。這是朱自清筆下的父親,他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便是這幅“父親的背影”。可這圖片中又隱藏著多少的片斷呢?畫前的人看到的分明是自己那蒼老的母親的白髮,白髮中是母親那逝去的青春,是母親那滄桑的歲月;停留在畫上的目光看到的分明是自己那年邁的父親的已不挺直的腰身,那駝的背是最美的弧線,它是勞累,辛勤,養育;它是孩提時代孩子們最愛坐的橋,它是子女們心中最值得依賴的大山……那背影,那白髮,那弧線,看著自己已不年輕的父母,辛酸早已化作熱淚流淌。

  這是舉起的雙手,強健而有力,手托起的是一個生命,是孩子。當纜車墜落,父母用他們的雙手高舉著孩子,父母辭世,他們手中的孩子卻繼續擁有父母給予的兩次生。那雙手,沒有特別之處,但它是舉得最高的,是支撐的最有力的,他所贈予的是生命,是世上的一切。那雙手曾在少年時牽引我們走過馬路,他將我們的手握得很緊,生怕我們在馬路上亂跑,生怕我們掙託開,那雙手曾在我們學生時代撫摸我們的頭,他給予我們溫暖,自信和鼓勵,它告訴我們:“不錯,繼續加油!”那雙手曾在我們成人之際揮別,當我們長大,離開父母,揮別的手便是父母對自己永遠的關懷和掛念。

  這是張開的翅,在煙火繚繞的森林中勇敢張開的翅,它的下面是小鳥,是尚未長大,尚未會飛翔的小鳥。火災來臨,會飛翔的母親並未丟棄她的孩子,而是用自己的身體包著孩子的身體,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擋住熊熊烈火。生命換生命,它毫無怨言,它的雙翅便是孩子生命的藍天。它,為孩子遮風擋雨,讓狂風暴雨下,孩子們還可以享受溫暖,寧靜;它。為孩子們抵擋敵害,當老鷹衝下來,它為孩子豎起保護的屏障,讓翅下的孩子免受攻擊;它是溫暖的懷抱,是幼鳥的依靠,是愛的藍天……

  背影因為愛而感動,雙手因為愛而堅強,翅膀因為愛而博大。這種愛便是親情,便是超越一切,甚至超越生命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