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材料分類管理論文

  隨著經濟全球化、現代資訊科技以及交通運輸業的飛速發展,建築企業已經不再受地理區域的限制,所承擔的建築專案的地理位置逐漸從本省擴充套件到全國乃至國外,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建築物資分類管理探究

  摘要

  摘要:文章基於ABC物質分類管理法,提出了建築物質管理方案,並通過例項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可為相關建築企業的物質管理提供參考。

  內容

  關鍵詞:建築物資;分類管理;ABC分類法

  建築物資是指建築工程專案生產經營過程中所有需用的消耗性物質,包括建築材料、裝置零配件、小型工具、燃油料、勞保用品等。建築物資品種繁多,性質各異,據相關統計,建築材料成本佔工程造價的50%~70%,物流費用佔工程總造價的10%左右,生產必需物資儲備佔流動資金的60%以上。因此高效的建築物資管理,可以減少由於管理混亂所引發的浪費和財產損失,提高資源運作效率,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率,減少資金佔用比例,增加施工企業的淨利潤。就目前建築物質管理現狀來看,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管理方法落後、物質供應鏈成員關係不全面、物質管理資訊化程度低等等,因此有必要對建築物質管理進行研究,文章結合建築企業物資特點,提出基於ABC分類管理的物質管理方法,並通過例項進行深入研究,可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文章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及建築物質特點,基於普遍性視角將建築物質分為戰略物資、重要物資、特種物資、瓶頸物資、一般物質五個類別,同樣,物資管理也是基於這五個分類去實施。

  1戰略物資管理

  戰略物資的特點是採購量大,價值比例高,可供選擇的合格供應商不多,是建築工程的主要原材料,其產品的質量及供應水平直接關係到專案的成敗,對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和降低採購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戰略物資的體積或用量均非常大,企業為這類物資配備倉儲的難度很高,即使為其建立了倉儲,也會耗費巨大的資源和成本。戰略物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建築主體結構的基本原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鋼筋和鋼結構型材等。戰略物資是企業物資管理的重點,而與供應商關係的建設則是重中之重,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1以“準時採購”和“零庫存”為目標

  對於建築企業而言,因為自身的特點,實現“準時採購”和“零庫存”這兩個目標比其他行業具有更高的難度。然而戰略物資的庫存成本實在過於巨大,其管理的效果直接關係到企業經營的成敗,因此,對戰略物資的管理應實行最高的標準,採取最高階的採購策略與庫存控制方法,才能明顯降低工程成本。所以,“準時採購”和“零庫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應作為戰略物資管理的目標。

  1.2與供應商建立戰略聯盟關係

  因為“準時採購”和“零庫存”是戰略物資管理的目標,而該目標的實現基礎是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協調運作,所以,建築企業應與供應商結成緊密的戰略聯盟關係,共同制定長期經營策略,組成聯合體參與工程投標,並將其視為己方的物資加工部門,共同規劃供應鏈運作,並通過構建共享資訊平臺實現實時資訊傳遞,藉助其廣泛的材料資訊及專業的分析能力優勢,規避物資價格波動的風險,有效的降低戰略物資的管理成本,保證戰略物資的供應穩定和質量的長期可靠性。

  1.3實行聯合庫存管理策略

  因為戰略物資現場庫存成本巨大,所以應充分發揮供應商的庫存優勢,儘量減少現場庫存。然而,總包是不能完全推卸建築主體的施工任務的,所以建築企業仍需對戰略物資的需用計劃起主導作用。因此,建築企業應在戰略聯盟的基礎上,對戰略物資實行聯合庫存管理策略。當物資需求出現時,企業和供應商根據總體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共同制定庫存計劃和生產計劃,在保證供給的前提下,將物資分批小量的調撥至使用地點,達到物資生產完成即運至施工現場交付使用,即“準時採購”和“零庫存”的目標,有效降低戰略物資的庫存水平和工程現場的各種風險,提高施工效率,並結合戰略聯盟利益共享機制,調整庫存和採購總費用的分擔比例,從而達到供應鏈共贏的目的。

  1.4建立資訊傳遞機制

  資訊傳遞機制是戰略聯盟穩定執行的重要保證,它包括資訊共享平臺和網路維護機構。建築企業的投標情報、需求變動、工程圖紙和造價資料等,供應商的產品明細、庫存狀況、市場動態等資訊資源,均在企業間的資訊平臺實現實時共享和快速更新;而網路維護機構則由雙方共同組建,專門負責對網路的維護保養,整理分析資料,保證資訊保安,並定期對網路實施升級改造。

  2重要物資管理

  重要物資的市場供應比較充足,在市場比較容易獲得,但該類物資使用量大,佔用資金比例僅次於戰略物資,所以對企業也非常重要。可以歸入這類物資的有水泥、木材、模板、支撐鋼管、管材、裝飾材料、衛浴陶瓷、玻璃製品等。重要物資的管理策略有以下幾點:

  2.1通過公開招標或競爭性談判實施採購

  因為重要物資可供選擇的供應?a href='//' target='_blank'>探險鉸暈鎰識啵?笠滌υ諼鎰市櫨們俺浞摯疾旃┯κ諧。?哉斜昊蚓赫?蘊概械姆椒ǎ??攵嗉夜┯ι探?屑鄹瘛⒅柿俊⒎?窈凸└??降雀鞣矯嫻淖酆峽疾歟?⒃擻每凸鄣鈉蘭鄯椒ǎ?謐⒅馗鞣矯婢?獾幕?∩希?《ê鮮實墓┯ι蹋?⑼ü?て詰吶浜希?範ㄎ榷ǖ暮獻鞴叵擔?嶽?諡匾?鎰手柿亢統殺舅?乜刂啤?/p>

  2.2企業總部管理與專案部管理相結合,庫存量適中

  對於重要物資的管理,應採取企業總部管理與專案部管理相結合的方法。公司總部保持一定數量的庫存,當專案部需用時,即從總部向現場調撥;如總部庫存量不足時,專案部可以自主採購,直接供應到施工現場;工程竣工後,剩餘的物資統一調回總部存放,或在總部控制下轉至其他專案部。在具體方法上,可運用經濟批量訂貨、數量折扣、聯合採購等策略,以成本最小化的原則實施採購。

  2.3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重要物資雖然佔用價值比例沒有戰略物資高,但其採購數量仍然很大,並且多數重要物資到達現場後,仍需進行二次加工後才能使用***例如水泥需加工成砂漿、石材需要切割後才能使用,燈具、門窗等需組合後才能安裝***,所以其加工成本和運輸成本也相對較高。因此企業在進行重要物資的採購時,應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資源,與專業運輸企業和建材加工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利用其專業的運輸交通優勢和安裝裝置規模優勢,委託其負責加工成型並直接運輸至現場,企業集中精力進行質量和庫存的控制,從而節約現場的加工費用和運輸費用,優化資源的配置。

  3特種物資管理

  特種物資的特點是價值昂貴,體積大,產品整合度高,需要有特種資質才能生產。因此,特種物資可供選擇的合格供應商較少,供應週期長,一般由建設單位或建築總包企業集中採購,歸入這類物資的有電梯、變壓器、中央空調、消防報警系統等。特種物資的管理重點是在供應商的管理上,包括以下兩方面:

  3.1通過公開招標實施專案外包

  特種物資與戰略物資的區別在於:戰略物資的使用一般由建築企業自己控制並承擔施工任務;而特種物資形成的分項工程雖然是整個工程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專業分工和資源整合的原因,建築企業可能並不具備該類施工資質,或者具備資質但如果自己承擔施工,反而導致效益的下降。所以,企業應通過招標的方式,以綜合評價的原則將該類工程分包給具備專業資質的供應商完成安裝施工,如電梯系統、消防系統、電力系統、交通訊號系統的安裝等。特種物資的供應商資訊應詳細錄入供應商管理系統中,合作良好的供應商,應儘量維持穩定合作關係,並在以後的工程專案中予以優先考慮。

  3.2採用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

  因為特種物資的供應商即是物資供應商也是分項工程的分包商,所以建築企業應加強對供應商主體的管理,而不必在該類物資的庫存上投入資源,全部採用供應商自行管理的模式,物資的需用計劃、儲存、供應、送貨直至最終產品的施工安排全由供應商完成,企業本身只作質量、安全和進度的總體控制,實現專案現場“零庫存”的目標。

  4瓶頸物資管理

  瓶頸物資本身的價值不高或用量較小,但因其技術含量高,且生產廠商不多,產品傾向於賣方市場,所以該類物資存在較高的短缺風險,對建築企業生產經營非常重要。瓶頸物資主要是一些新型材料及用於特殊部位的材料,如新型防水補強材料、高分子聚合樹脂、預應力鋼絞線等。如瓶頸物資其供應出現問題,則會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問題和工期的滯後,所以企業應重視瓶頸物資的供應的穩定性。瓶頸物資應注意以下方面:

  4.1注重質量和服務水平,與供應商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

  對於瓶頸物資的採購,首先應保證供應的穩定和安全。如仍以招標的形式實施瓶頸物資的採購,則會導致逆向選擇等風險。應運用綜合客觀的評價方法,注重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和供應商的綜合實力,從可選擇的供應商中挑選出服務優質的供應商,與其展開充分深入的談判協商,保持穩定的合作關係,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提高綜合效益。

  4.2公司總部集中採購管理,維持較高的安全庫存水平

  瓶頸物資的綜合價值遠遠大於其經濟價值,加上用量有限,所以應由公司總部統一管理。公司總部每年預測統計全年用量,運用經濟批量訂貨法統一向穩定合作的供應商採購,並集中儲存,各專案部出現瓶頸物資需求時,可向總部庫存發出領料申請,總部審批後即向現場調撥供貨。出於供應的穩定性考慮,瓶頸物資採購時應維持較高的安全庫存,適當提高訂貨點。

  5一般物資管理

  一般物資種類繁多,技術含量低,通常體積較小或價值較低,對於企業的重要性和風險程度都比較低。可以歸入這類物資的有就近獲得的砂、石、磚等原材料,和五金製品、小型配件、勞保用品等零星材料。

  一般物資的重要性及風險程度均較低,所以企業總部不必配置過多的資源和管理力度在其採購和庫存上,通常可由各專案部分散採購。但需特別注意的是,一般物資因為技術含量低,生產的准入門檻也隨之降低,造成了市場上供應商眾多,實力良莠不齊,導致產品的質量存在很大差異,且因為分散採購的管理較為鬆散,容易產生腐敗現象,導致企業蒙受損失。所以專案部應根據物資使用數量和技術要求,運用經濟批量訂貨方法,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量降低採購成本,直接配送至施工現場,並同時加強採購過程的管理與監控。

  6工程物資分類管理應用分析

  6.1工程概況

  某人行隧道工程橫穿道路下方,全長約51m,淨高2.8m,淨寬6.2m,距地表為3.5~4.0m。通道兩端共設三個出***,其中東出***與西北出***均設一臺lm寬的上下行自動扶梯和載重量為1.35t的升降電梯,西南出***為3.0m步行梯道。該隧道工程的施工內容包括:隧道主體施工,排水工程,電梯安裝工程,供水、供電、消防安裝工程,精裝修工程,監控系統工程,總造價為2531.58萬元。

  6.2物資分類管理方案

  該工程規模適中,對其試行了分類管理為原則的物資管理改革方案,總體思路為:首先對工程所需材料進行了詳細統計,按綜合價值大小進行了分類,並分別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並對關鍵材料重點對待。具體如下:

  A類物資:包括混凝土和鋼材,這兩類物資總費用約佔工程造價的50%,在專案投標前,邀請長期合作的鋼材供應商和商品混凝土供應商研究專案的承接風險與價值,制定投標策略,組成聯合體參與投標;施工時,現場不設混凝土攪拌裝置,混凝土按實際澆注量提前一天預約,到場後立即澆注,鋼筋和型鋼分批提前七天預約,現場保持約25天的用量水平。

  B物資:水泥、水玻璃漿液、汽柴油、花崗岩地板、幹掛大理石、燈具等。專案部按規定,價值在10萬元以下的物資採購直接自行採購,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在公司的監督下的自行實施邀請招標採購,超過50萬元的由公司組織招標採購,並由供應商運至現場,需加工的材料***如石地板、掛石、燈具等***由供應商負責加工成型後再運至現場。

  C類物資:電力系統、消防供水系統、隧道監控系統。前期策略與戰略物資相同,中標後將三個分項工程分別分包給具有機電安裝資質、消防安裝資質、智慧裝置安裝資質的三個企業,物資和施工全部由分包商自行負責,只負責總體監控。

  D物資:砂、石、磚、五金製品、焊條、高分子聚合植筋膠、改性瀝青粘結劑、小型工具配件等用量小的低值物資,由專案部自行組織採購。

  6.3效果及建議

  通過推行這種物資分類管理並對關鍵物資重點對待的策略,並結合認真嚴格的施工組織管理,不僅使該工程能按期完成,而且質量、安全等都達到了優良目標,同時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據公司初步估算顯示,該辦法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鋼筋、混凝土價格劇烈上漲的風險,使物資總體成本下降約5%,工程實際造價下降約3%。

  專案部將需用物資分為四個型別,該方法與本文提出的物資分類方法基本相符,前三類可對應本文論述的戰略物資、重要物資和特種物資。然而,將用量小和價值低的其它物資列為第四類的方法卻過於籠統,並形成了工程質量的隱患和對公司經營的風險。因為在四類物資中,有些物資雖然用量小,但其重要性卻極高,如高分子聚合植筋膠、改性瀝青粘結劑、環氧聚胺脂嵌縫膏等物資,它們用於隧道主體結構部分的施工,起防滲漏和防沉降的作用,對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竣工後的使用壽命起著關鍵作用,如該類物資的質量出現問題,勢必對公司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應將這些用量小的卻起關鍵作用的物資另作分類,實行嚴格的採購辦法,應以產品質量、供應商的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為考慮因素,統一由公司總部集中採購,再由專案部申請領用,這樣才能保證專案部在降低採購成本的同時,保證物資供應的安全,降低公司生產經營的風險。

  文獻

  [1]陳秀傑.建築業企業物資精益化管理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07.

  篇二

  建築材料管理

  摘要

  摘要 材料是形成建築主體的組成部分,它貫穿於工程建設的全部過程,合理確定材料的進場時間與採購數量是控制材料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徑;是提高建設資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

  內容

  關鍵詞 材料成本;批量採購;管理;效益

  材料是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設的物質條件,沒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將無法建設。正確處理材料的批量採購與建設成本的匹配關係,是建築行業要優先解決的重要問題。

  1.加強建築材料的核算與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築材料,是形成建築成果的實體;是構成建設成本的主體;是形成建築產品的主力;是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流動性極強且可隨時變現,如果不能正確的核算與管理,不但會造成資金運用效率的降低,而且會加大會計賬目記錄與市場價格的偏差,導致會計資訊錯誤和失真。材料的積壓,不僅會加大資金的佔用,而且可能導致材料的損失與毀損,並會因新產品的出現而“退役”。所以加強材料的核算與管理,無論是對施工企業,還是對建設單位,都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2.材料應按品種的不同分類採購和管理

  材料的品種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門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實際成本計算,也可以按歷史成本入賬。作為建築行業的材料價格,一般是在當地建設管理部門按期公佈的“建築材料資訊價”的具體指導下,分階段按實際採購成本核算。材料的收發、賬簿的記錄,均採用實際成本法。

  隨著高科技成果在建築行業的不斷轉化,新材料的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單調而顯得落後,因不適應新的規範要求被限制使用;由於建築施工的方法不斷地向機械化、工業化發展,使以前的原材料進場,變成了現在的半成品採購;由原來的現場作坊,變成了現代的工廠化操作。這不僅給材料的採購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也向成本核算部門提出了新的挑戰。是採購原材料現場加工,還是購買半成品直接安裝?以何種方式採購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種方案才能更有利於施工的進行?這需要管理會計對多種方案的成本,進行具體分析、比較後,作出最優方案的選擇。

  3.建築材料分類管理的基本方法

  ***1***指標性限額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執行各種材料消耗的定額管理,首先,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備客觀、公正的態度,要有科學的依據,不得胡編亂造。其次,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有嚴肅性、權威性,要組織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認真分析、仔細測算,不得以個別人的意圖或暗示作為技術依據。再次,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條件下,應符合先進合理的科學水平。最後,消耗定額的制定應具有通用性,應遵循普遍經驗適應於個案的原則,不得從個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額制定以後,則應保持相對穩定,不宜隨意更改。

  ***2***按照經濟權重的大小,分類進行管理。將建築材料劃分為A、B、C三類,分品種重點管理A,分類別一般控制B,按總額靈活掌握。按照建築材料的經濟權重的大小進行重點、一般和靈活的管理方式,即能達到重點控制、總體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築材料採購工作,抓大放小,管理靈活。A類材料:金額較大,但品種數量較少,如電梯、水泵,品種數量不多,單位價值卻相當大,對建築成本有一定的影響。B類材料:單價一般,品種數量相對較大,如鋼筋、水泥,單位價值雖小,但品種數量比較多,總體數額極大,對建築成本起著決定性的影響。C類材料:品種繁多,用量較少且單位價值很小,如鐵釘、木屑等,品種非常零亂,所佔金額較小,對建築工程的造價不能構成明顯的影響。因此,A類材料由於單體價值較大,而品種數量較少,較易控制;B類材料金額相對較小,品種數量很多,其總價值很高,應重點管理;C類材料品種數量繁多,但金額卻很小,用量很少,對此只要把握一個總金額也就達到目的。

  4.材料的採購不能簡單地價格比較

  建築材料的價格是制約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採購並不是簡單地進行價格上的比較。材料質量不同,品牌不同,其價格的內含不同;事後服務的態度不同,質量保證的體系不同,也就是價格所包含的內容和範圍不同;市場的認同程度不同,供求關係不同,需求的季節不同,材料的價格也會不同。因此材料的價格確定,不應簡單地以高低為標準,要注重質和量的辨證關係。耐久質優的產品、信譽較高的產品、質量確保的產品,不能因為價格稍高而被杜絕,它雖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時也會給建築工程帶來“質”的飛躍。提高建築工程的質量,延長建築工程的使用壽命,就是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價值。

  5.材料的採購不宜盲目地招標

  建築材料的採購招標,可以發揮需方市場的優勢,讓供貨商前來應標,通過競爭體現價格優先。正確、公平的招標採購,的確能夠降低建築材料的價格,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如果對材料的品牌、質量和價格不做充分的瞭解,如果對供貨渠道和環節不進行控制,如果對前期的招標工作準備不夠細緻,極易給投標人留下投機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採購價格,並且會給中標後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帶來被動的局面,甚至給以後的工作造成制約。

  6.最佳經濟批量的選擇與管理

  一項工程的建設,耗資上億元,長達幾年。如果能夠隨時購入所需要的材料,就不需要原材料的儲存,就可減少財務費用,就能盤活建設資金,也就能降低建築工程成本。在實際建設過程中,很難使所有建築材料都能夠達到隨時使用隨時購買的目的,況且大部分材料要經過檢測合格後才允許使用,即使是市場供應量充足的材料,也會因為供貨地點的遠近,運輸途中可能出現故障或問題,給工程的順利進行帶來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建設過程中的停工待料而延長工期。為了保證工程的建設能夠Ⅲ頁利地進行,材料的分批採購、計劃性地儲存也是非常必要的。從材料促銷的方式對採購成本的影響考慮,零星採購,材料的價格較高,批量採購,可能會得到供貨單位的優惠;從材料管理費用對材料綜合成本的影響考慮,過多的材料庫存,會佔用較多的採購資金,會增加倉儲管理,會增加費用開支。

  7.結語

  綜上所述,建築材料的採購和管理,是建築工程的核算依據,直接影響著建築工程的造價。完善材料採購和管理的控制體系,加強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員的成本意識,探索和尋找降低材料採購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確處理材料的批量採購與建築成本的匹配關係,合理運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財務管理工具,就能夠達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最終目的。

  文獻

  [1] 王法精,張德光,等. 建築材料管理條例[J].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8.

  [2] 宋曉華. 建築材料批量採購與管理[J].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5.

  [3] 胡逢成. 建築材料成本控制[J]. 鐵路建築,2001.

有關推薦: