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角色為話題的作文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但你一定要把握對自己的角色,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閱讀。

  1:

  一歲時,你們是我的天使。當我呱呱來到人世間,就已經註定將伴隨你們一生一世。你們天天呵護我,餵奶、換尿布、幫我洗澡、抱我散步,這都是為了讓我能健康成長,讓我不哭不鬧。我相信,你們一定是上帝派給我的天使。 兩三歲,你們是我的啟蒙老師。你們耐心地教我唱歌、跳舞、畫畫、念唐詩……我開始好奇周圍的世界,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問號。這,開啟了我一生中的知識大門,是塊永久發光的寶石。 四五歲,你們是我的收音機。夜晚,臨睡前的幸福時刻,就是聽你們娓娓道來動人的故事。我總是拼命睜著雙眼,生怕自己睡著,別錯過了精彩的片段。白天,一本本五花八門的識字圖片書,是我的餐前小吃。一堆堆五顏六色的積木,是我的開胃大餐。 六七歲,你們是開啟我心靈的鑰匙。我突然覺得自己的腦袋原來那麼好使,那麼有用。世界原來那麼大,有那麼多的學問。當鮮豔的紅領巾飄揚在胸前,我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八九歲,你們變成了我的老虎。我開始煩惱,開始覺得你們好不講理,總愛約束我。這個班,那個班,我被無形的線牽絆著左右。功課排在了第一,快樂的玩耍越來越少。我知道這些都是為了我好,但是,我害怕你們嚴厲的目光,多麼希望你們的教導能夠溫柔一些。 十歲十一歲,你們又成了我的上帝。為了我,你們常常爭得面紅耳赤。最後,還是會覺得我不夠爭氣,我的心裡好不是滋味。為了心愛的遊戲,為了糟糕的分數,有時候,我竟然默默地說:“我狠你們”。因為,我有我自己的思想、獨立的靈魂。在我的小小世界裡,我嘗試著長大,卻依然希望能永遠活在那美妙的童話世界裡。 後來,我發現,你們是我生命的重點。你們用心良苦,讓我學會如何在風雨中堅強,如何在困難面前永不言敗。 這一生,你們扮演的角色太多了,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我。我能做的,可能只是僅僅道一聲:“謝謝你們,爸爸、媽媽。” 我,擁有著你們無私的愛,永遠是你們手心裡的寶。我將帶著這份感激,帶著七彩的夢想,學會慢慢長大。

  2:

  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父母眼中的我始終是一個聽話的女兒。我從小便在父母身邊長大,爸爸媽媽從小給我灌輸的思想便是:爸爸媽媽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

  當初我想學跆拳道,經過爸爸媽媽的商討,認為我學跆拳道不影響學習,才讓我練跆拳道。現在爸爸媽媽認為我練跆拳道影響學習,讓我停了跆拳道。我雖然是極不情願,但我在爸爸媽媽眼中是一個聽話的女兒,我最終放棄了自己的所愛。

  在老師眼中,我是一名優秀的學生。上課時的我認真聽講,回到家的我認真完成老師留的作業,老師對我向來都是笑意濃濃……

  “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卻永遠飛不高……”我在爸爸媽媽眼中的形象,在老師心中的形象都是我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但我想要真正的自己,做一個敢於叛逆的自己!不贊同爸爸媽媽的意見時敢於站出來反對,上課時偶爾出出小差……但這些都只是想想而已。因為我的角色束縛住了我叛逆的思想,我當前的角色還需要我繼續扮演下去,因為每個角色都有它所應負的責任。

  人生如舞臺,在這個大舞臺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身份,但你一定要把握對自己的角色,哪怕思想偶爾出軌,偶爾叛逆,但千萬不要迷失了自己哦!

  3:

  小鳥嘰嘰喳喳的唱著委婉動聽的美妙歌曲,它在大自然中扮演著音樂家的身份;花兒擺弄著多姿的舞姿,它在大自然中起著舞蹈家的身份,與小鳥一起共同裝點著美麗的大自然!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老師?同學?父母?每一個人,都在現實社會中扮演著各自不同的角色。在同學心目中,老師是至高無上的,父母是不可違背的,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接受。有時,自己內心的心聲,沒人能夠傾聽;自己的苦衷,無人能夠明白,不知向誰傾訴;自己的想法,無人能夠理解……

  就在10月18日的那一天,一個代表著美好時光的星期天,就在富麗堂皇的四海酒店三樓大廳舉辦了一場“心連心,共創成長路”的公益活動。現場金碧輝煌,燈光閃爍,人們載歌載舞,個個都露出了那平日收斂已久的笑臉……在這一天的時間裡,我似乎變得成熟了,我懂得了許多寶貴的人生道理。

  4:

  “成為你自己!”——這句話如同一切道德格言一樣知易行難。我甚至無法判斷,我究竟是否已經成為了我自己。角色在何處結束,真實的自我在何處開始,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

  有些角色僅是服飾,有些角色卻已經和我們的軀體生長在一起,如果把它們一層層剝去,其結果比剝蔥頭好不了多少。

  演員尚有卸妝的時候,我們卻生生死死都離不開社會的舞臺。在他人目光的注視下,甚至隱居和自殺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種角色。也許,只有當我們扮演某個角色露出破綻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自己的真實面目。

  人在社會上生活,不免要擔任各種角色。但是,倘若角色意識過於強烈,我敢斷言一定出了問題。一個人把他所擔任的角色看得比他的本來面目更重要,無論如何暴露了一種內在的空虛。我不喜歡和一切角色意識太強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識強烈的名流,權威意識強烈的學者,長官意識強烈的上司,等等,那會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們自己不累,因為這類人往往也擺脫不掉別的角色感,在兒女面前會端起父親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現下屬的謙恭,就像永不卸妝的演員一樣。

  人之扮演一定的社會角色也許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的性情,能卸妝時且卸妝,要儘可能自然地生活。

  在人生的舞臺上,我們每個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員還忙,退場的時間更少。例如,我整天坐在桌子前,不停地寫,為出版物寫,按照編輯、讀者的需要寫。我暗懷著一個願望,有一天能抽出空來,寫我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寫我心中的那個聲音。可是,總抽不出時間。到真空下來的時候,我就會發現,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寫什麼,我心中的那個聲音沉寂了,不知去向了。

  人不易擺脫角色。有時候,著意擺脫所習慣的角色,本身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種角色。反角色也是一種角色。

  一種人不自覺地要顯得真誠,以他的真誠去打動人並且打動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動了。一種人故意地要顯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並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懷疑起自己來了。

  對於有的人來說,真誠始終只是他所喜歡扮演的一種角色。他極其真誠地進入角色,以至於和角色打成一片,相信角色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誠的表演所感動了。

  如果真誠為一個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性的行為方式,他就決不會動輒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猶如血型和呼吸,自己甚至不可覺察,誰會對自己的血型和呼吸顧影自憐呢?

  由此我獲得了一個鑑定真誠的可靠標準,就是看一個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一感動,就難免包含演戲和做作的成分了。

  偶爾真誠一下、進入了真誠角色的人,最容易被自己的真誠感動。

  做作者的靈魂往往分裂成一個戲子和一個觀眾。當戲子和觀眾彼此厭倦時,做作者的靈魂便得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