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工程師職稱論文

  工民建這個概念在國內已經深入人心,對於工民建的理論以及學科也開設了不同程度的專業。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建築施工生產過程一直是安全意外事件和安全事故的高發階段。因此,在建築施工生產全過程中應認真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原則。將施工安全管理技術與安全防護對策作為支撐,實現施工安全生產的目標。

  關鍵詞:建築施工生產;安全防護對策;安全管理

  1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

  定義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就是以研究建築施工安全生產保證要求為核心,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指導,根據建築工程的特點探索施工安全的內在規律性,對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和可能發生安全問題的環節進行預測,從而在技術上和管埋上採取安全保證措施,以預防和控制安全意外事故的發生及減少其危害的技術和防護對策。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貫穿工程施工的始終,對施工中人員和財產的安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及保證。

  2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重要意義

  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是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和構建文明施工場地的重要保證之一,對於預防及減少施工現場傷亡事故,確保職工的安全與健康,實現現場安全生產標準化、規範化起著重要作用。有利於實現建築施工安全生產目標,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增強建築企業競爭力。建築企業的形象是由施工現場及建築質量來展示,因此,在安全管理過程中,企業積極落實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作為市場經營策略,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建築企業競爭力以便更積極地開拓建築市場。有利於提高工人安全施工的技能水平,豐富勞動力市場,加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步伐。

  我國建築企業的工人大多數來自農村,未經過嚴格的崗位培訓就成了建築工人,自身文化不高,施工技術落後,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淡薄。通過對其教育培訓,改變生產觀念,提高其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對於工人而言增強了自身的素質,對於我們的勞動力市場則補充了更多年富力強的建設生力軍,從而提高全社會的生產力水平,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上一個新臺階。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3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基本措施

  為了做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施工安全目標的實現,建築企業應針對施工全過程中各種特定工程專案的不安全因素和施工安全保證要求,相應採取消除隱患以及警示、限控、保險、保護、排險和救助等安全技術與防護基本措施,同時它也是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重要內容。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教育培訓體系,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做好安全檢查工作。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要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制定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施工單位的專案負責人對建設工程專案的安全施工負責,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費用的有效使用。施工單位應當設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負責對安全生產進行現場監督檢查,發現安全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向專案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報告;對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應當立即制止。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工作,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合理組織施工安全作業。建築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是建築工程前期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指導全域性、統籌規劃建築工程施工活動全過程的組織、技術、經濟檔案,是施工生產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保證各項建設專案順利地連續施工並從而多、快、好、省的完成施工安全生產任務的前提。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安全技術措施和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方案,對於基坑支護與降水工程、土方開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他達到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要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並附具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後實施,由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現場監督。

  合理組織施工作業,做好施工平面佈置。施工現場要合理組織施工作業面,避免出現相互干擾;合理組織作業人員,合理編制作業面的工種、技術等級;合理安排作業流水線,避免危險交叉作業等。做到既安全文明,又合理使用平面和空間。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施工現場設定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誌,做好季節性施工準備工作。建設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負責專案管理的技術人員應當對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向施工作業班組、作業人員作出詳細說明,並由雙方簽字確認。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處、施工起重機械、臨時用電設施、腳手架、出入通道口、樓梯口、電梯井口、孔洞口、橋樑口、隧道口、基坑邊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險氣體和液體存放處等危險部位,設定明顯的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警示標誌。同時,施工單位應當根據不同施工階段和周圍環境及季節、氣候的變化,在施工現場採取相應的安全施工措施。施工現場暫時停止施工的,施工單位應當做好現場防護。經常進行預防性試驗,對機械裝置做好經常性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確保裝置效能符合安全標準要求。預防性試驗就是對現場使用的裝置、工具、材料、用品等,在使用前或使用中定期進行機械強度或絕緣效能等特徵的試驗,避免“帶病”執行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如混凝土強度試驗、電氣裝置與用具的絕緣試驗、鋼筋的拉斷試驗等。施工現場使用的機械裝置,由於長期磨損或意外損傷,可造成裝置事故,甚至使周圍職工受到人身傷害。要對機械裝置做好經常性的保養和有計劃地檢修,使其保持在安全執行使用狀態,從而確保使用操縱人員的人身安全。施工單位採購、租賃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裝置、施工機具及配件,應當具有生產製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並在進入施工現場前進行查驗。施工現場的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裝置、施工機具及配件必須由專人管理,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和保養,建立相應的資料檔案,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報廢。

  施工現場臨時搭建的建築物應當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對因建設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損害的毗鄰建築物、構築物和地工管線等,應當採取專項防護措施。施工單位應當將施工現場的辦公、生活區與作業區分開設定,並保持安全距離;辦公、生活區的選址應當符合安全性要求。職工的膳食、飲水、休息場所等應當符合衛生標準;施工單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築物內設定員工集體宿舍;施工現場使用的裝配式活動房屋應當具有產品合格證。施工單位應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施工現場採取措施,防止或減少粉塵、廢氣、廢水、固體廢物、噪聲、振動和施工照明對人和環境的危害和汙染。在市區內的建設工程,施工單位應對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圍擋。及時發放和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作業人員應當遵守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具、機械裝置等。施工單位應當向作業人員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和安全防護服裝,並書面告知危險崗位的操作規程和違章操作的危害。

  結語:在施工過程中,我們積極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建築施工安全技術與防護對策為支援,提高工人的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術,嚴禁“三違”現象,採取各種措施消除安全隱患,勢必會消除或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建築行業的良性發展,也就有利於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日標的早日實現。

  參考文獻:

  [1]《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2]楊文柱,《建築安全工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