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展消防演練的通知

  為了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部分幼兒園舉行了消防演練。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AAA,提供給大家參閱。

  AAA範文一

  尊敬的園區住戶:

  為了提高幼兒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其防火逃生意識,提高全體師幼防火救災、自救自護的能力,我園計劃於2015年7月7日上午舉行消防演練。屆時將有高陵縣消防大隊數量消防車及警車參與,請園區住戶不要恐慌,在演習期間遵守現場疏導人員指揮,切勿靠近火場。

  請園區住戶相互周知,謝謝配合。本次演練如給您的出行造成不便,敬請諒解!

  高新長慶幼兒園

  AAA範文二

  尊敬的家長:

  為進一步加強教師和幼兒對突發事件事故的應變能力,使幼兒掌握消防安全知識,從小培養消防意識;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護的具體方法,創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對全園教職工、家長及幼兒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的學習,並舉行幼兒園消防疏散演習活動。旨在培養幼兒掌握正確的逃生要領,從容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

  一、時間、地點、參加人員

  1.時間:2016年11月4日上午10:00

  2.地點:幼兒園操場內

  3.參加人員:全體教職員工、家長及幼兒

  二、演練道具:滅火器等,溼毛巾或口罩,每人一份。

  溫馨提示:因是消防演習,時間可能過快,請各位家長務必準時參加。

  三、活動流程:

  1、消防教官對參加演習的家長及老師進行集結,作演練說明***逃生方法及演習工具使用***

  2、疏散組人員就位***由園內工作人員站在通道樓梯緩步臺***

  3、消防教官在煙霧彈設定點開啟 消防煙霧

  4、由消防教官下達疏散令,教官拉響警報***30秒後***

  5、模擬滅火:滅火組人員手持滅火器趕到事發地點

  6、所有人員在疏散人員的引導下快速撤離***注意低姿彎腰,沿著樓梯扶牆下行,毛巾用水透溼擰乾,捂住口鼻***

  四、注意事項

  提示幼兒在聽到警報時,不要慌張,要鎮靜,保持頭腦清醒,然後按照擬定的路線進行迅速撤離。

  AAA範文三

  為了提高幼兒抗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增強其防火逃生意識,我園將舉行幼兒園消防疏散演習活動。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人員安排:

  1、總指揮:小芳老師、郭老師

  2、COCO老師負責拍照

  3、盛師傅後門消防通道一樓負責接應海星班

  4、各班老師負責各自班級安全疏散

  二、準備工作:

  準備警報聲,師生事先熟悉園內通道,下樓梯***方法、順序、路線***。

  三、疏散集中地:操場***從左往右<滑滑梯至辦公室>排列:海星—海螺—企鵝—海鷗—海燕—海馬***

  四、幼兒逃生路線:

  1、組織疏散以一樓為先二樓為後,靠近樓梯班級為先遠離樓梯班級為後的原則。聽見演練警報後,任課教師應立即停止教學活動,與配班教師一起,由配班老師引領,班主任斷後***有保育員的需要協助配合***,確保不丟下任何一個。組織幼兒從教室門口抓緊時間進行有序疏散至指定位置。***要求幼兒除溼毛巾外不得攜帶任何個人物品***

  2、***海螺、海馬、企鵝***往一樓樓梯通道,***海鷗、海燕***直接往一樓操場,***海星***往二樓後門防火通道疏散撤離。

  四、演練過程

  1、警報聲起***以吹口哨為準***

  2、各班教師組織幼兒迅速撤離活動室,沿安全逃生路線疏散。要求:

  ***1***各班幼兒用溼毛巾、紙巾或衣角捂住口鼻,排成2排,沿牆角邊微曲身體有秩序的撤離;

  ***2***教師引導幼兒逃生時,教育幼兒不搶道、不驚慌;

  ***3***教師要組織幼兒有序撤離,前、後有教師組織,不許漏下一名幼兒。

  3、重點、危險位置***樓梯口、樓道轉彎處*** 有專人引領,班級人員按前、中、後明確排列。

  4、第一階段集中地:操場***是否繼續轉移至其他地方,視險情而定***。

  5、演練結束,各班老師分別清點人數並組織幼兒有序地回到班級。

  附:活動前的安全教育

  一、組織紀律教育

  各班主任老師要求幼兒,嚴格遵守活動紀律,在活動過程中,不要慌亂,保持有序,絕不允許隨意亂跑,嚴禁嬉戲、打鬧和高聲喜喧譁,嚴禁奔跑搶先和互相推搡。

  二、安全注意事項

  1、在從教室疏散出來時,幼兒要按照既定路線緩慢、有序地下樓,

  下樓時要保持安靜,手應儘可能扶住欄杆或牆壁。

  2、下樓過程中絕不允許相互推擠、搶先。

  三、對易發事故的估計和應急措施

  主要防止在下樓過程中,發生幼兒擁擠而造成踩踏事故。採取的措施是:

  1、組織疏散的樓層老師立即向幼兒喊話,並阻止周圍或後面的幼兒繼續向事發地點湧進。

  2、其他老師立即組織其他幼兒通過其他通道或出口疏散到開闊的場地。

  3、組織人員對被踩傷、擠傷的幼兒進行緊急施救。先由保健醫生進行處理,如果保健醫生在判斷無法處理的情況下,及時送往醫院檢查治療。

  4、視情況決定是否停止演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