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節能環保建議書

  ,校園是我們另外一個家,我們在這裡學習,在這裡成長!我們要保護好校園環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校園環保節能建議書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清晨,我們開始了新的一天。

  教室裡雖然人影無多,卻早已燈管明亮,電扇呼呼作響。

  飲水機乾燒了一整夜。

  電腦螢幕仍舊在教室前端閃爍光芒。

  操場上人聲鼎沸時,空無一人的教室裡依然燈光璀璨。

  午餐過後,剩下的大半盤的飯菜被理所當然的倒入垃圾桶內。

  渺無人煙的廁所內,水聲滴答滴答作響。

  這一件件讓人看了痛心的案例並不是憑空虛構的,它確實存在於我們一直提倡環保的校園中。

  社會的進步,生產的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快樂,改善了人類的生活居住環境。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更殘酷的事實:地球上的固有能源卻在一天天的減少,環境在一天天地遭受著汙染,地球的生態在遭受著破壞,我們的身心健康也正在受到極大的威脅,我們乾淨美麗的地球村也日益變得汙濁和混亂。

  就電力方面來講,目前,我國60%的用電都來自於火力發電,然而火力發電卻對生態環境構成了極大的破壞,火力發電嚴重汙染了空氣,加重了環境破壞。

  水力發電雖然潔淨,卻也對人類環境構成了威脅。

  水力發電需要築壩攔截水源,其導致水災的事例已時有發生,為此還要發動居民搬遷,既造成了人員的動盪不安,也增加了國家的經濟負擔,而且攔截水源,破壞了生物多樣性,改變了河流的生態。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它是人類生命的根源,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作為地球村的成員,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減少汙染,共同維護我們美好的家園。

  在這裡少先隊總部代表學校發出建議,讓我們一起加入到節能環保活動中來吧!

  1、在校做到“人走電停”節能環保的同時,並把環保帶回家進行環保宣傳。

  2、利用國慶假期,每位同學收集廢舊電池,返校時統計上交,按班級評分。

  3、假期裡設計節水節電節能的標語和宣傳畫,在假期結束後上交給班主任,班主任老師挑選出最優秀的5個作品後寫在政教處下發的登記表上,年級組再統一上交政教處進行評比展覽活動。

  4、各班做到垃圾分類回收管理,送到門衛做好金額登記工作。

  活動後,依據回收總額、各項檢查反饋情況和評比得分,最後評出“節能環保達標班”和“達標小標兵”。

  老師們,同學們,綠色環保學校一直是我們所追求的,“美在校園”,讓我們一起“創造美”。

  趕緊加入到“節能環保活動”中來吧!

  篇2

  親愛的各位高校的老師同學們:

  你是否正暢享於清雅悠靜的校園美景?你是否快樂於輕鬆舒適的校園生活?你是否愉悅於明亮整潔的學習環境?似乎我們的日常行為無人約束,似乎我們的生活富裕充足、似乎我們的水電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然而,就在我們的日常校園生活中,一個小小的行為都可能為我們美麗的校園留下永久令人痛心的蹤跡。

  看看那白色牆壁上跳動的足跡;看看綠色草地上散散點點的廢紙果皮;聽聽那宿舍樓上多麼“嘹亮”的夜半歌聲;看看垃圾堆裡有多少半新的衣服飾品;看看飯後碗裡有多少剩下的飯菜被奢侈地倒進泔水桶中;看看那長流不息的自來水管;看看那徹夜長明的路燈;再看看那飛速轉動的電錶和水錶。

  相信每位同學都不會目視校園環境的汙染及能源的嚴重浪費而無動於衷。

  據調查,校園的能源浪費及汙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水電浪費

  我們來看看這些水電浪費的現象吧:有一些老師上完課,不關投

  影儀就走——並非一兩次忘記了,而是長期這樣;教室裡,大白天經常也是燈火通明;寢室裡,最常見的是,人不在,電腦卻都常期處於開機狀態;半夜裡,若大的校園,上百盞大功率的路燈徹夜亮著;走廊裡的燈,經常是二十四小時開著;有的宿舍,早上開的燈,走時忘了關掉,就那樣一直亮一整天直到晚上;自來水管開了忘關或關的不緊,大量的水便嘩啦啦地流著;洗衣服時,小小的衣服漂了無數遍,大盆大盆的水毫不猶豫地潑了出去。

  這一切,都讓人不寒而慄!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北京,學校用水佔全部城市用水的13%,用電佔6%。

  足見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對全國來講,絕大多數學校,由於條件差、資金相對不足,再加上認識不到位,所以投入到校園節能裝置改造中的資金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另一方面,由於管理方面的問題,學校的長明燈、長流水也屢禁不止。

  學校廁所用水和學生洗刷用水浪費情況可以說十分嚴重。

  在用電上,教師用電開關不合理,一般一個開關控制2—4支燈管,減少了佈線的麻煩,卻造成了長期的浪費,所以許多時候,一個人在教室,也要開全教室的燈。

  另外隨手關燈、隨手關掉用電器開關的還沒能夠真正成為自覺,也是造成浪費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紙張浪費

  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敬惜字紙的良好傳統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為了追求作業的整潔,寫錯字要撕掉,寫的潦草要撕掉,大量的被隨意撕掉的廢紙被丟棄。

  大量的考試和複習資料,也是造成紙張浪費的重要因素。

  三、糧食浪費

  現在校園中糧食浪費可以說觸目驚心。

  在學生食堂,我們總可以在餐桌上看到學生就餐後留下來的剩飯剩菜,有的饅頭僅僅只咬了一口,菜只吃了一半。

  在路上、垃圾池裡,經常可以看到學生隨手丟棄的半邊火燒、整個的饅頭、成根的油條。

  有的學校附近居民區的居民會不定期的到學校裡撿拾學生丟棄的饅頭等來餵豬、喂狗。

  四、白色汙染

  現在的校園汙染,同社會汙染一樣,更多的是白色垃圾的汙染。

  學生的食品包裝更多的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快餐盒。

  眾所周知,這兩樣東西,基本上都是很難降解的。

  是造成生活汙染的最大的汙染源。

  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一次性快餐盒、方便麵袋、冰糕袋等等。

  而一次性衛生筷的消耗也是相當驚人的。

  五、噪聲汙染

  學校噪聲汙染,主要存在於學生課間的喧鬧聲、教師大聲講課和校園高音喇叭。

  而其中以校

  園高音喇叭所產生的噪聲汙染最為突出。

  另外,幾乎所有學校都安排有課間操、升旗儀式、不定期校會。

  這些都會不同程度的產生擾民。

  所有這些,也僅僅是校園能源浪費和汙染環境中表現比較突出的幾個問題,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學校進一步來治理和改進。

  作為擔負著培養未來建設者、環境保護者重任的學校,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節能環保意識教育,加強學校管理水平,減少汙染,杜絕浪費,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為此,我們向所有高校發出建議:

  一、節約用電,刻不容緩

  某高校新聞系的學生們針對校園浪費行為作了一次調查。

  據不完

  全統計,學校一年電的浪費量是133682度,這些電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

  高校是人口量最大的單位,作為這樣一個龐大的單位來講,各方面的資源利用量都是相當高的,尤其是用電量,數目是相當驚人的。

  為此,高校更應該把節約用電列入學校長期發展規劃中。

  學校的領導組織及有關部門,應首先加強自身的節約用電的思想意識,多方位瞭解節約用電的多種方法途徑,努力為了學校的長期發展作出正確的選擇。

  節約能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從長期發展來看待學校的節約用電的問題。

  高校作為一種培育高等人才的教育基地,更應該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素質,節能降耗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教育例項。

  A、電力的選擇。

  就目前來講,雖然市電已不再像以前那麼昂貴,但對於用電大戶來講,依然是不堪重負。

  對比各種用電途徑,太陽能發電系統在諸如高校工廠這類用電量龐大的系統中,具有相當的優勢。

  拿太陽能燈具來講。

  首先,太陽能燈具是利用太陽光電轉換提供電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其次,太陽能是綠色能源,環保無汙染,符合我國現階段提倡綠色環保的發展主題。

  第三,太陽能發出的電是低壓直流電,因此絕對不會發生觸電、火災等安全事故。

  第四,太陽能安裝方便簡單,不需要另架電線,可就地自發自用,避免了因施工帶來的不安全和不方便的因素。

  第五,一次投資與交流電長期投資等價,一次投資,長期受用。

  一般來講,太陽能發電可質保25年,與交流電相比,減少了人工費、維修費及昂貴的電費。

  鑑於高校的長期發展性,太陽能進入高校是最佳的節約用電途徑。

  首先可從路燈上來改變,可將學校的路燈全部改為太陽能路燈,太陽能路燈發光效率高、高亮度、使用壽命長、節能、經濟、環保、實用。

  充電一天可使用3—7天,解決了因陰雨天所帶來的用電困擾。

  只需要一次性投資太陽能路燈的費用,便可25年高枕無憂了。

  另外,可嘗試建立太陽能電站,根據設計,所發的電可供整個學校的正常照明和日常用電。

  B、光源的選擇。

  可將學校所有的光源改成高效LED綠色光源,可有效大量節約電力資源。

  LED光源是利用半導體晶片做成的發光器件,具有發光效率高、耗電量小、使用壽命長、工作溫度低、安全可靠性強、反應速度快、綠色環保等顯著優點。

  經測試同等亮度下,耗電量僅是白熾燈的十分之一,而壽命卻是白熾燈的50倍,熒光燈的20倍。

  C、全校師生總動員。

  開展全面的節約用電教育,要求每一位學生及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度電:人走燈滅、及時關機和切斷電源。

  把節約用電溶入學生和教師的綜合素質考評中,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及教師用電浪費的局面。

  號召全校師生動員起來,集體為節約用電,建設綠色可持續發展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節約用水,防止水汙染,從一點一滴做起

  在教學樓和宿舍樓,我們都常常能看到細水常流。

  我們調查得出,假如一座教學樓用水的浪

  費量平均是2945.2噸,依此推算,主校區若有13座教學樓,就有38287.5噸水被浪費掉;宿舍樓平均用水浪費量是571.7噸,主校區如果有29座宿舍樓,總的浪費量是16578.7噸。

  如果按一噸水6元錢來算,一年學校浪費的水費高達32萬元。

  節約水資源,防止汙染,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1、 水龍頭隨用隨關,避免長流水

  2、 對水龍頭進行及時檢修,避免因裝置損壞引起的水源浪費

  3、 一水多用,用洗衣服的水沖廁所;用洗臉水澆花等

  4、 洗衣服使用無磷洗衣粉,減少汙染

  5、 將漂洗的水留下來做下一批衣服洗滌水用

  6、 慎用清潔劑,儘量用香皂,避免水源汙染

  7、 據統計,衛生用水約佔每個人用水量的70%,學校可將衛生間、開水房等處的用水裝置改為節水型

  8、 水龍頭由全轉式改為1/4轉式,通過縮短開關水龍頭的時間,達到減少水的流失量

  9、 學校的浴室可改用低流量的噴頭或在原噴頭上加緩流水裝置,有效保證用水需求的同時,降低水的流量

  三、節約用紙,保護森林資源

  現在大學生用紙浪費數目驚人。

  在求職過程中,大量的紙張被做

  成了厚厚的求職簡歷,據統計,砍伐一棵5年樹齡的白楊樹所能製作的紙張,僅夠3名學生求職用;另外就是現在用紙都只用一面,大量的紙張都因一面寫寫劃劃了一點點就會被扔進廢紙簍;學生的做業和畢業論文等,現在都需要用打印出來的,而且都是單面,一張歪了或是稍有不清楚,便要重新再列印,這樣紙張就被浪費了整整一倍甚至更多。

  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節約用紙:

  1、提倡一張多用,可將列印錯誤或寫了一點點內容的單面紙張積累起來,訂成冊子,供做草稿使用;

  2、教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如果能用文件來表示的儘量不要列印的,將電子文件推向廣泛使用;

  3、可將廢紙進行分撿,或用於二次利用,或賣廢品減少浪費;

  四、節約每一粒糧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大學生自查曝光校園驚人浪費 食堂一週倒掉一畝糧”。

  面對這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浪費?”因為花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錢是你們的,但資源卻是大家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浪費!在你把飯菜倒進垃圾桶的同時,就構成了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更是在揮霍父母的血汗。

  僅僅一週的時間就有相當於一畝地產量的飯被倒掉,說明浪費普遍存在。

  然而,比現象更可怕的是學生們的漠然和節約意識的極度匱乏。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來講,作為祖國未來發展的主導力量,從小就接受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教育的高素質人才,居然無知和麻木到這種程度!

  首先,學校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節約資源的規章制度,把節約付諸於行動,更要列入學生的思想道德評定中。

  其次,學校可組織專門的《節約小組》,針對校園浪費和節約進行有力度的圖文宣傳或文藝演出。

  第三,可在食堂裡掛上各種活潑有趣的有關宣傳“節約是美德,浪費可恥”及相關的宣傳標語,時時刻刻提醒前來就餐的學生和教師:勞力成果,不容浪費。

  第四,作為大學生,不能把節約看成小事。

  諸葛亮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勤儉是一個人修身養德的必備條件。

  大學生,更該如此。

  最後,對節約有效的班級和個人進行表彰和獎勵,號召全體師生樹立節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節約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為擺脫貧困而節約是一種本能;為養成習慣而節約是一種毅力;為形成文化而節約是一種美德;為打造文明而節約是一種品格;為促進社會發展而節約則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

  五、杜絕使用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一次性用品給人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給生態環境帶來了災難;它們加快了地球資源的耗竭,同時也給地球帶來了環境汙染。

  學校可採用以下辦法來杜絕一次性用品,減少白色汙染:

  1、 學校的超市或賣場對於塑料袋的使用應加強控制,不提供或有償提供塑料袋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白色汙染。

  2、 去食堂就餐,都必須自帶餐具,禁止食堂向就餐人員提供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飯盒等。

  3、 現在在大學校園中,隨身聽、CD、MP3、文曲星等已成為大學生的必備品,而電池的消耗也很大。

  通常同學們將用過的電池直接扔入垃圾桶,有時會有有毒液體洩漏,同時對環境也造成汙染隱患。

  可用充電電池代替普通電池,那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減少電池所造成的汙染。

  4、 用手絹代替紙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紙杯和塑料杯、用自動鉛筆代替木杆鉛筆。

  5、 每一個班在班內建立一個小型垃圾點,將垃圾按紙類、塑料、金屬***如易拉罐等***、電池、其他共五類分類收集。

  由於紙類、塑料數量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慮到電池對環境的危害,建議同學們把廢舊電池統一回收。

  6、 學校設立幾個大型垃圾箱,統一回收各班分類垃圾箱中的垃圾,並在校園內多設定一些小型分類垃圾箱。

  學校負責與社會回收單位聯絡,及時送出回收來的垃圾。

  7、 學校應當設立一個評分制度,對垃圾回收工作開展得好的班級進行鼓勵。

  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應當看到,要想真正從根本上杜絕校園白色汙染,就必須在學生

  心中樹立環保的觀念,因此建議學校多多加強環保教育,如徵集環保標誌,開展環保寫作大賽,舉行環保歌詠比賽等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

  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教育工作,目的還在於向全社會宣傳環保知識,因此建議學校通過多方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活動

  六、一物多用,減少日用品浪費

  生活水平的提高,讓更多的大學生在不停地趕新潮流,流行什麼就買什麼。

  其實很多東西並非不能用,只是不流行了,不想要了就換。

  在他們看來,這事太小了,自然不會想那麼多。

  一物多用,對物品進行多次利用,應當成為新的校園風氣,新的生活追求。

  可參考以下方法:

  1、 避免衝動購物。

  購物前,首先問自己幾個問題:這件物品是奢侈品嗎?我是否有別的物品可以代替這件?這件物品是否很快會被另外的更漂亮的物品所代替?買了它是否要淘汰掉另一個還能用的物品?如果答案都是YES的話,那就忍一下,不要買啦。

  2、 做好計劃統計。

  經常統計一下自己的物品,能用的就要用,可以運用一些小的手法來進行裝飾,使其更美觀;未損壞但自己實在用不上的,可送人或損贈給災區;實在無法補救的才可以淘汰。

  3、 電池本是消耗品,沒電了就換也是很正常,但如果將需用電池物品的用電量由高到低排列,將電池進行層層使用,讓電池的電量充分利用後,再進行統一環保處理,將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舉措。

  4、 處處嶄新,只有一處掛破的衣物,可在破的地方繡上一朵花或一個別致的圖案。

  5、 不穿的漂亮衣服,可修改成小手包或其它裝飾品,親自動手,既節約了物品又別有意義。

  七、減少噪聲汙染,維護安靜的學習環境

  維護校園的安靜氛圍,是學生學習的良好保障。

  噪聲汙染的危害性很大,是一種無形的“殺手” 。

  校園噪音給師生帶來諸多不良影響:師生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睡眠;師生無法正常調整精神狀態,心情焦慮不安、煩躁激動、發怒甚至失去理智。

  噪音損害人的聽力,還會引起各種疾病,如心臟病、高血壓等等。

  尤其是我們的同學正處於身體和智力發展時期,噪音的汙染會使學生聽力下降、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疲倦,影響學習,對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

  針對校園噪聲汙染,特提出以下建議:

  1、早讀課,可以默讀,輕聲朗讀,以防產生噪音,影響其他同學。

  2、同學們在課堂上個人發言時可以大聲,小組或全班討論時,儘量小聲議論,不要大聲叫嚷。

  3、課間不要在教室裡打鬧,不要在走廊、樓梯上追逐、玩耍。

  學校操場很開闊,聲音容易擴散。

  提醒同學儘量到操場、足球場、籃球場上進行各種有益的活動。

  4、為最大限度地減少校園噪音,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氛圍,還應在校園設施建設上加大力度。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校園內安放聲音測量儀,給同學們友情提醒。

  作為每一所高校,都對我國的節能環保工作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每一位學生和教師,都對學校的長期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

  上從學校領導,下到每一位學生,都應該積極響應建議,從自身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從根本上改變高校能源浪費及環境汙染的現狀,為了提高自身修養努力,為了維護美麗的校園環境努力,為了祖國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努力

  篇3

  我們渴望乾淨的地球,渴望健康的生命,渴望美麗的家園,渴望綠色,健康的地球。

  21世紀的公民,趕快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心手相攜,共同為我們的地球締造一個綠色的明天。

  因此我建議:

  1,三節;節水,節電,節糧。

  2, 養成好習慣,珍惜紙張,少用一次性製品,愛護一草一木,做動物的朋友。

  3,控制噪聲汙染,搞好小區,公共場所的綠化,美化,淨化

  4, 提高環境與發展意識

  5, 樹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時代先鋒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使地球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創造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