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細則與辦法的區別

  行政公文中種類繁雜,有人常常會混淆細則與辦法,小編在此為大家帶來了它們的區別介紹,歡迎閱讀下文!

  

  實施細則,一般式針對某一部法律,對其中涉及到得具體的詳細的問題,作出比較細緻的規定,指導法律實施過程中,對某些事情、問題如何認定、結論及處理。一般由執行該法律或者制定該法律的部門制定細則,並經過全國人大或者國務院批准。屬於法規級別。實施辦法一般由行政部門對該部門制定的行政法規作出的具體規定,由該部門釋出即可;或者由省級政府制定地方性的實施辦法,由省人大批准釋出。屬於規章或者檔案級別。比較一下:法律效力上,細則效力高於辦法;批准程式上,細則比辦法嚴格得多;制定部門上,細則制定的部門級別要比辦法的制定部門高;涉及範圍上,細則一般都是全國性的,辦法可能是地方性的。當然,從實際的指導法律法規的實施,作用都一樣。《立法法》中有規定,什麼樣的法規才能用“條例”“細則”這樣的名稱,什麼樣的法規可以用“辦法”名稱。

  :辦法的寫法

  辦法是有關機關或部門根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法規、規定,就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問題提出具體做法和要求的檔案。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其條款都具體、完整,不抽象籠統。

  辦法特點

  ***1***辦法的法規約束性側重於行政約束力。

  ***2***辦法的條款都具體、完整,不能抽象籠統。

  辦法由首部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1***首部。包括標題、制發時間和依據等專案內容。

  標題: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

  制發時間、依據。標題之下用括號註明規定製發的年、月、日和會議;或通過的會議、時間及釋出的機關、時間;或批准的機關、時間等。有的辦法隨“命令”、“令”等文種同時釋出,這一專案內容可不再寫。

  ***2***正文。一般由依據、規定、說明這三層意思組成,可分章、分條敘述。辦法中的各條規定,是辦法的主體部分,要將具體內容和措施依次逐條寫清楚。辦法的結尾,一般是交代實施的日期和對實施的說明。

  :細則的寫法

  一、細則的概念細則是對某項法規、條例、政策、規定或其部分條文進行解釋或說明的一種法規文書。

  二、細則的特點

  1.派生性細則是對法規、條例、政策、規定等既成條文的解釋、補充,以使其具體化。

  2.實踐性細則是對法規、條例等在執行中可能碰到的種種問題的進一步明確。

  三、細則的結構、寫法細則一般由標題、正文、落款和日期組成。

  1.標題標題一般由制文機關+事由+文種構成,如《吉林省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實施細則》。也可以由事由+文種構成,如《廣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

  2.正文細則的正文可以採用章條式寫法,也可以採用條款式。它通常包括制定“細則”的法規條文依據、具體的實施細則、執行“細則”的要求和說明幾部分。

  3.落款和日期寫在正文右下方。如果標題中已含有制文單位,此處可略。日期也有寫在標題下方、用括號標明的。

  四、細則的寫作要求

  1.要具體、周密,切忌籠統、抽象和遺漏。

  2.用語要肯定,不能含糊其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