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作文和教師評語

  觀察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觀察,學生可以獲得親身的體驗,積累豐富的表象資料,可以為日後的作文提供大量的素材”。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9月27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早上,我按照老師的要求泡了十幾粒黃豆,我找來了一個廢舊瓶,裝了一點水,撲通、撲通……小豆子們都跳下了水,我把小豆子們的“游泳池”放好後,開始仔細地觀察。剛開始,小豆子是沉底的,然後慢慢地浮起來。過了一會兒,小豆子皺紋出現了,就像一個個小老頭。然後我就去上學了。

  終於到放學的時間了,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豆子”。小豆子們還在睡大覺,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變大了一些。我心想:沒有發芽也沒關係,有個“小胖豆”也不錯嘛!看夠了我的“小胖豆”後,我就去寫作業了。

  真希望我的“小胖豆”能快點發芽!

  9月28日星期三天氣:雨

  今天放學回家,我充滿期待地跑到“小胖豆”們那裡,看看他們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變化。果然,它們又有了變化,它們又比昨天胖了好多,個個都水靈靈的,讓人一看就有喜悅的感覺,滑溜溜的“小胖豆”睡在瓶底,像一個個貪睡的小娃娃,可愛極了。

  我感覺有點失望,因為“小胖豆”們沒有發芽,我真想大聲說:“豆子,你快發芽呀!”我又一想,說了也沒用,就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9月29日星期四天氣:晴

  今天早上我剛睜開眼,就想我的那些“小胖豆”們怎麼樣了?是否發了芽?於是,我馬上起床觀察。

  哇!“小胖豆”們身子的中間裂開了一條縫,從縫裡伸出了鵝黃色的芽兒,像初春的柳芽,柔嫩柔嫩的,可愛極了。我趕緊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媽媽:“媽媽,快起床,豆子長芽了!”媽媽也趕緊起床看豆子,也為此感到高興。豆子像一頭小豬,那小芽就是尾巴,小尾巴翹得可可愛了。

  看著這些我親自培育出來的“小豆芽”,心裡高興極了!

  【評語】這三篇日記分別介紹了泡豆芽及豆芽的變化變化過程。文章抓住了豆芽不同時期的變化特點,採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修辭手法,把豆芽描寫得形象生動。全文語言流暢,語句清新活潑,讀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

  9月26日

  《泡綠豆》

  這幾天,班上的幾位同學拿來了幾盆小綠豆。我就開始了觀察綠豆的“行程”了。

  第一天,我好奇地走過去看,綠油油、胖嘟嘟的小綠豆和原來一樣,還是無動於衷,過了兩節課,我再去看去觀察,發現小綠豆的外套“縮水”了,而且小綠豆的外套皺巴巴的,像老奶奶的皺紋一樣。下午,當我來到學校時,發現小綠豆好像已經開始有點“熱”了。放學時,我依然在想:“小綠豆呀小綠豆,我希望低能快快長大呀!”

  9月27日

  《小綠豆“破殼”》

  今天,小綠豆順利“破殼”了,小豆豆終於“破殼”了呀。小豆豆破了殼,露出了短短的“小尾巴”,有了“小尾巴”的小豆豆像一隻活潑的小蝌蚪,可愛極了!有的小豆豆不光長出了“小尾巴”,還脫光身上的衣服,可調皮了!我真希望我們的小豆豆一直這樣健康快樂、有趣地活下去,也希望它能給我們帶來更多歡樂。

  9月29日

  《小豆豆成長記》

  小豆豆越長越大,越長越健康。小豆豆逐漸長出了小葉子,小豆豆越長越高,一陣風吹過,它就對我點點頭、彎彎腰。看著小綠豆健康地一天一天的快樂長大,我不由得高興起來。

  經過幾天的仔細觀察,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學習,學習它那堅強的生命力,我也要向它一樣,努力的學習、快樂地長大。

  【評語】這篇文章以一連串日記的形式出現,詳細描寫了泡豆子的過程,其中對作者心理活動變化的描寫較為真實、詳細、具體。文章脈絡清晰,語言平淡,缺乏吸引力。

  三

  秋天到了,我興高采烈地去看我種的菊花。菊花在草叢裡開放了。白的似雪,紅的似火。菊花的花瓣有八九片。花蕊金黃金黃的,活像一個小太陽。菊花還可以泡茶、治病。我摘下一朵菊花,泡了一杯茶。清涼爽口,真是一杯神藥呀!有一次,我手受傷了。媽媽把菊花的汁水擠出來滴在我的傷口上。過了幾天,我的傷口好了。菊花不僅用處多,而且有節、虛心。它不像牡丹那樣美麗,也沒有百合那樣的香氣撲鼻。但它一直在默默的為人們做貢獻。我愛秋天,但我更愛秋天的菊花。

  【評語】這篇日記小作者向我們敘述了菊花的形態和用途。文中對菊花外形的描寫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新穎獨特,可見小作者是一個觀察細緻的孩子。不足之處:層次不分明,日記格式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