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手作文評語

  媽媽的手那麼粗糙,但卻那麼溫暖。小時候媽媽牽著我的手陪我們一天天長大。長大後我們要牽著媽媽的手陪她慢慢變老。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精選

  1.簡單交待時間,地點和結果…

  2.語言簡練,規範,開篇吸引人.

  3.…以…開頭,較有新意.前因後果娓娓道來.

  4.開篇簡明扼要,精煉有序;重點描述…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5.以景喻情,開頭頗有新意;倒敘開頭,渲染意境.

  6.開頭直奔主題,也是一種寫法.

  7.開頭很活潑.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使開頭顯得活潑,

  8.反問句開頭,吸引讀者.

  9.開頭直奔主題,讓人一目瞭然.

  10.開頭點題,用詞很吸引人.

  11.場面和氣氛描寫為文章增色不少;

  12.…對精彩地方進行簡單描述;點面結合

  13.簡單介紹情況,自然過渡到下一段;

  14.情境描寫調動起懸念;

  15.充分運用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使事情具體,生動.

  16.簡要敘述前因,進行鋪墊.

  17.這一部分可以加入對話或者一些心理描寫.

  18.將…改成…更合適些,

  19.自然承上啟下,細節描寫突出人物品質,令人感動.

  20.敘事中夾寫景,以已度人,將心比心.

  推薦

  1. 母子相處,自然真切。朝夕之間,情感愈深。清新的畫面,流暢的文字,一同感受到那份純真的

  2. 人們都說:母愛似水,媽媽的愛不知道怎樣去表達愛。作者抓住生活中的事例,充分表現了一個母親無私的情懷。文章通過生動的動作描寫,展現了母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在選舉事例時,作者做到詳略有致,深刻刻畫了人物內心世界,昇華了文章主題。

  3. 開頭一段,先寫自己不明白母親的愛是什麼,再寫發生了一件事以後,自己明白了。用這樣的手法,很容易調動他人的閱讀興趣。

  4. 細節描寫很棒,“拿”、“抱”、“包紮”、“滴”等動詞寫出了媽媽為“我”做處理時的細心以及背後的母愛。

  5. 小作者感情飽滿,寫作有一定的技巧。細節描寫很生動,傳神,是篇好作品。繼續加油!

  6. 引用歌詞,自然匯入母愛主題。

  7. 通過母親的哀與喜的變化細節的捕捉,映射出母愛的溫暖光澤。

  8. 心理變化的描述,一方面挖掘展示了母親的可敬,一方面又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由衷的愛。

  9. 優美的語句傳遞著更為優美的情感,如青荷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賞心悅目。

  10. 母愛如水,滋潤著我們成長的每一天,滲透在每一個細節和平凡的日子裡。作者由愛的感動到表達,較自然地流露了心聲。但由於對母愛缺少關注及深入的思考,所選材料僅停留在表面淺層,母愛最美的品質之馨香沒完全被釋放出來。

  11. 這是一篇充滿感情的文章。從“我”的視角描寫了媽媽為了滿足孩子早餐要喝粥的願望,不顧自己疲勞,每天凌晨起床熬粥,當“我”發現了媽媽這麼辛苦,很內疚,從此不再要求早餐喝粥。文章特點:條理清楚,事情經過交待明晰,情節安排強略得當,尤其是媽媽熬粥的情景寫得很感人,對主題起到了烘托。語言質樸,感情真摯,很好的表現了主題思想“品懂母愛”

  12. 母愛是一條永不幹涸的河流,我們永遠沐浴在母親關愛的陽光裡。

  13. 作者圍繞“無私的愛”選材,從生活和學習兩方面折射出了母愛的光輝。通過人物的言行等細節的描摹,人物形象清晰可見。

  14. 由舊照片匯入母愛,自然而又溫馨。

  15. 對照反思中成熟,引出心願的表述。

  16. 交待時間,間接地說明了媽媽為了家的幸福付出的辛苦,暗含著感激。

  17. 最好的愛的表達是用行動來感恩,你做到了,希望成為你的一種習慣。

  18. 媽媽的疑惑,真實地說明了你平時讓她的操心,也說明了你平時沒有及時表達你的愛。

  19. 害羞中透露著真實,驚訝中滲著內心的激動。

  20. 在思想的沉澱中,感悟到了父母之愛的深遠與濃郁,令人溫暖回味一生。

  

  1. 這部分參照課文中的例子,語言過於平板,可適當修改,使語言更生動.

  2. 採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的美.這部分還可以展開寫.以小見大,表現…

  3. 比喻句用得精當.加入了古詩進行聯想,富有韻味.

  4. …和…形成鮮明對比,突出…

  5. 小學生能有這樣的體會,令人刮目相看.

  6. 對…的比喻用得妙.

  7. 運用多種感官,描寫十分仔細.

  8. 孩子的氣的語言很有意思.

  9. 加入人物行為,使畫面生動.

  10. 這段多餘,不如刪去,使文章更簡潔.

  11. 發揮奇妙想象,運用精妙比喻.

  12. 充滿童趣的擬人與比喻,使文章頓生光彩.

  13. 心理描寫細膩,比喻句用得好,

  14. 排比名的使用為文章增色不少.

  15. …以輕鬆愉快的語氣,向我們娓娓道來,令人回味無窮.

  16. ,結尾含蓄,點明主題.

  17. 結束得有點突然,誇張了.

  18. 比喻形象,貼切,精彩的結尾可謂點睛之筆.

  19. 結尾似乎沒有寫完,應能與開頭照應.觀察細緻,描寫生動.

  20. 結尾呼應文題,點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