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動物的作文帶評語

  作文教學要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要指導學生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觀察作文就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為中心的作文訓練。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一天,剛剛下完雨,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見草坪上有兩隻蝸牛,一大一小,我出自於好奇,我小心的把他們帶回了家。我觀察了一下那兩隻蝸牛,發現大蝸牛並不是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而是更像一個大海螺。小蝸牛還稍微像一點,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眼睛長在那對長觸角上,殼圓圓的。

  這幾天,我就經常盯著蝸牛看。我發現蝸牛比較懶,特別是大蝸牛,經常會一動不動地趴在盒子裡,也會倒掛在盒蓋上,紋絲不動。有一次,我觀察了大半個小時,那一隻大蝸牛就是不肯動一動,我實在著急了,就放了兩片菜葉子進去吸引它們。可它們就是不理我!小蝸牛的體殼很薄,身體徐徐動著,它的觸角可以伸縮。用手輕輕摸一下,小蝸牛會馬上縮到它的殼裡。我目不轉睛的觀察著小蝸牛,看它是否吃我給它們準備的葉子,發現它們碰了一下葉子就離開了,我又生氣又失望。過了一會兒,我又忍不住想看一下小蝸牛,我一看葉子少了一個大洞。不久,這幾片白菜葉全被那兩隻蝸牛吃光了。

  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喜歡陰暗潮溼的環境。它常常慢慢地爬到白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先嚐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教師評語:這篇狀物的文章小作者用樸實的語言,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他撿回來的兩隻蝸牛。文章對蝸牛觀察細緻入微,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把蝸牛的外形、動作描寫得活靈活現。

  二

  今天,媽媽從菜市場買來了幾隻螃蟹。回家後,都放在了盆子裡。我興奮地湊到盆子前面,仔細觀察起它們來。

  只見菱形的殼,青綠青綠的,上面還帶些花紋,遠遠看去,就像古代將軍的盔甲。在殼的前面,中間有兩隻圓圓的小眼睛,在滴溜溜地轉著。眼睛下方是嘴巴,就像一扇閘門,輕輕地向兩邊擺動著,偶爾還向外吹著泡泡。真是有趣!

  殼的下面是螃蟹的身體,肚子是灰白色的,中間有個臍。媽媽告訴我:螃蟹臍的形狀是可以用來判別性別的。尖三角形是公的,扁三角形是母的。真是個奇怪的現象。在身體的兩邊,分佈著五對蟹腳,其中最前面的一對大蟹腳被橡皮筋緊緊地捆著。媽媽說這是為了防止我們在抓螃蟹的時候,被大蟹腳弄傷了。我用剪刀剪斷橡皮筋,就發現那兩隻大蟹腳立刻向上豎立起來,不時地擺動著,好像隨時要給來犯的敵人以沉重的打擊似的,威風凜凜!

  我小心翼翼地抓住一隻螃蟹的殼,把它放在地上,發現螃蟹爬行的方向與其它動物不一樣,它是橫著方向的。不管旁邊有什麼障礙物,照樣爬行過去。怪不得人們都說:螃蟹走路——橫行霸道。後面的幾對蟹腳快速地擺動著,前面的一對大蟹腳向上揮動,小心防範著。我用手逗它時,差一點被那堅硬的大蟹腳給弄傷了手指,嚇了我一跳。

  我玩得正高興的時候,媽媽把螃蟹抓回了盆子。“看夠了,快回去寫作業,呆會兒媽媽煮螃蟹給你吃。”

  下午吃飯的時候,那幾只螃蟹成了我們的美食。

  教師評語: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作者對螃蟹的觀察細緻入微,寫了螃蟹的殼和眼睛、藏在殼下面的身體、走路的樣子和腳會發動攻擊的特點,讓我們對螃蟹也有了全面的認識。文章結構完整,層次清晰,語言生動,是一篇優秀的作品。

  三

  一天,我在看螞蟻,我看見五隻螞蟻好像怎麼搬死蒼蠅,一隻螞蟻說:‘就我們幾隻螞蟻怎麼搬呢?’一隻螞蟻用鬍鬚碰碰另一隻螞蟻,好像在說:‘我去多叫幾隻同伴。’螞蟻趕快回到洞裡,不一會兒,一隻螞蟻領著一群螞蟻過來了,它們齊心協力,終於把蒼蠅搬回了洞裡。我還看見幾只小螞蟻在搬一些食物,也是累的滿頭大汗,終於把食物搬回了家。

  通過螞蟻搬食物著件事情,我明白了以個道理,只要齊心協力,總能辦好每一件事情。

  教師評語:文章佈局合理,開篇敘述螞蟻搬家的全過程,最後由螞蟻搬家悟出了人生道理:只要齊心協力,總能辦好每一件事情。深化文章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語言流暢自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