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申請經費請示範文

  博物館,又叫博物院,是彙集、保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並對那些有科學性、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下文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博物館申請經費的請示範文,僅供參考!

  一

  江蘇省文物局、江蘇省財政廳:

  位於我市樑溪區大窯路的窯群遺址為明清時期的磚瓦窯遺址,是中國古代磚瓦的重要原產地之一,2003年被列為無錫市文化博物館,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年7月1日至3日,無錫連續強降雨,因傳統窯洞頂部均沒有防水設施,窯群遺址博物館園內的劉裡窯被大量雨水滲入泥土,導致窯磚裂隙擴大,發生嚴重崩塌;園內陳大窯受雨水浸潤、沖刷,出現裂縫,窯體整體傾斜,出現嚴重安全隱患。為防止發生人身安全事故,窯群遺址博物館已經閉館至今,兩座受損磚窯無法對外開放。

  目前,窯群遺址博物館正在組織專家設計修繕加固方案,計劃進行環境整治、清理鬆散窯體、拆除膨脹牆面、修復窯體窯頂及上窯石階等保護修繕工程,工程概算預計約為230萬元,待修繕方案報批獲准後,將盡快組織開展搶修施工。現懇請省財政廳、省文物局給予搶修專項經費補助資金100萬元,由樑溪區負責落實搶修工作。

  當否,請批示。

  無錫市文化遺產局

  無錫市財政局

  20**年10月25日

  二

  市政府:

  2016年 2月1日,國際輪滑聯合會在其總部---義大利首都羅馬授予南京“世界輪滑之都”稱號,南京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該榮譽稱號的城市。國際輪聯主席阿拉庫4月14日在與市領導會談及新聞釋出會上多次提及建立世界輪滑博物館的意義。首座世界輪滑博物館地點確定在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內,力求呈現傳播奧林匹克精神與推廣輪滑運動的完美結合,將極大豐富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的展陳內容,為南京打造“世界輪滑之都”增添獨特的人文風采,成為世界輪滑運動專業人士和愛好者們的精神家園和交流平臺。

  4月14日,國際輪滑聯合會、市體育局、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簽署了《世界輪滑博物館共建協議》,繆瑞林市長、胡萬進副市長見證了簽約。協議明確了建館時間節點、各方工作,確保在2016年9月10日世界速度輪滑錦標賽期間開館。主要分工是:由國際輪滑聯合會負責提供概念規劃、展館方案和深化設計、博物館展品的徵集、運輸;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負責提供場地及相關的布展,展品的擺放、展板的佈置、燈光和多媒體的安裝除錯、解說詞等;市體育局負責監督協調輪滑博物館的實施,承擔布展施工的相關經費及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今後的博物館運營進行補貼。經測算布展施工經費約需人民幣98萬元,因在本年度市體育區域性門預算中未作安排,懇請市政府協調市財政局增加此專案經費為盼。

  妥否,請批示

  南京市體育局

  2016年4月20日

  三

  縣政府:

  根據《縣十六屆人民政府2012年第2次常務會議紀要》精神,我鎮因地制宜建立了全省首家鄉鎮民俗博物館。佔地面積 646㎡,建築面積420㎡,設立露天和室內展館,室內展館分為生產館和生活館,展品由廣大鄉親共同捐獻,共600餘件,館名和正門對聯分別由趙玉林和陳章漢題寫。嵩口民俗博物館不僅是現代人瞭解傳統農業的大課堂,還是廣大青少年傳統文化知識普及和愛國愛鄉教育的示範基地。開館後,得到了各級領導、專家、鄉親和遊客的廣泛好評。懇請縣政府將其列為縣鄉土教育基地,安排5萬元∕年活動經費並納入財政預算。

  特此請示

  嵩口鎮人民政府

  2013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