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點寬容教學隨筆

  當面對心理年齡尚未成熟的學生時,老師應該採取怎樣的態度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多給學生一個微笑,就會增添他十分的勇氣和自信。雖然這是很多老師都明白的一個很簡單的做法,但是,在踏上講臺的十多年時間裡,每一年都有一些行為習慣不佳的孩子經常會為我們製造一些“小麻煩”,漸漸地,我感覺自己的脾氣也變得差了,展現在學生面前的不是如花的笑臉,而是嚴肅冷峻的臉孔。

  為了保持老師的威嚴,我在學生面前常常板著臉孔,經常是除了上課、佈置作業,就是檢查作業,生怕孩子們遊戲了時間,恨不得讓孩子們心無旁騖,聚精會神,專注於學習。久而久之,學生在我面前也如履薄冰,生怕做出什麼有違常規的事來。師生之間少了一份溝通、理解和親密,多了一份隔閡、刻板和嚴肅。直到那一天,我才發覺我和學生是可以和諧相處的,只需要一個善意的玩笑,只需要一張笑臉,只需要一顆寬容的心。

  愚人節那天一早,我像往常一樣提早十多分鐘上班,剛來到教室門口,就有幾個學生快步走過來對我說:“餘老師,昨晚有幾個學生在下晚修後偷偷爬牆出去玩。”我一聽,只感覺到有一股氣直往腦門湧,立刻板起臉孔大聲說:“是哪幾個做的好事?!”這時,教室裡的學生都捂著嘴笑起來。有一個學生邊笑邊說:“老師,今天是愚人節呀!”這時,我才知道自己上了這班小調皮的當,我頓時覺得有點尷尬,想說學生幾句,但看見他們笑得那麼開心,我不禁也被感染了,跟著他們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上數學課的範老師也到教室來了。孩子們做著同樣愚人且快樂的事。範老師走進教室剛想說話,就有一個學生故意提高音量對他說:“範老師,您的衣服髒了!”這時,學生都鬨堂大笑起來。想不到年輕的範老師早有防備,等這個同學話音一落,範老師就眨眨明亮的大眼睛,故意大聲地說:“我的衣服哪裡髒了,你們就幫忙清潔清潔吧!”孩子們都笑開了。孩子們的笑容就像正在盛開的鮮花,燦爛而無邪。

  接著,嚴校長也來巡視教室了。在老師的笑聲中,孩子們好像得到了玩耍的法令,孩子們又變得活躍起來,接連著喊“嚴校長,嚴校長,您的衣服髒了!”嚴校長一聽,信以為真,立刻左看看上衣,右瞧瞧褲子。想不到,一向時尚的嚴校長也像我一樣“上當”了。“嚴校長,愚人節快樂!”孩子們都快活地笑了起來。聽著孩子們善意的笑聲,嚴校長也恍然大悟地笑了。

  一節難以忘懷的早讀課就在我們快樂的笑聲中開始了……這一節的早讀,學生學得特別認真,聲音特別整齊,特別響亮。聽著孩子們的朗朗書聲,我的心底不由生出幾分感動,幾分感慨……

  寬容如花,笑臉如花,就讓它長久地綻放在我們心頭吧,你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後記:這篇隨筆寫於2003年,已經過了10多個年頭,敬愛的嚴校長已經從教育局退休,這些小調皮也已經在讀大學了,今天讀起來,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親切依然。

  篇二

  小學生由於心理年齡尚未成熟,往往易激動,矇昧無知,容易犯錯誤。怎樣正確地面對這一問題呢?我認為: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指責,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次,五年級四班的孫學起同學幹值日,教室沒掃乾淨,地面上有好幾片紙,我沒有批評他,而是主動彎腰撿起。有意識地這樣做,看起來似乎做了一件非常平淡之事,結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這以後,我日後觀察他多次幹值日,發現他總是認真負責,並且在班內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寬容是教師信任學生的基礎,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期待,是對一棵幼苗的栽培與扶持。

  寬容的實質是教師的自信,是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學生,以平等、尊重、理解、信任的精神去感化學生,給學生以反思的契機、給學生自我修正的時間、自我進步的動力,這才是教育的真正內涵。

  以平等之心待莘莘學子,以海量大度容天真幼稚。老師們多一份寬容,少一份指責,你可能有更多的收穫。

  篇三

  作為教師,當孩子犯錯誤、淘氣、闖禍時,我們該如何對待呢?在以往的工作實踐中,我們教師往往從成人的角度,如根據自己的情緒狀態、已有的經驗和對幼兒的看法去解決問題。隨著對《新綱要》精神的深入理解和觀念的轉變,我認為教師要克服自身言行的隨意性,改變以往從成人的角度處理問題的做法,對孩子要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一次,我正在向小朋友介紹櫃子的使用要求:“每人都有一個櫃子是專門放書包和學習用具的,大家要愛護它,保持整潔……”正說著,只見黃雨旋小朋友從櫃子里拉出書包,櫃子裡的紙屑一下子全都撒在了地上。當時我想:我話還沒說完,她就自己行動,太不遵守紀律了。所以我立刻批評了她,只見她眼睛不看我,腦袋扭向一邊,表露出非常反感的樣子。我一看她的表現就知道她對我的批評一時還接受不了。平日她是個好勝心強,各方面能力都不錯的孩子。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批評她,一定傷了她的自尊心。於是,我立刻改為鼓勵的口氣對她說:“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你想把櫃子整理乾淨,只是忘記把紙屑放在合適的地方了,對嗎?快來,老師和你一起把紙屑揀乾淨吧!”她一聽,雖然沒有完全醒悟,但在我的多次鼓勵下,她開始跟我一起慢慢揀起紙屑來……

  事後,我與黃雨旋小朋友談心,知道正是因為我用鼓勵的語氣和肯定的態度與她對話才使她心動。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從她的角度看問題,讓她感到老師理解她,和她有共同語言。我用這樣的方法讓她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並心甘情願地改正。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體會到老師柔和親切的態度、寬容信任的眼神都會使孩子獲得愉悅的感受,而孩子們也正是在這種寬容、諒解的氛圍裡才會消除牴觸的心理,獲得尊重、理解,從而接受教師的正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